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來:更為簡單有效的商業思維》書摘

這本書呈現的是一種更好、更簡單的經商成功之道。

這是一本與眾不同的商業書籍,為這樣一些不同的人而寫:已經有一家成功建立運作的公司而未想過創業的人。

也為核心創業者,商業世界裡的 A 型好手。人們覺得他們天生就能開創、領導和征服。

同樣適用於少數極小型企業家。有人也許不是 A 型人才,但是他們的生活中心依然在打理自己的生意。尋找優勢的人能幫助他們更多行動、更聰明地工作、更強大。

這本書甚至適用於那些受困於日常工作卻一直渴望自己做點事兒的人。也許他們喜歡他們所做的事,但不喜歡他們的老闆。或者他們只是無聊了。他們想做一些自己喜歡而又能從中賺錢的事情。

最後,這本書也是為那些從未考慮過脫離現在擁有的而去創業的人。也許他們覺得自己不是天生就適合創業,也許他們不想花費時間、金錢、信念去折騰。也許他們只是害怕被推到第一線。或者他們認為做生意很髒。不管什麼原因,這本書就是給他們看的。

這本書的作者於 1999 年和另外2個人組成一家網站設計公司。2004 年,由於對業界普遍採用的項目管理軟件並不滿意, 所以就創造了自己的。也就是Basecamp。 5 年以後,Basecamp 一年就能產生數百萬的利潤。

除了這個,還銷售其他的在線工具。比如Highrise, 聯繫人管理和簡單的 CRM(客戶關係管理)工具,給數萬家小企業用於追蹤潛在客戶信息,交易情況和成千上萬的聯繫人。知識共享工具Backpack。實時商務聊天軟件Campfire。他們還開發了一款開源 web 編程框架,Ruby on Rails,它對 Web 2.0 時代影響巨大。

這樣一家公司如何做到拒絕擴張,會議,預算,董事會,廣告,銷售人員,不理會“真實世界”的,卻仍然如此繁榮。

這家公司的員工散佈在 8 個城市,橫跨兩個大洲,幾乎彼此從未見過面。

這本書將分享他們拋棄了傳統觀念來經營一項事業的秘訣。每個人都將學到怎樣用最低成本開始新事業,怎樣保持一切盡在掌控中。

第一步 FIRST

這是一個新的現實。任何人都可以做生意。以前遙不可及的,現在伸手可及。花費巨大的技術現在只需要幾塊錢甚至免費。一個人能做兩份工三份工,某些情況下甚至整個部門。很多年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在今天都很簡單。

你不用每週痛苦地工作 60/80/100 小時,10 到 40 個小時就已足夠。你沒有必要耗盡你一生的積蓄,承擔財務風險。你可以一邊繼續日常工作,一邊開始創業,這樣隨時都能有現金滿足需要。你甚至不需要辦公室。現在可以在家工作,和從未見面離你千里之外的人合作。

是時候來重塑工作了。

應該從成功中學習

在商業社會中,失敗被期望為成功之母。你常聽說十分之九的新事業失敗。你得知道你的商業機會極小。 你還聽說失敗能塑造人的品質。人們勸告說失敗得早也就常常失敗。

另一個普遍的誤解是:你需要從你的過失中學到什麼。你真的從裡面學到什麼了嗎?你也許學到了別再犯同樣錯誤,但是真的值得嗎?你仍然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

相反的應該從成功中學習。成功給予你真正的彈藥。一旦成功, 你就知道怎樣做是對的,然後你再做一次。而下一次, 你可能做得更好。

失敗不是成功的先決條件。一項哈佛商學院的研究發現, 已成功的企業家更容易再次成功。在他們未來的公司成功比例是 34%。但是第一次失敗的創業者幾乎接近成功者的比例, 正如人們第一次創業:僅 23%。失敗的人在獲得等量成功之前的數量和從來什麼都不嘗試的人一樣多。成功是一種真正有價值的體驗。

