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异化的社会中,谁才是真正的"寄生虫"?

谁才是真正的"寄生虫"?在社会的异化之下,人人都想逃脱"寄生虫"一般的生活!但是,无奈的社会窘境,迫使着人们苟且过着"寄生虫"一般的生活。

韩国电影在近几年迅速崛起,很好地实现了社会问题与商业价值的有机结合,其中不乏有许多电影都在集中强调社会异化的矛盾问题,很好地把握住了时代痛点。《寄生虫》就是这样一部代表性的电影,以尖锐的问题意识、强烈的现实关注以及温情的底层叙事,打动了观众,甚至赢得了国际上的赞誉。

《寄生虫》这样一部电影,导演奉俊昊采用一贯的"誊章法",将社会批判的理念寓于电影作品之中,继续保留了整体深邃、凌厉、冷峻的电影创作特色。无论是在场景空间布置,还是在多种故事线索的穿插之中,《寄生虫》这部电影都可以算得上是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口碑之作!这部电影一直引导着我们思索很多问题,比如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寄生虫"?


01、《寄生虫》:在不断符号化"隐喻"中传递出阶级对立的讯息!

我们首先来来细细地回顾一下这部影片。

纵观整部影片,采取的视角十分独特,基本可以理解为一种对立的视角。一方面是生活在地下室、整天为生计发愁的金家人,他们的生活如同蟑螂般一样,底层人们在这种狭隘低矮的空间内爬行。

而在另一方面,则是富有的高贵家庭,居住于富有江南区的的朴家人,镜头之下的富人居住场所都是高高在上的,朴家主人在回家的时候都是缓缓地拾级而上。除此之外,朴家庭院远离闹市,整个别墅被绿意盎然的草坪和树丛环抱,休闲简约的生活空间以及宽敞明亮的落地窗,无不透露出富人生活的绰约。单就双方的居住环境而言,身份地位的差异显而易见。

在这种差异化的电影场景空间布置之下,地位的高低,能力的强弱,道德的善恶,经济层面的富与穷立马显露了出来,阶级对立、社会异化的格局在镜头之下暴露地惨痛无疑。除了对立的视角,"阶级固化"的观念也被赤裸裸地显示了出来,底层人们都希望依仗于富人,过一种"寄生虫"般的生活。

其实,在这部电影中无时无刻都在可以渲染烘托这种"阶级"的这种观念,只不过电影很多部分都表现得十分含蓄。

比如,"台阶"在电影中出现过多次,从地下室到食物存储间是一条又长又窄的昏暗台阶,寓意着豪宅的寄生之地。在穷人的崔家与富人的朴家之间,有着太多数不清的台阶,都象征了两家之间一段段的隔阂与鸿沟。

恐怕大部分观众在欣赏影片的时候,都会被导演惊奇的情节布置所吸引。在整部电影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幕,也就是暴雨之夜的这部分片段,场景布置与电影观念的传达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朴家宅院匆忙跑出来后就是一直往下延伸的路,所经过的路段全是下坡。导演刻意地用较长的镜头刻画出了这一段狼狈不堪的逃跑经历,镜头跟随着他们,由高处奔向低处,越往低处跑水流越大,像极了下水道排水的画面,所有的污垢洪流都一股脑地涌向了穷人生活的地下室。

在暴雨来临之际,我们每个人的第一意识估计都是要往高处跑,然而电影中的潦倒崔家三人却只能够往低处跑,因为他们的家在那里。回到家里之后,发现家已经被大水淹没了一大半,滂沱大雨中水管破裂马桶喷出肮脏的下水道的污水。然而,女主角坐在马桶盖上压着一污水,冷静地抽着烟。这种荒谬的情节设置,让人既好笑又难过。电影故意造成的这些习惯反差的情节,都是在为下一步的激烈矛盾打下基础与铺垫。

