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威胁——生化武器

简介

生化武器是利用生物或化学制剂达到杀伤敌人的武器,它包括生物武器和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是生物战剂及其施放装置的总称,指以细菌、毒素、病毒等使人、动物、植物致病或死亡的物质材料制成的武器。化学武器则是施放装置包括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弹头和航空布撒器、喷雾器等。作为一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今仍然对人类构成重大威胁。

传播途径

最令人感到恐慌的是通过空气

城市供水系统

流程如下:

水源→主要管道→分支→家庭用水→人体

食物供应

流程如下:

土地→粮食→各种食物→人体

优 点

生物战剂也就是细菌战剂。致病微生物一旦进入机体(人、牲畜等)便能大量繁殖,导致破坏机体功能、发病甚至死亡。它还能大面积毁坏植物和农作物等。由于它伤害太严重,性质极其恶劣,所以已被定为禁用武器。生化武器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渗透、误食染毒食品等多种途径使人员中毒;持续时间长,毒剂污染地面和物品,毒害作用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有的甚至达数周。

缺 点

生化武器虽然是一种杀伤力极强的武器,但是同样存在着他的缺点。它会受到气象、风向以及地形条件的影响,而令强度减弱。

历 史

臭名昭著的731部队就是二战时期日本在中国建立的生物武器研制机构之一,日军使用细菌武器杀害了大量中国军民。德国主要研究鼠疫杆菌、黄热病毒等战剂和细菌悬气机喷洒装置。美国于1941年成立生物战委员会,进行空气生物学实验研究。

70年代末,生物武器进一步发展,美国的生物武器研制水平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曾多次在朝韩北部和我国东北地区使用生物武器。

80年代以后,随着基因工程其他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利用遗传工程、脱氧核糖核酸(DNA)重组或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调控、构建和改造微生物及毒素,研究和发展新的生物武器,其中备受注目的是基因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