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南非阿多大象公園,動物世界的發現之旅,樂趣無窮

被大象圍堵

飛機還在降落,距離海平面二三百米的高度上伊麗莎白港的海藍得耀眼,海面上有芝麻大小的白點在跳動,半眯起眼睛聚準焦距,竟然是海豚!這座位於陽光海岸西頭的港口城市環繞著阿爾哥灣(Algoa Bay)而建,除了游泳衝浪,這裡還承載著我的潛水夢-在5月沙丁魚大遷徙之季,加入海豚、鯊魚、布氏鯨以及各種海鳥,潛入水中,見證那史詩般的捕食場面。我眼前出現了BBC《藍色星球》的畫面。不過以我目前的潛水技術,這個願望暫時還不能實現,給自己一個再來伊麗莎白港的理由吧。

飛機上俯瞰伊麗莎白港,墨藍色的海水攝人心魄

這次來就為一個地方——阿多大象國家公園(Addo Elephant National Park),這是南非第三大國家公園,棲息著600多頭大象。如果說克魯格國家公園是觀賞動物的頂級大餐,那麼阿多大象公園則是觀賞動物的頂級自助餐。在克魯格國家公園過慣了依賴嚮導的生活,到了這裡不妨換換方式,租一輛車,領一份地圖,然後做自己的嚮導,開啟自助式的Safari。

阿多大象國家公園,南非第三大國家公園,進入公園到處都可以看到大象


阿多公園的大象密度是克魯格國家公園的四倍

時值旱季的克魯格一片枯黃,將勃勃的生機隱匿於蕭條的假象之下。而阿多大象公園綠意盎然,在蜜色的陽光中幾隻大象漫步於開闊的草原上,芳草碧連天的通透感貫穿肺腑,車輪揚起的塵土夾著青草的芳香。

地中海氣候讓阿多大象國家公園鬱鬱蔥蔥,風格與克魯格國家公園完全不同

剛剛在伊麗莎白港機場拿到的白色手動擋雷諾似乎還跟老徐處於磨合期,在啟動放離合瞬間不時地耍性子似地熄火。在一陣劇烈的抖動過後,車子再次熄火,把我們扔在了路邊。想要重新啟動開走卻已經來不及了,四五頭大象從道路左邊的草原上夾道而來。

路遇大象

反光鏡裡,後面的車輛停成一列,唯獨我們的車與車列拉開一段特殊的長距,就像被點名揪出來的一樣。車裡的人紛紛拿出相機、手機對準了我們的車——

近距離遇到大象時,停車讓路,不要驚慌,不要鳴笛,大象在未受驚的狀態下是一種平和的動物

大象來了。

我懵在左邊的副駕駛座上(南非是右舵),只感覺光線突然從左邊暗了下來,一條像樹樁一樣粗壯的腿踩在了車窗外,光是這條腿就完全遮住了整個車窗,腿皮膚上的褶痕清晰可見,在走動的過程雖然沒有電影裡誇張的震動聲,但那種牽拉著厚實的皮下肌肉產生出的巨大能量讓我切身感受到包裹著我這羸弱軀體的薄鐵在大象的力量面前是多麼不堪一擊。大象邁著緩慢的步子從我的車身旁往車後繞,她的前腿、軀幹像一堵土牆一樣移過我的車窗,現在在窗外的是她高壯的後腿,連著後腿的尾巴悠閒地甩動著。這時整個車都暗了下來——她站在車子的正左方,不走了......

大象來了!

