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锐龙5代迎强劲对手,英特尔放弃10nm工艺,今年最好别换硬件

AMD与英特尔之间在芯片市场领域的竞争历程,绝对是一段励志人心、令人震撼的故事。AMD和英特尔差多同时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两家公司创始人均出自有名的仙童半导体公司。不同的是英特尔集合了当时最为出色的半导体技术人才,而AMD主要从事代工生产和市场营销。

AMD已经正式推出基于Zen 2架构的锐龙3000系列处理器,而在移动平台,AMD也已经要推出全新的4000系列处理器,按照架构更新频率的速度来看,下一批应该就是在2021年进行大规模的更新。目前AMD已经宣布全新的Zen 3完成了设计并且表示将会在今年和大家正式见面。

对于最近两年的硬件市场来说,AMD可以说是彻底翻身,旗下的锐龙3代处理器大卖不说,AMD的现金流也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5亿美金,并且凭借EPYC霄龙处理器的出色性能,获得了3.2%的服务器市场份额。在德国的消费级CPU的销售份额也占到了81%,可以说AMD不仅完成了对英特尔的超越,同时还形成了碾压之势。而老对手英特尔在消费级市场,不仅每况愈下,同时最近还将放弃自家的10nm工艺,转而使用台积电的6nm工艺,并且7nm工艺的显卡也将在明年上市,同样也是台积电的工艺。

英特尔如果想用台积电代工桌面版CPU的话,自己扩产计划投入的资金将起不了多大作用,但如果不使用台积电的最新制程工艺,在桌面级和笔记本电脑市场将被AMD追着打。最终英特尔还是将选择台积电,并且明年的11代酷睿将使用6nm工艺。从目前的消息来看,英特尔将会在明年启用台积电的6nm的制程工艺来代工11代酷睿处理器,明年的五代锐龙处理器将迎来最强对手,就是制程工艺从14nm直接跳跃到6nm得11代酷睿处理器。如此一来,AMD在制程工艺上的优势将不在,而要说到CPU的设计和优化,英特尔多年的积累也不容小觑。因此明年的桌面版CPU大战将非常激烈。

总而言之,基于以上的信息,今年将是最不适合更换硬件的一年,首先十代酷睿的14nm工艺,和开放超线程技术虽然性能提升给力,但更换LGA1200接口增加了换机成本,因此不如等2021年的6nm酷睿处理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