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車時,指導價≠​落地價,小心入坑

很多朋友第一次去4S店買車

聽銷售顧問講到指導價、裸車價、落地價

(balabala一大推)

都多少有點懵

其實所謂的指導價

就是新車發佈時“建議”的廠商指導價

它反映一款車的定位和競品的關係

並具備一定的參考意義

沒有實際意義

汽車的最終成交價(裸車價)是市場決定的

裸車價就是汽車指導價優惠(或加價)後的價格

例如指導價為13.79萬的思域

優惠1萬元

裸車價就是12.79萬元

裸車價又稱為市場的實際價格


有的朋友就問了

裸車價是不是就是落地價呢?

當然不是

落地價是買一款車需要的所有費用

包含裸車價、購置稅、保險費、上牌費、精品加裝費

如果是貸款購買

還需加上貸款的利息費和手續費

那麼問題又來了

買車最後之所以會有不同的價格產生

除了不同經銷商根據不同地區會進行調控

其中也包含了各種稅收

都有哪些稅費呢?

↓↓

增值稅

增值稅是我們國家最主要的稅種之一

它的收入佔我們全部稅收的60%以上

可以說是最大的稅種

也可以理解成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

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

徵收的一種稅收

汽車就屬於必須繳納增值稅的其中一種商品

因為它在生產的過程中

是由一堆零件經過多個環節才變成一輛車

無形中是一種價值的增加

增值稅是含在車價內的

由相關部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購車發票上都可以看得到詳細數據

消費稅

相比增值稅的普遍

消費稅會有所針對

一般是以特定產品為徵稅對象

也就是說

它在對商品普遍徵收增值稅的基礎上

對於部分商品再徵收一道稅

這個稅就是消費稅了

一般來說

消費稅是根據不同的產品設計不同的稅率

同一產品同等納稅

但是對於汽車來說

汽車的消費稅是以車型排量為計算區分的

不同的排量徵收的稅率不同

所以除了技術方面原因

這也是為什麼越大排量的車越貴了

當然同增值稅一樣

消費稅也是包含在汽車本身價格內的

一般進口車型消費稅在車輛入關時繳納

國產車的消費稅在車輛生產時由廠家代繳

具體金額也是會在購車發票上詳細得知的

購置稅

之前的購置稅都是有折扣的

現在都恢復了原本的價格

購置稅也是買車必須要繳納的費用

但是

它是在車輛本身價格以外需另外繳納的稅費

一輛汽車

無論是購買的、自產的、受贈的、獲獎的或

以其他方式取得並自用的都屬於納稅的範疇

當然除了汽車以外

像摩托車、農用車這些也是需要交的

一般它的價格根據開票價格計稅

增值稅是不包含在其中的

一般情況下:購置稅=(開票價-增值稅)×10%

如果你購買的是二手車

是不需要繳納購置稅的

因為一臺車只需要繳納一次即可

車船稅

車船稅也是除了車價以外需另外繳納的費用

根據排量不同進行收取

根據有關條例規定

在進行車險的投保時

必須同時繳納車船稅

交由保險公司代繳

繳納的時間規定也和保險一樣

都是一年一繳

一般我們在繳納保險的時候

保險公司會將車船稅計算出來給我們看

正常來說這個價格也是要根據

我們購置車輛的當月起按月計算

應納稅額=(年應納稅額÷12)×應納稅月份數

不過對於符合標準的新能源車船免徵車船稅

對符合標準的節能汽車減半徵收車船稅

而且如果我們繳納以後車輛發生丟失或者報廢

都可以向當地的稅務機關申請退還稅款


如果車輛是用來營運

在達到營業稅的起徵點時

還需要交營業稅、附加稅和個人所得稅

如果車主是購買的進口車

海關會根據到岸價格徵收25%的關稅

總的來看

一臺車的價格看起來很高

其實裡面有一部分也包含了稅收

有些是包含在車價裡的

有些需要額外繳納

還是需要我們當心留意一下

這樣去4S店買車談判時

也能掃除一部分障礙了

讓更多人分享快樂和安全~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