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人缘不错,关键时刻却无人相助,4招教你避免无效社交

张捷是刚从大学走到社会的实习生,从大学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时,他就信奉“人多好办事”的观念。于是,为了建立更强的社交网络,他把每个月的工资里划了一大部分作为“交际金”。

每到周末,就约朋友和同事出去吃吃喝喝,多数时候,都是张捷买单,在他们眼里,张捷是不折不扣的大方。

除此之外,张捷在网络社交方面也加足了马力,朋友圈的逢赞必点,节日里必发问候消息。可后来,张捷因工作上的误会被公司点名批评时,他渴望知道真相的同事能站出来说话,却没有一人挺身而出,而平时保持着密切联系的朋友也给不出建议,他们也没有经历过。

张捷花费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建立的社交关系,到最后却发现对自己压根没什么作用。而张捷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就是因为让自己陷入了无效社交。

一、什么是无效社交?

1、无效社交的定义

我们常常说要搞好人际关系,实际上,我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利益交换,后续的交往中,对方能帮助一把。无效社交,实际上就是无效的人际来往,本质上,它不能给人带去任何利益。

2、无效社交有那些特点?

a、社交没有分类

美国进化学家迈克尔•吉瑟林说:“身边的人比我们优秀的话,会让我们变得更美好,如果他们不健康或者无知,则他们更容易对我们造成伤害。

而张捷一心只是为了认识更多的人,广撒网,各种同事、朋友都交往,没有判断那些才是值得交往的人,最终发生问题时连该有的建议也得不到。

b、没有交换价值

社交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有效价值的互相交换,本质上是一种无形的投资,有效的社交实际上就是你在人际交往中获得你想要的,也满足了别人所需要的。

张捷负责同事朋友吃吃喝喝,只满足了简单的口腹之欲,工作、生活、个人成长等价值完全谈不上,自然建立了无效的社交关系。

c、建立的社交只存在于弱关系阶段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认为个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网络和弱关系网络。强关系指的即是交往的人群中,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联系,普通人来说,就是“铁哥们”,弱关系通俗来说,就是泛泛之交。

“点赞式交流”“节日式问候”,没有实际内容,只通过机械的方式跟别人交流,更谈不上感情的联系,产生的社交关系很弱。

让社交产生积极的作用,不做无用功,关键还是得避免踩进无效社交的坑,利用建立有效的社交关系的方法。

二、如何建立有效社交,助你职场建立有价值的关系网

1、准确定义自己在每一段关系中的定位

战国时代韩国的第六任君主韩昭侯,某天因为喝酒过多醉卧,睡了半天都没有清醒。他的手下典冠担心他着凉,于是到衣物管理处要了一件衣服,给韩昭侯盖上。

等到韩昭侯醒来后,感到很暖和,看了看身上的衣服,他打算好好奖励一下给他盖衣服的人,于是问侍从是谁替他盖的衣服。

“典冠。”听到了侍从的回答后,韩昭侯脸沉下来了,指责手下典冠说:“典冠你为何擅自离开岗位来干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呢?如果大家都这样随心所欲,整个朝廷不是乱了套吗?”而典冠也因此受到了惩罚。

韩昭侯这样做在今天看是不近人情,但也说明了,如果人人都越位,社会将会乱套,同样,在社交的时候,我们也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做到不要越位。

a、明确关系中所处的相对地位:老师和学生、领导和下属、咨询者和解答者……如果你是处于后者,说话就要懂得缓和,而不是用比对方还要高的姿态交谈。

b、可以提建议,但不要忙着下定论:小梁的同事向她诉苦,说自己和老公吵架了,男人平时把很多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忽略了家庭,而家中的事常常由同事一个人操办。

小梁听了同事几句话后,就直接给同事老公下了“渣男”的结论。到后来夫妻两人和好后,同事没有给小梁好脸色看。

人际关系中,只听过别人的描述,一般是很难直接判断对错的,因为我们都不是直接参与人,也不明确事情中各方的关系亲密度。所以,对事时,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但不要为了讨好对方马上立结论,否则适得其反。