我聽到後車門上面有輕微的摩擦聲,她正在用鼻子打探面前這個長著四條圓形腿的白色矮子!!這是一頭成年母象,她的身高足有3米,體重超過3噸,非洲象脾氣暴躁,如果她願意,她可以輕而易舉掀翻我們的車。

她還在看什麼呢?我和老徐手緊握在了一起,不知道是誰把誰的手抓出了汗。

大象從車窗外走過時,陸地上最大動物給人的震撼是終生難忘的體驗

過了不知道多長時間(後面發現錄的整個視頻一共只有20幾秒),車內的光線逐漸亮了起來,大象終於繞過了我們的車,走向右邊的水塘。她後面還跟著一隻小象。

“Man,that was super cool! I was like,you know,wow I wish I were in your car!”一輛車開了過來,司機對我們說,他好像是專門為了來說這句話而超車的。回頭望去,後面還停著一列車,車與車之間隔著相當的距離,大概都是等著被大象“翻牌”的吧。

偶遇彭彭&丁滿

“只要有東西哪怕是在眼角處動一下我都能發現!”老徐自豪地說,在阿多大象公園的自駕Safari中,他充當起了普萊特的角色,對自己的視力頗有優越感。

好吧,我承認我這200多度的近視眼著實堪憂。老徐正指著對面草原上的一處,嚷著“看那裡!看那裡!!”而在我的視野裡只有一片亮眼的油綠色——伊麗莎白港這座滋潤的海濱城市孕育了這樣的景觀,阿多大象公園沒有嶙峋的稀樹枯草,被海風拂過之處一片蔥鬱,藍天白雲下綠影婆娑,宛如油畫。老徐加快了車速,直奔目標。五分鐘後,它站在了我們面前。

彭彭。這個名字先於“疣豬”二字冒了出來。疣豬完全脫離了“豬”這個物種肥胖的固有印象,它四條細短的腿支撐著小而精壯的身軀,上面覆蓋著稀疏的堅硬鬃毛,粗短的脖子連著一個跟矮小的身體不成比例的碩大腦袋。

眼睛下方長著一對疣,這也是它得名“疣豬”的原因。一對鐮刀狀的長大獠牙從長長的吻部兩側邊支出。仔細看這只是它的上獠牙,下面還藏著一對更短的獠牙。這些獠牙是它與同類打鬥、對抗侵略者的鋒利武器。與獠牙相對的地方還有一對疣,這說明它是一頭雄性,在挖土時,這對疣可以保護眼睛。彭彭漫不經心地抬起頭來看了我們一眼,又埋頭享用起了肥嫩的苔草,它貪婪地嚼著,發出享受的鼻息聲,絲毫不在乎我們的存在。

“那邊!”老徐突然又指向一處,“哦對,這個你就更看不見了...”他壞笑著,把長焦相機遞給了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我把鏡頭對了過去。鏡頭裡正站著一個小小的身影。它站得筆直,前爪像手一樣收在胸前,注視著前方——這是一隻貓鼬,哦不,丁滿!

機警的貓鼬

大自然大概也喜歡《獅子王》吧,我笑了起來。我最喜歡的電影裡的兩個我喜歡的老夥計,在我喜歡的旅行地同時出現了。這當然是因為疣豬和貓鼬都是穴居動物,這裡也有它們共同的食物,可何必去想這些呢?旅行不就需要點想象力嘛,這就是大自然為《獅子王》的影迷巧妙安排的劇情吧。丁滿一動不動地站著,此時又有一個同伴加入了它,兩隻貓鼬機警地觀察著周圍,它們的任務是放哨,似乎察覺到草叢的某處有什麼動靜,貓鼬一個激靈,我趕緊囫圇按下快門,再想定睛尋覓它們的蹤跡時,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相機替我留住了彭彭和丁滿,在現實中兩個好朋友又在一起了,就像狂熱的影迷成功集齊了電影周邊一樣,這一次,我收穫的是正版的“哈庫納,瑪塔塔”。


草原上的巨鳥

以疊嶂的山巒為背景的開闊平原鑲著一條看不到盡頭的筆直車道,我們以30邁的速度行駛在道上,對於隨時要留意路上爬行的豹紋陸龜和瀕臨滅絕的甲蟲的自駕旅客來說,這個速度算是飆車了吧。

