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完美的友谊叫元稹白居易

唐朝的文科考试可以自选:明经科考背诵儒家经典,等于选了容易模式,但考上之后,可能很难当上大官;进士科考诗赋和政论,相当于选了困难模式,虽录取率低,但考上之后,既容易当官,在社会上又有声望​‍‌‍​‍‌‍‌‍​‍​‍‌‍​‍‌‍​‍​‍‌‍​‍‌​‍​‍​‍‌‍​‍​‍​‍‌‍‌‍‌‍‌‍​‍‌‍​‍​​‍​‍​‍​‍​‍​‍​‍‌‍​‍‌‍​‍‌‍‌‍‌‍​。所以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一说,30岁中明经,已经太老了;而50岁能中进士,那说明你还很年轻有为呢​‍‌‍​‍‌‍‌‍​‍​‍‌‍​‍‌‍​‍​‍‌‍​‍‌​‍​‍​‍‌‍​‍​‍​‍‌‍‌‍‌‍‌‍​‍‌‍​‍​​‍​‍​‍​‍​‍​‍​‍‌‍​‍‌‍​‍‌‍‌‍‌‍​。


贞元十九年(654年),31岁的白居易靠着狂做模拟真题,考上了吏部的“书判拔萃科”​‍‌‍​‍‌‍‌‍​‍​‍‌‍​‍‌‍​‍​‍‌‍​‍‌​‍​‍​‍‌‍​‍​‍​‍‌‍‌‍‌‍‌‍​‍‌‍​‍​​‍​‍​‍​‍​‍​‍​‍‌‍​‍‌‍​‍‌‍‌‍‌‍​。中进士的时候,白居易一激动甩手写下: “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到了“书判拔萃科”,白居易本来还想骄傲一把,结果一看,同年登科的人中,还有一个俊朗的年轻面孔,私下一问,白居易不说话了。

这个人24岁,虽然当年考的是明经,但14岁就考上了,而且是状元。此人便是元稹。

年轻人的友谊,开始于一场酒局,一次郊游,怎么都能开始,看顺眼就可以。30岁之后,选朋友变得更为谨慎。白居易和元稹做朋友,更多靠的是一种对彼此的认同。

他们有相同的三观,为朝廷兴社稷,为黎民书正义;他们有相近的政治观点,都支持打击节度使,打击宦官势力;他们有相投的爱好,写诗、旅游;他们都对校书郎的职位不满意,为了获得进一步的升迁,他们携手到华阳观备孝,最终两人同时考上了……


后来旅游、赏花、作诗的日子一去不复返,白居易做了翰林学士,元稹做了监察御史。两个人各奔东西,然而友谊并没有变淡。

中年人的友谊,是无论你在何方,无论我在做什么,不需要理由,就会想起你,挂念你。

白居易和朋友去曲江慈恩寺,大家喝酒喝高了要玩游戏,没有酒筹,乘醉折下花枝,高兴之际,只有白居易忽然默默良久,对朋友说:“元九(元稹)今天大概到梁州了吧。”这还没完,过了两天,元稹寄回来一首诗,白居易见了大惊,原来,就在白居易和朋友对着花枝说起元稹那天,元稹夜宿汉川驿,恰恰梦见了白居易,梦的内容和真实发生了一般。

中年人的友谊,是可以倾诉,可以依靠,可以分享。

可以分享的,不仅是喜悦,还有秘密。一说到元稹,我们总容易想起他在爱情上始乱终弃的故事。这个故事,元稹曾经在给白居易的信里,老老实实写了,还补充了一句: “不知道我的人不能知道这个故事,但我的知己白乐天,我要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听。因为你懂我。”

中年人的友谊,可以同担风雨。在最危急之时,只有你站了出来。


华州敷水驿,元稹宿于驿馆上厅,结果晚到的宦官仇士良也要住在上厅,元稹不让,仇士良冲进房里,不由分说把元稹胖揍了一顿。仇士良恶人先告状,满朝无人敢言,只有白居易站出来,用他那小小的左拾遗官职,去碰皇帝最信任的宦官。

白居易连上三本,理由如下:元稹一心报国;太监无理取闹;藩镇节度使报复。

虽然白居易的意见没被采纳,但我相信,元稹离开时,至少心里并不苍凉。

吾道不孤,有白居易这样仗义执言的朋友,是人到中年最大的幸运。

人到中年,对于友谊的期待,似乎越来越淡。说到底,其实也不是淡,是怕求不得。因为岁月的考验,往往比一切都无情。元稹和白居易,两个失意的中年人,他们漂泊四方,他们饱受非议,可是他们的友谊,经受住一切考验。这是为什么?原因特别简单,因为他们投入了真心。


元稹被贬,白居易不断给他寄去财物。而听到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元稹正在病中,疟疾,几乎要了他的命。可他仍旧挣扎着爬起来,因为他知道,这时候,白居易需要他的只言片语。白居易看了最后两句“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不禁感叹: “此句他人尚不可闻,况仆心哉。至今每吟,犹恻恻耳。”

元稹的夫人去世了,元稹给白居易寄上自己写的悼亡诗,白居易知道老友的痛苦,居然模仿元稹亡妻的口吻,给元稹答了一首诗;元筷的母亲去世,白居易给写墓志铭,白居易的母亲去世,元稹亦然。

这两个人在这段友谊里,都用尽了自己的心思。这种心思,有时候甚至会被后来的我们认为是一种爱情——无他,太甜。


元稹和白居易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洛阳。元稹从越州回京师时,特地去探访白居易,仿佛冥冥中有感应,他写道: “君应怪我留连久,我欲与君辞别难。白头徒侣渐稀少,明日恐君无此欢。”这是他们见的最后一面。

元稹到了武昌,突发疾病去世。元稹的家人把消息告诉了白居易,同时带来的是他最后的话:我的墓志铭,还是你来写吧。白居易写了,他说: “公虽不归,我应继往,安有形去而影在,皮亡而毛存者乎?”言外之意,你虽然不能回来了,但等着我,我很快就来。

30岁之后的友谊,确实难得,有时候难得到我们不敢相信,这是友谊,而只能把这份古人的厚谊理解成“爱”。我们所缺少的,是古人对于友谊的那份珍惜,那份投入,和那份无所求的淡然。

这世界上完美的友谊,不是推杯换盏,不是抵足而眠,不是觥筹交错,不是患难真情,细细说起来,只有五个字——元稹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