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任命为八路军军区司令员,却惨遭拒不交权的前任派人枪杀

1943年6月30日,八路军冀鲁边军区司令员黄骅和参谋主任陆成道在军区驻地新海县大赵村主持召开侦察会议。冀鲁边军区原司令员邢仁甫指使其亲信冯冠奎带着12个人,于下午六时许冲进会场,突然开枪。

黄骅、陆成道、陈彪、崔光华、董振兴5人当场牺牲,齐耀亭、迟麟北、崔逸民等四人身负重伤。黄骅警卫员李天佑听到枪声疾速奔向会场,被向外逃的冯冠奎迎面碰上一枪击中倒地牺牲。

此时,黄骅由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升任为司令员不久。原司令员邢仁甫被上级指派搭配延安的党校学习,本是正常的工作调整。不料想邢仁甫拒不执行上级的命令,不想交出司令员的职位,于是就玩阴的,指使人杀害了黄骅。

黄骅

黄骅是湖北省阳新(隶属黄石市)人,年幼时,父母和兄长相继去世,与嫂子相依为命,过着极为贫苦的生活。1929年春,黄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年5月参加了红军,曾参加过粉碎蒋介石对中央苏区发动的五次反革命“围剿”和长征。

在红军中由司号员干起的黄骅,逐步成长为一名智勇双全的优秀指挥员。1935年,中央红军到达延安之后,黄骅任干部二团政委。抗战初期任八路军115师晋西独立支队(又名晋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副支队长,1940年4月任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兼三分区司令员。一年后调到八路军冀鲁边军区,工作了两年多,威信极高,却惨遭杀害。

黄骅烈士牺牲地河北新海县,于1945年为纪念黄骅烈士而易名黄骅县(隶属沧州市),1989年撤县建市至今。

杀害黄骅的大凶手邢仁甫很坏。

邢仁甫是河北省盐山县人,出身于地主家庭,父亲曾当过土匪。1929年,邢仁甫入了党,负责地下兵运工作,麾下的兵力逐步发展到3000余人。

1938年9月,肖华率八路军115师来到冀鲁边区后,邢仁甫被任命为八路军冀鲁边区游击支队(平津支队)司令,1941年2月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教导第六旅旅长。3月,冀鲁边军区成立,上级又任命邢仁甫为冀鲁边军区司令员。

此前的邢仁甫是积极革命的,其人生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谁知担任了冀鲁边军区司令员后,邢仁甫开始滑向了堕落的深渊。

一个女人的出现,动摇了邢仁甫的人生信仰。

她就是军区宣传队青年女队员宋魁玲,貌美,多才艺,但太注重生活享受,连基本的革命立场也没有。

已有结发妻子和三个女儿的邢仁甫移情别恋了,很快和宋魁玲搞在了一起,直至发展到公开同居。

为了博取新欢宋魁玲的欢心,邢仁甫多次派人冒着生命危险到敌占城市天津为他购买奢侈品,供宋魁玲与他享用。他还利用职权私吞公款3.7万元(折粮70万斤)供自己挥霍,走向了革命者的反面。

黄骅奉命到冀鲁边军区任副司令员兼115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后,深受干部群众的一致拥护。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腐化日盛的邢仁甫渐渐地失去人心,气急败坏的他经常在干部战士中散布黄骅的坏话,骂黄骅是“南蛮子”,是来夺军权的。

上级决定调邢仁甫到延安党校学习,军区司令员的职务由黄骅接替。邢仁甫更恨黄骅了,竟然丧心病狂地密谋杀害了这位党的优秀干部。

黄骅牺牲后,邢仁甫知道上级党组织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的他起了反心。但是,没人愿意跟他叛逃。1943年7月,邢仁甫带着宋魁玲以及极少数贴身随从逃到天津,竟无耻地投靠了日本鬼子。他亲笔撰写了《效忠天皇》、《剿共灭匪计划》等叛变自首材料,供出了他所知道的共产党、八路军在冀鲁边区的全部情况,从日寇那里换得了津南六县剿共司令的职位,成了地地道道的汉奸。

抗战胜利后,邢仁甫又当上了国民党军统天津站一级少校组长、河北省第三专署专员兼保安司令。

国民党就是这个德行,起用了不少邢仁甫这样的汉奸。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949年1月5日,在解放天津的过程中,作恶多端的邢仁甫落入了人民之手。

1950年9月7日,在河北盐山县城东的万人公审大会上,邢仁甫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刘继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