這隻鴕鳥的身影很遠就進入了我們的視線。它高昂著頭,驕傲地站在曠野上,長焦鏡頭裡那雙大眼睛上長長的睫毛讓這隻雄性鴕鳥顯得格外嫵媚——它身披黑色的羽毛,這是雄性鴕鳥的標誌。雌性或未成年的雄性羽毛都是棕灰色的。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鳥,它的小腦袋跟巨大的身體對比起來似乎有些不太協調,這也讓那雙如玻璃球般鼓出的大眼睛更加突出。我們慢慢地挪動車子靠近了它,鴕鳥立刻警覺地將小腦袋轉向這邊,它的大眼睛擁有極好的視力,能讓它發現潛伏的掠食者。

大概對路過的車輛見怪不驚,鴕鳥終於放鬆了下來,埋下頭悠閒地在草地上尋覓食物。在鏡頭裡我看到它抬起了一條腿。單看這條腿簡直不敢相信這居然屬於一種鳥類——粗大的關節連著壯碩的腿骨,腿骨末端的爪子分成兩個巨大的腳趾,大腳趾上的指甲厚如鐮刀。

鴕鳥鋒利有力的爪子,可以重傷天敵

試想當鴕鳥用這雙長著鐮刀般腳趾的腿猛踢天敵時的殺傷力,它可絕不是“鴕鳥政策”的執行者,事實上鴕鳥從來不會因為遇到危險而把頭埋進沙子,當遇到掠食者時,這種不會飛的大鳥能在陸地上飛奔,奔馳的速度可以超過每小時70公里,如果狂奔都無法擺脫掠食者,它的殺手鐧就是這致命的一踢。

鴕鳥是最大的鳥

這是阿多大象國家公園平靜的一天,我並沒有看到鴕鳥飛奔的樣子。我在大腦裡把之前在電視裡看到的鴕鳥奔跑的樣子又放映了一遍:它昂著頭,長著翅膀,兩條有力的腿大步流星地交替跨於地面,一步就能邁出3-5米,生猛又原始,就像恐龍一樣。

這隻鴕鳥再次抬起了頭,昂首挺胸地望著遠方,傲立於這片一望無際的曠野上,我們不忍心過多地打擾它,發動了汽車,沿著那望不到盡頭的前方駛去,我手上的相機沉甸甸的,不知是因為舉得太久還是裡面已經被灌滿了屬於非洲獨有的野性。

藏在樹叢中的神秘動物

我看到了它。對面的山坡上,蔥鬱的樹叢圍成一處獨立的空間,陽光恰好能照進這處圓形的小天地中,溫暖又便於隱蔽。它就伏在這裡,享受著午後暖陽。它放鬆地沐浴在陽光中,我能感受到它的愜意。蜜色的陽光勾勒出它的輪廓——

側紋胡狼,阿多公園神出鬼沒的夜行者

大而尖的耳朵立於頭頂兩側,在它的頭稍轉向右方時,我看到了那像狐狸一樣尖又長的吻部,有著犬科動物專有的特徵。它身披土灰色的皮毛,背部的毛色明顯更深一些,夾雜著灰黑色。它趴在土地上,掩映於樹叢中,這身毛色是極好的偽裝。它至始至終都沒有轉過身來,不過這些特徵都指向一種動物:

側紋胡狼(side-striped jackal)。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這種動物。雖然沒能看到正面,但這一發現也足夠激動人心了。側紋胡狼比它那喜歡遊走於平原上的近親黑背胡狼稍稍大一些,相對開闊的平原,它似乎更喜歡隱秘的叢林。側紋胡狼是雜食動物,從無脊椎動物到小型哺乳動物,從活物生鮮到殘羹剩菜都在它的食譜上,能因地制宜、順應時節地調整食性,地方菜、時令菜都照單全收,能享受饕餮也能將就剩飯。這種不挑食的習慣讓它躋身於擁有高度適應性的掠食者行列。