在这部电影中,还有多次埋下"伏笔"的场景设置,即使就连影片中的一幅画都带有"隐喻"的元素。比如,当女主去朴家宅院应聘美术老师的时候,看到过朴家小儿子的一张画。在那张画中,右下角阴暗的部分正是暗指着隐藏于地下室下面的"神秘地下室",而画中的人物恰恰正是原先女管家的丈夫。为什么朴家小儿子在童年的时候受到过惊吓?原因就是在于他曾经看到过女管家的丈夫在夜里偷偷跑出来吃东西的一幕。年少无知的朴家小儿子误以为是鬼,自此也在他幼小的内心中留下了抹之不去的童年阴影。


02、谁才是真正的"寄生虫"?

谁才是真正的"寄生虫"?其实在电影中导演并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只不过我们大部分人的第一感觉都会认为贫穷的一方是"寄生虫"。按照正常的逻辑关系的话,这种理解方式毫无疑问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寄生虫》电影开篇,我们就可以看到居住在半地下室的崔基泰一家窘迫的生活状态,父母都没有正常稳定的工作,全家只靠折叠披萨饼外卖盒为生。就连手机上网所要用到的无线网络,都需要跑到阴暗潮湿的厕所去蹭别人家的。

在这种半地下的生活状态之下,底层民众的地位自然这是"下"的一种状态。地下 室一家人蹭网络信号,隐晦地揭示了地下空间不但束缚人身自由,甚至连本该流动的信息资源也被搁置了。看来穷人被高层社会隔离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层面,被限制地还有信息交流层面。这种无奈的生活,既是一种真实社会场景的写照,同样也是一种被迫无奈的生活方式。

贫穷的一家人费尽心思,在环环套路之下,聪慧的崔宇植步步为营地将自己全家人全部带入"上城"豪宅工作和生活。一家人使出浑身解数,给富人家庭设下各种迷局,将男女主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种"寄生"般的生活本该平静无事,不过问题还是出现了。因为他们发现了之前的女管家也同样是一种"寄生虫"。原来的女管家将自己的丈夫隐藏于地下,长期居住于豪宅之中,两群"寄生虫"于是便展开了斗争,最后波及到了富人家庭,最终酿造成为了一场令人心生寒意的悲剧。

电影中所谓的穷人固然是"寄生虫",但是我们不妨换一种视角来观察这部电影,难道富人阶层就不是"寄生虫"吗?

在阶层相对固化的韩国社会,整个资本社会发生了异化。就像有人指出的那样:"财团们死死把握着从社会剥削来的财富,普通公民面对跃升的无望如同"蝼蚁"一般。影片表面上是贫民一家'寄生'在富人家中,但又何尝不是财团们犹如'寄生虫'一般不断在吸吮着每一个韩国普通公民的血液。"确实如此,跨越阶层一直都是底层人们最为关注的一项主题,不过韩国就业形势严峻,阶级固化严重,底层生活的人们想要实现阶级的攀升实属困难。

谁才是"寄生虫"这个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深思。所谓的"寄生关系"其实就是一个欲望的共同体,或者说是利益共同体。

富人们与穷人们都在寻找可以一种可以借以更好地生存下去的方式,穷人为富人打工获得生活保障,富人支配穷人获得快意享受,双方欲望同生于一体。不过,倘若这一关系出现裂痕,必然会迅速走向破灭,就像电影中悲惨的结局一样。

不禁思考,谁才是真正的"寄生虫"?在社会的异化之下,人人都想逃脱"寄生虫"一般的生活!但是,无奈的社会窘境,迫使着人们苟且过着"寄生虫"一般的生活。

面对《寄生虫》这部讽刺夸张、毫不留情面反映韩国社会阶级矛盾的电影,我们其实更应该反思当下。"为富者不能不仁,因为当你对底层过于压迫的时候,他们也会对你拔刀相向;相对的,穷困者应该合理获取社会上升的资源,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给另外一个家庭带来痛苦。"电影设置巧妙的一点便是,站立在了一种公平看待的视角,为富者与穷困者都应该坚守好自身的底线。