計劃是猜想

除非你是算命先生,長期的商業計劃是種幻想。有太多的事實證明那是超出你的掌控的:市場環境、對手、顧客、經濟等等。做計劃讓你覺得一切盡在掌握但實際上你沒有。

計劃是讓過去指引未來。它們會讓你盲從。" 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因為,我們曾說過我們要這樣做。" 這就是問題所在:計劃和即興發揮相矛盾。

你不得不即興發揮。你必須挑選好出現的機會。有時候你會說,我們將換新方向,因為今天這樣做有意義。

大範圍計劃也會搞砸。你獲得最多的信息的時候是你正在做某事時,而不是你已經做完之時。什麼時候你還會做計劃呢?通常是在你開始之前。而那是做重大決定的最糟時間。

並不是說你不必考慮未來,不必深思熟慮即將到來的阻礙。那是一種有價值的訓練:不用把計劃寫下來或受此困擾。如果你寫了一大大的計劃,你幾乎不會想再看它一眼。冗長的計劃會爛在你的文件櫃裡面。

沒有計劃的工作看起來很可怕。 但是盲從於計劃對現實無益則更可怕。

為什麼要擴張

擴張和商業和什麼有關? 為什麼總把擴大規模作為目標? 除了自負而外什麼會具有這麼大吸引力?(挑個比"規模經濟" 更好的回答)找到合適的規模和保持現狀有問題嗎?

也許你的公司規模只需要 5 個人。或者 40、或者 200。或者只有你和你的筆記本電腦。不要提前假設你的公司需要多大。慢慢發展,用心體會,過早增加員工數量是很多公司走向滅亡的原因。也要避免暴發式的擴張,它會讓你跳過與你相稱的公司規模。

規模小不是絆腳石,而是自身良好的歸宿。

擴張不必成為你的目標。

不要對旨在做小規模生意而沒有把握。任何可持續、盈利的生意不管規模大小都是值得驕傲的。

工作狂

我們的文化頌揚工作狂思想。工作狂不僅沒必要,而且很傻。 做得多並不意味著足夠用心或者完成得更多。僅僅意味著你做得多。

工作狂製造的麻煩比解決的麻煩多。首先, 工作狂沒有合理利用時間。筋疲力盡時,會製造更多麻煩。

工作狂也抓不住要點。他們想砸大把大把的時間來解決事情。他們想用蠻幹來補拙。最後只會用粗野的方式解決。

他們甚至會製造危機。 他們不會去找高效的方法因為他們確實喜歡加班。 他們享受英雄般的感覺。他們製造出問題(通常是無意識地) 以便多多工作。

若是不留到很晚,僅僅花合理的時間工作,工作狂會感到不適。這會讓四周充滿內疚感和低士氣。並且,產生理所當然的想法──留守很晚是職責之外的事,就算他們不是真的富有成效。

如果你所做的都是工作,你不太可能得到很好的評價。 你的價值和決定會以誤解告終。 你不能判斷額外的努力是值得還是不值得。你只會徹底累垮。 沒有人能疲倦中做出明晰的決定。

最後,工作狂並不比非工作狂達成更多目標。 他們也許會宣稱自己是完美主義者,但那只是意味著浪費時間在注意一些不重要的細節而不是著手於下一個任務。

工作狂不是英雄。他們不是在節約時間而是在浪費。真正的英雄已經回到家中,因為她找到更快的方法把工作做好。

底線

前進的道路中,你要記得你做的事情,為什麼要這樣做。偉大的事業不僅關乎一種產品或者服務,還需要有樹立自己的觀點。你得抱有一種信念和毅力。你要明白你在為什麼而戰鬥。然後向世界展現。

