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找寻的是自己的成长与救赎

阿米尔的童年充满了竞争。他在与哈桑竞争,敏感的心能发现,父亲把本应给自己的爱分给了哈桑;他在与父亲竞争,柔弱的儿子要在强人父亲面前证明自己。他是特殊的,他是父亲公开的儿子,是父亲所有荣耀的延续,所以受到更高的要求。他是孤单的,母亲的早逝、父亲的隐瞒,让他缺乏足够的关怀,他是自己一直在摸索着成长。


天性难以压抑,阿米尔想通过表现对足球的喜爱来讨好父亲,却难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感受。风筝比赛上赢得第一名,是他唯一证明自己的机会。他坚持到了最后,可是对哈桑所遭受的磨难却没能挺身而出,甚至越来越逃避,通过一系列的诬陷将哈桑父子赶出了家门。他忽略了成长路上了,父亲最希望自己学会的一课。也许父亲赞同“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与拉辛汗谈话时,说到:“一个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的男孩,长大之后什么东西都保护不了。”他唯一希望的就是儿子能够独立,能有勇猛的精神、勇敢的行动。

父亲的角色一直是沉默的,他用行动来教育阿米尔、影响阿米尔。成长路上,最想模仿的是父亲、最想挑战的也是父亲。阿米尔从旁人那儿听来父亲的传奇,从不会质疑。父亲如一堵山,给阿米尔无限的荣光,也投射下巨大的阴影。在阿米尔小学时,父亲与他谈话开场就是“像男人跟男人说话那样跟你谈谈”。在一个中东国家,宗教是神圣的,但是父亲却特立独行,他把自己的思考灌输给了孩子。甚至在逃亡路上,父亲还在用自己的行动向阿米尔证明关键时刻的挺身而出是多么重要。面对自己的同胞受到俄罗斯士兵的凌辱,父亲无惧枪口勇敢的保护他人,这是一个真正的勇士的作为,也是父亲在自己骄傲的土地上给儿子上的最后一课。

父亲还是失望了,当阿米尔脱口而出“那我呢,爸爸?我该怎么办?”的问题时。父亲再也没有耐心、也不再有时间教育儿子了,他把自己这么多年的心血吼了出来:“你会碰到什么事情,你说?这些年来,我一直试图教你的,就是让你永远别问这个问题。”身患癌症又拒绝治疗的父亲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从此就把阿米尔一个人留在世上,此时儿子已经二十二岁了,可他还没能独立,他的成长远远没有达到父亲的期盼。当阿米尔选择娶将军的女儿,接受雅米拉的过去、无惧流言蜚语时,父亲才感到丝丝欣慰。不仅是他成家立业了,也是阿米尔可以独立思考、敢于追求所爱了,这才是父亲所期盼的成长,他也可以安心走了。

但是父亲留给阿米尔的秘密并没有解决,这个秘密最终与多年来藏在自己心底的问题集中爆发了。当父亲告诫阿米尔,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罪行——盗窃时,父亲自己已经背上了而沉重的枷锁,他如苦行僧般开展自己的救赎之旅。对自己的私生子哈桑,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却没有能力照顾他过上应有的生活,也不能给他家族的庇护、高贵的名义。父亲建设恤孤院是一种救赎,他独力设计、建造,是对自己的一种放逐,他把自己想要隐瞒的爱倾注到这栋建筑中,换的自己的心安,求得自己的解脱。当阿里要带着哈桑离开时,父亲崩溃了,这个坚强的男人在此刻哭泣,他知道自己做的还差得很远,自己的救赎之路还没有走完,但是他已经无能为力了,他没能坦白一切换得自己的解脱。

当拉辛汗在电话中召唤阿米尔回到故国去解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时,对阿米尔也是一种解脱。他埋藏在心底的秘密,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了。他踏上回国的路,那儿的确有他成为好人的路,那是他必经的救赎之道。解救索拉博的道路艰辛曲折,阿米尔回首过往,直面自己心底的恐惧,去打败阿塞夫,从根源打破笼罩在自己内心的恐惧。不能说拉辛汗对阿米尔进行了欺骗,他只是在引导阿米尔走一条更加正确的道路,收养索拉博是完成父亲和他自己救赎的最正确方式。为你千千万万遍,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当哈桑付出了自己的全部后,阿米尔只能用自己的全部来证明这句誓言,完成自己的救赎。

真正的成长不是年龄的增加,而是心智的成熟,是能够独立的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一次的不勇敢,带来的是一生难以磨灭的愧疚。《追风筝的人》是两代人的纠葛,最终影响到了第三代,但是最关键的是阿米尔的成长与救赎。我们看到他从懦弱到无畏、从逃避到挺身而出,最终用自己的行动告慰了父亲和哈桑,我们见证了他的成长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