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彝族人离不开的火塘


大凉山地处高寒山区,早晚气温相差比较大。所以,千百年来,彝族人离不开火塘,吃在火塘边,睡在火塘边,议事在火塘边,火塘也就成为彝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按照彝族人的观念,人是火造就的,没有火就不会有人。有了火,才有世界。人生下来第一眼看到的是火塘里的火光,最后人死的时候还是交给了火,人的一生中都有火的陪伴。所以,彝族人把生死存亡都视为是火的作用。图并文/席明


在历史长河中,彝族人对火的发明、火的运用、火的崇拜,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火文化。火塘是彝族火文化的集中体现,他们对火的崇拜,多是围绕着火塘展开的。祖祖辈辈崇火、尚火,认为火是生命的开始也是生命的终结。图并文/席明
彝族人大都把火塘视为家庭的象征,认为与家人的命运祸福密切相关。尤其是火塘中火的熄与燃,同家人的命运休戚相关。所以,火塘里的火长年不能熄灭,称为“万年火”。彝族谚语说:“生于火塘边,死于火堆上。”他们对火有特殊的认识和感情,于是有了敬火、护火的各种民俗。图并文/席明

彝族住房多为三间或五间,正中一间为堂屋,火塘就设在堂屋中靠左的地方。它在彝族居住民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每一户彝族家庭生活的中心,是饮食、取暖、照明、会客、议事乃至宗教活动的场所,既是家庭成员聚会之处,亦为接待客人之所。图并文/席明
过去彝族人没有学校或者私塾等教育机构,他们学习文字和语言都是在自家的火塘边,父教子,兄教弟,这样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彝族的文化代表人物是毕摩。毕摩的文化教学也是老毕摩做法事的时候在火塘边进行传授。所以,火塘是彝族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和家庭的象征。是饮食、起居、取暖、会客、议事、交流、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彝族民间最为重要的一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承的场所。图并文/席明
一个家庭需要有一个火塘作为取暖及煮饭的工具,但在一座新房建成或一个小家庭从父母的家庭中分离出来举行隆重的置火塘及点火礼时,火塘的意义就已超越了作为工具的范畴,而成了一个家庭的象征。图并文/席明

在现代彝族家庭里,火塘仍然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们在家中取暖、照明、做饭、睡卧乃至进行人际交往、聚会议事、祭祀神灵的重要场所。图并文/席明
火塘立有三块石头,以备烧火煮饭之用。火塘里终年烟火缭绕,白天煮饭,晚上烤火取暖。火塘不能用脚去踩,更不能往火塘里吐唾沫,烧烤不洁之物,并禁忌在火塘边裸露身体。图并文/席明
孩子们生在火塘边,成长在火塘边,长期生活以火塘为伴,所以孩子们从小就知道维护火塘生生不息。图并文/席明
在彝族老一辈人的观念里,火塘是他们的精神寄托,没有火塘的家就像不是自己的家,特别没有归宿感。新家里有电饭锅,虽然能够做饭,但始终没有火塘上煮出来的香!图并文/席明
火塘边的墙上贴满了这户孩子的奖状。图并文/席明
这家的主人置办年货去了,只有一个小女孩留守在火塘边煮“坨坨肉”。图并文/席明
过年杀猪仪式后,灌好的香肠悬挂于房上。图并文/席明
彝族年期间,家家户户在火塘上支起大锅煮着“坨坨肉”,炉火旺旺,香飘四溢,一家人围着火塘,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图并文/席明,以上内容由摄影师本人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