吸引超級粉絲是一種強有力的態度。他們關注你,維護你。他們能比廣告更遠,更寬,更熱情的傳播。

有力的主張也不是暢通無阻的。你會掃某些人的興。他們指責你傲慢冷漠。這就是生活。有人愛你,有人恨你。如果你所說的沒人厭煩,可能是你不夠努力,也可能是你很無聊。

很多人不喜歡我們因為我們的產品比對手公司做的要少。 他們罵我們拒絕包含他們鍾愛的功能。 但是我們驕傲的就是我們不用做他們做的事。

我們設計得簡單是因為大多數軟件都太複雜:過多的功能,太多按鈕,太混亂。所以我們的軟件恰巧相反。如果我們的產品不適合於每個人,那麼沒關係。如果這表示其他人非常喜愛我們的產品,那麼我們願意流失一部分客戶。這就是我們的底線。

當你不清楚你的信念時,每件事都變成一次爭論。所有的事都會有爭議。但是當你成為某事的代表時,決定就顯而易見了。

無用的目標宣言

真正的持有什麼工作態度和口頭上的宗旨是不同的。你也知道那些“提供最好的服務”的標語只是貼在牆上而已,聽起來虛偽而脫離現實。

做生意的態度不只是寫出來。相信自己做的,並以此為生。

你所需要的比你想象中要少

你真的需要 10 個人或者兩三個人來做事嗎?

你真的需要 500,000 或 50,000(5,000) 美元來做事嗎?

你真的需要 6 個月時間?能在兩個月內就做好嗎?

你真的需要一間大辦公室?能不能共享一間或是在家裡工作一段時間?

你真的需要一個倉庫?能不能租一間小儲藏室或是用你的車庫,地下室,或者完全外包?

你真的需要買廣告或是顧一家 PR 公司?還有別的辦法引起關注嗎?

你真的需要建一座工廠?或者能找別人來製造你的產品嗎?

你真的需要一個會計?能用 Quicken 或自己當會計嗎?

你真的需要 IT 部門?能外包嗎?

你真的需要一個全職的助理?能自己解決諮詢事宜嗎?

你真的需要一家零售店?能在線銷售你的商品嗎?

你真的需要時髦的名片、頭銜、宣傳冊?能忘了這些事兒嗎?

你得抓住要點。最終你需要發展壯大,運用更貴的途徑,但不是現在。

節儉沒什麼錯。當我們發佈第一個產品時,我們花費很少。我們沒有自己的辦公室,而是和其他公司合用。我們沒有一堆服務器,而是隻有一臺。我們沒有廣告,而是靠在線分享我們的經歷來宣傳。我們沒有僱人來回復顧客的信件,而是由創始人自己回覆。所有事情都做得很好。

偉大的公司都是在車庫裡面成長起來的,你也可以。

創業,不是新興公司

新興公司。這是一種特別類型的公司,獲得很多關注。(尤其是在科技領域)。

新興公司是個神奇的地方。在這裡花銷是別人的事情。在這裡盈利這樣麻煩的事情從不是問題。在這裡可以花費別人的錢直到找到靠自己處理的方法。在這裡商業法規不適用。

問題是這樣神奇的地方只是個童話。事實上每種商業,新的或是舊的,都受到市場力量和經濟原則的統治。收入,支出。盈利,失敗。

新興公司想要忽視這些現實。他們想延遲這些必然現象來運作,換言之,當他們的事業必須成長的時候,盈利才是真,才能繼續。

任何人抱有“未來怎麼盈利”的態度都是荒謬的。就像造一架火箭但在發射時說:“假設地心引力不存在”。無法盈利的事業不是事業,是愛好。

別把新興公司當作支撐。相反的,開始一樁實在的買賣。實實在在的事業要去處理實在的事情,比如帳單,薪金。實實在在的事業不會掩蓋問題說:沒關係,我們才開始。”真的行動起來,你會更容易成功。

輕裝上陣

接受輕裝上陣的思想吧。現在,你將是有史以來最小、最靈活、最快的時候。從現在起,你將積累變大。物體的質量越大,它轉向時就需要更多的能量。在商業世界是這樣,在物理世界也一樣。

質量的增長是因為:

長期合同

多餘的員工

固定的決策

會議

厚重的流程

庫存(物理或者精神方面)

