时间的透镜——远看他人如何?回看自己怎样?

时间有如透镜,可以放大察细,可以虚实颠倒,可以远看近瞧,看到的都是世相,看见的都是自心。

作息行止之间,感觉到自己在忙碌,他人同样忙碌,几乎这个世界都在忙碌。尽管忙碌的方式千差万别,其核心大多都集中在了得与失:得了,喜乐安泰,失了,愁闷怅然。

《道德经》有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这一句因为一部小说《遥远的救赎》而被各种的鸡汤提及,依据小说而改编的电视剧《天道》也被无数剧粉追奉,至于剧粉中把“听不懂”当深奥的大量傻白自然另当别论。自然,“听得懂”又不见得“用得好”,肉眼凡胎们梦想企及“不可说”境界,只能听从“佛说道言经论”来复制粘贴。

论得失,大多是把“我”摆在了C位。看有余和不足,总会生出一种天外飞仙的意味。无论如何饶舌卖弄,无非就是一个看自己和看他人,即自视与视人,类同于顺着和逆着光线的来处,穿过时间透镜来观察、感受和判断。如果能慧眼独具,同时看到透镜的两侧,那一定就是神主。

在常理中,时间被形容成碾磨、杀猪的刀,甚至成了收割生命的巨镰。但换了一个思维,把时间看成一面透镜,或许能遇另一番天地景物,能见另一类滚滚红尘。

日前,跟一位远在都城生活的女性朋友闲聊,说起了生活。那朋友的一番言语,大大地“异样”到了自己。

“在这座城里,海龟、高历、貌美的人一把一把的,走了又来了,来了又走了,来来去去之间,许许多多都被钱一个字绊倒了,卡住了,尤其是女的,为了一处房子,很多都把自己对付给了老头子。”

恋爱婚姻的选择结局?爱情不是走进了婚姻的坟墓,而是自动选择了与坟墓为邻。

“有钱的怕穷鬼劫财,没钱的总是打有钱人主意,所以现在的年轻人宁可同居,也不结婚。”

生存现状的无奈适应?为了动物的本能而在界限上恐惧地守着,主流两种结局:一种是单方退出的择木而栖,一种是无因无果的散局,少数会鱼跃龙门艰难登陆。

“年轻人,现在不结婚的太多了,因为涉及财产,现在所有的离婚官司都是房产纠纷,所以都不敢轻易结婚,尤其是双方财产不对等的情况下。”

损不足而奉有余?损了岁月、时间,把自己做成了形似干粮的祭品,供奉给残酷的现实。

“钱,代表了个人的能力,父母的实力。北方人只知道培养孩子上学,忽视了资本积累。父母有点远见,子女少点波折,不然将来的他们压力更大。”

思想意识的区域性差异?

不知不觉小三十年的时间,把当初一个北方 “家事独挡”的小女生改造成了如今的模样,真想逆着光线穿过透镜,抹掉炫光看一番她是实像还是虚像!

身边有一位熟识多年的兄弟,从当初的首脑随从,一步步晋身到领导位置,没奈何,脚下还有阶梯,前方还有路,于是加班加点成了常态,一边是顾不上,一边是顾得好。顾不上的一边是爱人的身体、孩子的教育、父母的老病、自己的血压睡眠。顾得好的一边是为更大领导的服务、本部门的管理、下属的培养,时间上是无昼夜的经年累月,空间上没份内份外的沟通对接,技巧上熟练运用着推挡奉迎,着实不容易。看着他献了青春献中年,多年如一日地在公案文牍之间来往,在各色人物之间周旋,实在心生怜悯,也许六十岁能是一个解脱。

回溯我这兄弟的工作经历,从起点到终点,最多不过四十年。这四十年的时光里,被称为人生的光辉岁月,是应该做一番事业。但是,如果在时间透镜的两端为他做一番盘点,四十年间,过眼的文书千千万,经手的事情万万千,这其中,又能确切地叫准哪些属于“事业”?如多数的署吏差官一样,这兄弟的账册上,多数的笔墨都在登录着薪水的数字、级别的称谓、职务的变更,以及私己琐事的便利,不过尔尔。一本流水账,多少辛酸苦!

不是时间改变了什么,而是与时间相比,万物都无法继续坚持才发生了改变。时间的透镜也改变不了什么,但可以改变怨天尤人的自怨自艾,也能改变望梅止渴的凌乱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