要为了讨好对方马上立结论,否则适得其反。

2、展现自己的价值

社交可以分为基础的两类,其一是“共情社交”,其二是“功利社交”,两者的本质都是价值的互换。

“共情社交”:既是与之相类似的思维、看法、情感等主观面的连结,当一个人社会地方低时,他就更需要从朋友身上得到情感的联系。

“功利社交”:为了达到利益的目的而依托社交的名义进行利益伙伴的挑选。

趋利避害是人性之一,在跟别人来往时,展示出来的打扮不得体、情绪消极、工作无能等缺点都是低价值的表现,人们会退避三舍,减少与之来往。

所以,有效的社交就要注意给来往的人展示高价值,例如:穿衣得体、会说话,面对挫折乐观向上,有值得别人学习的技能等,都是不错的价值展示。

3、学会“麻烦”别人,增加别人对你的好感度

a、让人喜欢的方式是请教别人

富兰克林有一个经典的故事,他想和一个议员打交道,但是议员并不想和他来往,他在别人的口中打听到议员家里有一套绝版藏书,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他跟议员提出,希望可以借阅这本藏书两天时间来研读。

一般人都会以为,议员会拒绝富兰克林,但并没有,议员同意了,并且在后面的来往中,他表示愿意为富兰克林效劳。

这就是著名的“富兰克林效应”: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

特别是针对一些方法或技巧时,你主动向对方请教:你好,我看你这个总结写得很好,请问能请教一下,你是怎么想到这些逻辑的吗?在你的话语中,别人会感受到你尊重他的学识。

b、“麻烦”别人要有度

阿曼和安心是的室友,安心是刚来到这个城市,而阿曼来了已经两年了,所以,阿曼到初来的安心很是照顾,给安心提供更快到达公司的交通方式,告诉她去哪买菜更便宜。

后来,安心有什么事情都叫阿曼帮忙,点外卖,拿快递,收衣服,就在安心把一切的麻烦都当做理所当然时,阿曼爆发了。

所以,当别人给予你帮助的时候,不要一味的索取,更不要在力所能及的事上给别人麻烦。如果某件事因为事情复杂,需要别人的再次帮助时,要先询问别人是否有空闲时间去帮助你,待对方确认后,再进入下一步。

4、赞美是社交关系迈向前的重要一步

a、被赞美是人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中,把人的需求分为了五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需求等级从低到高,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后,人就会追求更高的层次。

生理、安全、社交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都是可以满足的,而赞美,恰恰是人们的尊重需要。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实际上,我们都希望别人能看到自己的长促和优点,而不是只有批评和打压。

这也是为什么在教育孩子时,教育学家都主张对孩子要鼓励和赞美,而反对“打压式”的教育。因为鼓励和赞美对孩子的改进有积极的影响。

b、小心误赞美

控制赞美次数:关于赞美,有的人可能会产生误区,认为赞美就是时时刻刻去赞美别人,实际上并不,频繁过多的赞美次数会让赞美的有效性降低并且让对方产生反感。

一般来说,你可以根据对方的实际情况而赞美,但一天内不适宜超过两次的赞美别人,也不要天天去赞美一个人。

根据对方的优点赞美:明明对方是长得不怎么样,你却天天一口一个大美人这样称呼,别人当然觉得你虚伪,大多数人都是有自知自明的。

你可以换一种方式: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显气质,你今天看起来精气神很好等等。如果工作能力不错,你也可以赞美他,同时说希望有时间能请教他。

能根据对方的特点来赞美,你会显得真诚很多。

总结:

建立有效的社交,我们主要提到了四个方法:

1、准确定义自己在每一段关系中的定位:关系中判断是否有上下级之分,和人就事情交谈时可以提建议但不要忙着下定论;

2、展示自身的价值:穿衣得体、会说话,面对挫折乐观向上,有值得别人学习的技能等价值展示;

3、学会麻烦别人,增加别人对你的好感:但要注意麻烦的度,以免惹人嫌;

4、学会赞美别人

学会这四个小技巧,相信你肯定能在人际交往时少踩坑,收获有效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