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大王的沉浮史:成也价格战,败也价格战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各个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彩电。如今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玩意,而且,变得非常廉价了,很多家庭都能有能力来消费。然而,昔日的彩电大王长虹,却在时间的洗礼中,变得摇摇欲坠了。

长虹集团是一家见证了时代发展的企业,企业的前身是1958年创建的军工企业“国营四川无线电厂”。在1965年,出于军工企业转向民品生产的战略转移需要,企业更名为“国营长虹机器厂”,成为了一个国企。拥有深厚历史的长虹集团,在技术研发上,拥有一定的先天优势。经过专业人员的研发,长虹集团研制出第一台电视机,创建了长虹品牌电视。

产品研制出来后,长虹集团的产品很快就受到了市场的亲睐。在那个年代中,彩电虽然是一个大块头的物品,功能性也比较单一。但是,彩电依然是一个稀罕的物品,价格也较高,很多家庭都买不起彩电。不过,在那个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代,人们的娱乐措施很少。因此,很多家庭都希望能够购买到彩电。于是,彩电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长虹集团的产品能够抓住市场,除了企业自身的研发优势以外,还得益于厂长倪润峰的商业才华。倪润峰出生于1944年,他的学业极为优秀,最终考上了大连工学院机械制造专业。和现在不同,以前的大学生结束学业后,工作是包分配的。在1967年,结束学业的倪润峰,被分配到了长虹电视机厂工作,做技术研发工作。由于个人能力出众,在1985年5月,倪润峰成为了长虹电视机厂的厂长。

或许是因为倪润峰是做过技术岗位的原因,他接管企业后,长虹极为注重技术研发。不过,此举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还增加了企业竞争力。在1989年,由于彩电市场掀起了抢购风,已经影响了市场运营环境。为抑制市场过热的抢购风,国家进行了调控措施,每台彩电征收600元特别消费税。受此因素影响,人们的购买力迅速下滑。

面对疲软的市场行情,倪润峰迅速做出了调整。倪润峰请示了物价局,在全国范围降价,每台让利350元,同时保证国家的税收一分不减。靠着价格因素,长虹集团积压的产品,迅速销售一空。不仅如此,企业还打响了知名度,业绩开始蒸蒸日上。毕竟,对于消费者而言,长虹集团的大降价,还是极具性价比的。

靠着出色的产品以及价格优势,在1990年,长虹集团首次成为彩电销售冠军。自此以后,长虹集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然而,在长虹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彩电市场又迎来了新变化。很多海外品牌进驻中国市场,可供人们选择的产品变多了。

面对海外品牌的强势崛起,倪润峰再次开启了“价格战”模式。在1996年,拥有技术研发优势的长虹。在产品定价上,直接进行了下调。同样的技术,同样的质量的产品,但长虹集团的彩电价格比海外品牌低18%。产品降价后,效果是很显著的,一年卖出了440万台彩电的销量。当时的彩电市场中,甚至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国内每卖出三台彩电,其中就有一台长虹。

值得一提的是,靠着价格优势,长虹集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彩电大王”。而且,还连续20年成为销量冠军。然而,在辉煌业绩的背后,长虹集团以及倪润峰,却开始“放飞自我”了。

在1998年,长虹集团大量囤积上游原材料彩管。至于囤积的原因,倪润峰也给出了答案。在公开场合中,倪润峰直言不讳,称“长虹就是要垄断”。由于倪润峰囤积了很多原材料。同行很难购买到原材料,于是,不少企业提起了抗议。长虹集团的计划落空,为了处理掉库存,倪润峰再次掀起了“价格战”。

然而,这次的价格战却未能让长虹集团快速发展。为了增加企业的发展,长虹集团开始做起外贸业务,打算靠外贸业务增加企业利润。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长虹集团采用的赊销的方式来开展业务,最终造成了坏账。在2004年,由于长虹海外销售合作伙伴,拖欠长虹集团44.5亿的欠,从而导致企业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以此同时,倪润峰选择了卸任。

倪润峰离职后,长虹集团依然屹立于市场。不过,在业务增长速度上却比较缓慢。而且,在彩电市场变革中,长虹集团也未能抓住市场趋势。在液晶电视逐渐兴起的时候,长虹集团却在大力投资等离子电视。不仅如此,长虹集团还收购了很多等离子电视的配件企业。然而,家电市场最终还是趋向于液晶电视。因此,长虹集团的业绩遭遇了冲击,净利润亏损19.80亿。

为了挽回下滑的业绩,长虹集团出售了亏损的企业。随后,又先后投资了运输、地产等项目。但是,成效并不大。曾经风靡市场的彩电大王,在彩电盛行的时代中,逐渐泯然于众。面对市场上花样繁多的彩电,年轻一些的消费者,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品牌。

在9月7日,沉寂已久的长虹集团突然因一则转让公告,再次闻名于市场。四川长虹宣布上海长虹大厦转卖价格为8120万元,扣除税费后,实际收益大约在5100万。由于这套大厦位于上海静安区,这里的房屋均价在每平方米4.8万左右。而长虹集团出售的大厦,折合成每平米来计算,大约为2.53万。

由于长虹集团出售一套大厦的价格,有点令人出乎意料,甚至不少网友怀疑企业在贱卖资产。因此,长虹集团的运营情况,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今的长虹集团依然屹立于市场,只是距离巅峰时期越来越远。不过,对于这个曾经见证家电历史变迁的企业,人们还是希望它能再续辉煌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