阶层矛盾的激化在于长期的累积,在超负荷的精神压力之下,即使平常善良的穷困者也会迫于压力,对为富者拔刀相向。同样的,穷困者也理应控制好自己的私欲,绝不能以伤害别人来获取短暂的快乐。或许,这也是韩国社会现在面对贫富差距、阶层固化所表现出来的无奈的社会心理吧!既知道财阀对于底层严重的资源掠夺,又无法摆脱困境的现状。这其实便是异化后的资本社会,带给韩国社会普通民众的满满无奈。


03、不能将一切的罪因归咎于"贫穷"二字!

当"寄生虫"意识到了自己的尊严被践踏,当"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矛盾激化,后果便是两败俱伤。在电影结尾部分,即使在面对事态紧急的情况之下,富人依旧没有放下自身的傲慢,摒弃排斥着穷人身上的那股味道。被激怒的金基泽俨然已经丧失了理智,他在一瞬间忘却了自己作为"寄生虫"的身份,开启了一场心态疯狂的杀戮盛宴。这既是一次矛盾的彻底激化,同样这也是现实人性的一次无情表露!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为富不仁"的跋扈,也可以看到有"人穷志短"的卑贱,自尊在生存面前迎接着具有压力的挑战,每个人物都是复杂含混的,为了生存偶尔越界,时而窃喜时而忏悔……

难道我们要将一切的罪因归咎于"贫穷"二字吗?显然不能这样武断的认为。在梦想面前,我们要勇敢地坚守住自己的底线。"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思维因此受限,心理承受能力与情绪管理变得狭隘,变得"穷途末路",最终变得"无路可走"。

不过,"贫穷"自然会产生自卑感。当电影中金基宇询问自己所辅导功课的朴家小姑娘,自己适不适合出现在这种豪宅之中的时候。他的内心自尊的那份防线俨然已经接近崩塌,尤其是看到富人们在换了一个环境之后,依旧可以表现得自由自在、毫不拘束的时候,他的内心自尊其实便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于是,他下定决心搬起石头,开启了整部电影悲剧的序幕。一家人"寄生"的生活由他开始,最终也由他开始亲手结束。在当时大雨过后,基宇回到自己被淹了的地下室家中,发现那块石头竟然漂浮在他面前,看来他的命运已经与这块石头紧密相关。在电影一开始便讲到,这是一块象征着好运的风水石,这块坚硬的石头仿佛就代表了他的梦想一般,虽沉重厚实,但一无是处。

在电影结尾处,被骨感现实敲醒的金基宇,将那块奇石投放到了水中,这其实代表了"欲望"的释然。换种方式来理解,梦想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切实可行的实现办法,这种梦想也就成为了一种残酷的谎言!电影叙事是残酷的,只能希望现实中每位有梦想的人都可以被温柔以待……


04、结语:银幕亦如现实,电影带给现实的反思

庆幸的是,电影《寄生虫》中所反映的各种社会矛盾与阶级问题,如今已经引起了韩国政府的重视。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开始改变了韩国,韩国政府决定拨款改善底层家庭的住房条件,这已经是一项普及化的政策了,毕竟韩国目前共有38万户家庭居住在地下、半地下以及阁楼内。

电影中的叙事是残忍的,就是这样一种复杂的矛盾心理的建构,我们在看完电影之后,一时之间竟然无法作出明晰的善恶判断,因为每个人似乎都存在着一些错误在里面,干扰者我们的左右抉择。电影给不了我们满意的答案,不过这似乎也并不是那么重要。因为银幕亦如现实,我们已经透过这部电影看清了背后映射的问题,政府也接纳了意见,现实情况得到了政策性的妥善处理。

银幕亦如现实,但我不希望它变成真正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