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奶奶擺攤做小吃,每天只出攤幾小時,四盆東西賣完就回家

很多人都說廣東人吃東西很野,沒有什麼是廣東人不敢吃不會吃的,隔壁的福建人聽了都得抖三抖,廣東人做菜選材猛而且烹飪技術也好。其實還有一個地方人吃東西花樣不比廣東人少,這個地方就是雲南,彩雲之南食材廣泛,民族也很多各種飲食習慣交融出很多花樣美食。豌豆粉就是一道典型的雲南街頭小吃。

涼粉大家都吃過,雪白細嫩通透是夏天的好菜,而在雲南有一種涼粉是黃色的,這種涼粉就是豌豆粉。雲南最有特色的豌豆粉是大理豌豆粉,選用飽滿圓溜溜的幹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發後摻水磨成漿再過濾一下熬成糊糊倒進搪瓷盆子裡冷卻凝固,等涼粉完全凝固後把盆子倒扣出來就是一個大號果凍狀的涼粉了。

豌豆做的涼粉看上去比較粗糙,顏色也是薑黃的,豌豆粉比綠豆涼粉有韌勁,吃起來比較有飽足感。大理的街頭有很多做豌豆粉的小吃攤,大多數小攤都是用刀把豌豆粉切成粗條拌上各種調味料,而有一位大媽則是用刨刀刮豌豆粉,兩下一刮就是很多面條狀的豌豆粉,剛好能夠裝一碗,調味料也有很多種,比如花生碎、香醋、醬油、鹽、花椒麵、辣椒麵、辣油、蔥末、折耳根,還有靈魂調料自己特製的酸湯,雲南那邊很多小吃都是酸辣口味,跟四川的麻辣風味有點兒區別。

北方人一年當中好像只有夏天會吃一點涼粉,而云南人一年四季都有涼粉吃,因為雲南的氣候相當好,一年四季溫差都不大,雲南並不是只有昆明是四季如春,幾乎整個雲南的氣溫都比較溫和所以冬天在街上買個豌豆粉小吃也是很尋常的事兒。

圖中的這位老奶奶將近70歲,她做豌豆粉小吃已經好多年了,除了小吃攤附近的居民喜歡來這裡吃她的豌豆粉之外還有很多過路的遊客也喜歡買她的豌豆粉,她做的豌豆粉看上去很乾淨,做小吃都是戴著一次性手套幹活。

做豌豆粉比較費時間費工夫,但是她這一大碗豌豆粉只要6塊錢,雖然是全素小吃不過味道很誘人,豌豆口感也很舒服加上各種配料,一碗賣6塊錢真心很實惠了。四川有一道著名的涼粉小吃叫傷心涼粉,那種涼粉也是豌豆粉,辣味十足吃著很過癮,而云南的豌豆粉則是另一種風格的街頭小吃,喜歡吃甜不喜歡吃辣的人也能調配出自己喜歡吃的那一款豌豆粉。

老奶奶的豌豆粉小吃攤每天只出攤幾個小時,就是傍晚到八九點鐘這樣,雲南跟北京時間的時差是一個小時,雖然收攤是晚上八點多鐘了,其實在當地這個點也就是天剛擦黑。每天基本上都是賣三盆豌豆粉,三盆說起來不多其實也不算少了,搪瓷盆倒扣出來的豌豆粉夠刨刀刮二十碗了,遇到節假日會賣得多一些,因為節假日的遊客大多數是自由行的年輕人,而平時的遊客幾乎都是跟團走的中老年阿姨,這類遊客很少會到她的小攤買豌豆粉吃,其實出去旅遊除了看景色還有就是嘗當地美食,而各個地方最美味最真實最地道的美食都不在導遊安排的線路上,經典美味往往都在尋常巷陌裡。

想吃豌豆粉但是周圍買不到的朋友也不用糾結,現在啥東西是網上買不到的呀?但是最最夠味兒的美食還得到當地吃,那才是原汁原味的東西。最後按照慣例,我還是得起個枯燥的標題吸引大家點進來。各位讀者陛下們看完這篇文章後有什麼讀後感或者讀後不適感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