夜行者毫不在意山坡下這群舉著咔嚓作響的奇怪東西的兩腳獸,它沉浸在日光浴的安逸中,養精蓄銳,等待夜幕降臨,那時它會搖身一變,成為矯健的獵手。


發現斑馬

晌午時分,阿多大象公園陽光普照,蜜色的陽光和煦而溫暖,沒有一絲燥熱感。伴隨著囫圇吞下的燕麥巧克力棒作為簡易午餐帶來的飽脹感,睡意襲來。

“要不就停在這兒眯一會兒吧。”老徐把車靠邊停在了一處山頂上,沿著下坡方向再往前開50米就能望見連綿的山巒和開闊的平原。我們搖起車窗,留了一條縫,再搖下座椅靠背往後一仰,車子此時就是一間簡易又舒適的鐘點房。呼吸著含氧量極高的空氣慢慢閉上眼睛,很快便感覺到意識正在逐漸退去......在這樣一個野生動物神出鬼沒的環境中,尤其處於睡著的狀態,人的感官似乎會異常敏銳。恍惚中,我聽到了一種聲音,“吧嗒吧嗒吧嗒...”越來越清楚。這是某種蹄子踢踏地面的響聲,意識告訴我。我一坐而起,窗戶外那鮮明的色彩將睡意一掃而空——

每一頭斑馬身上的條紋都是不一樣的,就像人的指紋一樣

兩頭斑馬正不緊不慢地朝我們走來。它們一前一後,閒庭漫步,連抬腿的方向、節奏都是完全一致的。我輕輕地搖下車窗,等它們從窗外經過。坐在斑馬面前你才能發覺原來斑馬是如此巨大而彪壯。這無疑是最富有非洲氣質的動物之一。兩頭斑馬皮毛如綾緞一樣發亮,那身奇異的黑白條紋反射著陽光,足以驅走車內這方狹小空間的所有惺忪。從頭頂中央延伸至後頸的黑白波普鬃毛頂端考究地鑲著一條黑邊,濃密又整齊,就像造型師新修剪的莫西幹頭,看起來時髦極了——在我們的世界裡,這樣的條紋花型早已成為備受時尚設計師青睞的元素。大自然才是藝術最終的靈感繆斯。

這種美麗的黑白條紋於斑馬就如同指紋於我們一樣,每一頭斑馬的條紋圖案都是獨一無二的。條紋縱橫有序地分佈於斑馬結實的軀幹,再以漸變的方式從上而下延伸至腿的外側,最終以黑色的蹄子為終點合二為一。斑馬絕對是天生的時尚藝術家!

帶著午睡後的神清氣爽,我們一路朝下坡駛去。——“下面有斑馬!”

——“上面也有!”

這是我們一路上與相向而來的車輛打招呼時聽到的、說過的最多的一句話。在這個單純的動物世界裡,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愈發簡單,但彼此之間卻有了更多的默契。關於動物的訊息就以這樣的相視一笑的方式傳遞下去,為發現動物而驚喜的同時也希望那些萍水相逢的其他人能有同等的欣喜。帶著“下面有斑馬”的訊息接力棒一路向前,終於,在那連著山巒的廣闊平原上,幾頭斑馬正在閒適地吃著草。

“這是現實版的綠野仙蹤啊!”我將車窗全部搖下,碧草的清香中夾雜著草食動物新鮮的糞便氣息,一點都不刺鼻,反而有一種生機勃勃的元氣,藍天之下,芳草之上,一片祥和,那是人與動物之間和諧共處和人與人之間的善意。

斑馬和赤狷羚,後者擁有羚羊裡最長的臉


旅遊攻略

阿多大象國家公園怎麼去?

從伊麗莎白港機場出發,用谷歌地圖導航,駕車一小時即可到達,作為花園大道N2的一部分,這條路路況絕佳,風景綺麗。

什麼時候去?

全年均可。5-6月是淡季,公園內住宿有折扣。

玩幾天?

建議1-2天,公園開園時間7-18點。公園內有住宿,價格500元起,需預訂。

怎麼玩?

1.公園內提供2小時的safari,乘坐四驅車觀賞野生動物,價格280-395南非蘭特(不含門票),直接在公園買票;

2.自駕,最好的遊覽方式,公園提供免費地圖。

貼士:

自駕門票是614南非蘭特(2個人一臺車的總價),需出示護照;

自駕過程中需鎖車門,非提示可下車的地方不能下車;

公園內車速不得超過30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