硬件、軟件、技術鎖定

長期路線圖

辦公室政治

無論何時都要避免這些事。那樣的話,你要改變方向也容易。做改變時花費越多,得到的就會越少。

龐大的組織花上數年來轉型。他們光說不做。會見完了就了事。但是你要是能輕裝上陣就能輕易做出改變:你的整個商業模式、產品、功能設置、或者市場信息。犯了錯可以及時改正。你可以改變你的優先級、產品結構、重點。最重要的是,可以改變你的思想。

接受限制

“我沒有足夠的時間/金錢/人力/經驗。”別發牢騷了。少是好事。約束便於偽裝。資源受限迫使你湊合用你所擁有的。沒法兒浪費,這些會激發你的創意。

作家常常用束縛來激發創造力。莎士比亞陶醉在十四行詩裡(抑揚格五音步,一種特殊的押韻)。俳句和五行打油詩也有著嚴格的規則來造成富有創意的結果。作家們如 Ernest Hemingway 和 Raymond Carver 發現自己用簡單明瞭的語言能造成最大限度的影響。

美國西南航空不像其他航空公司飛行多種型號的飛機,它們只有波音 737。所以,每一個西南航空的飛行員,空中服務人員,地勤人員就能為每一個航班工作。 此外,所有西南航空的部件都適合所有飛機。那就意味著花銷更少,生意更好做。他們讓自己過得更容易。

所以在你嚷著“不夠”的布魯斯之前,想想你能做多少你已經擁有的工作。

半成品不等於殘缺品

你能很快把一堆偉大的想法立刻動手變成一個蹩腳的產品。你不能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的同時也做到很到。你時間有限、資源有限、能力有限、著眼點有限。把一件事情做好都很難。嘗試著同時做好十件事?算了吧!

所以為了更偉大的產品犧牲一下你的寶貝。把你的野心減半。砍掉尚可的開始勝於全盤尚可。

你的大多數偉大想法不見得那麼偉大,一旦你發現一些遠景。如果它們真的很棒,大可稍後再做。

大多數事物變得更好是在它們變得更簡短的時候。導演剪掉好場景為了做一部很棒的電影。音樂家砍掉好的曲目是為錄一盤很棒的專輯。作家減掉幾頁好文字是為了整部書都很棒。我們在這本書倒數第二稿和定稿之間把內容減半。從 57,000 字減到了 27,000 字。相信我們,這樣做更好。

所以做箇中斷吧。偉大的開始始於砍掉尚可的部分。

從核心開始

當你開始任何新事物時,方向很多。有你可以做的、你想做的、還有你必須做的。你要從你不得不去做的事開始。從核心開始。

例如,你開一家熱狗攤,你要關心調味品,手推車,名字,裝飾。但第一要務是熱狗。熱狗是核心。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找到核心的方法是問你自己:“如果我這樣做,我正在銷售的東西還存在嗎?”熱狗攤沒有熱狗就不叫做熱狗攤。你可以拿走洋蔥,調味品,芥末等等。有人會不喜歡你的簡易熱狗,但是你仍然擁有熱狗攤。但是你就是不能讓熱狗攤沒有熱狗。

那麼找出你的核心。在你的公式裡面哪一部分是不能被移除的? 如果你離開了這件事或者那件事還能繼續的話, 這些事情都不是核心。一旦你找到了,你就知道了。 集中精力把它做到最好。其他所有事情都是基於此。

不要過早的糾結細節

建築師不會在平面圖完成之前去管哪些瓷磚進了浴室或者哪個牌子的洗碗機進了廚房。他們知道這些細節稍後再決定。

你需要用同樣的方法處理你的想法。細節決定不同。 但是過早的糾結於細節會導致異議,會議和延期。 你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你浪費時間在易變中。所以忽略細節。 首先抓住基礎的,然後才是特殊的。

此外,在你開始做之前常常不能辨別出哪些細節最重要。 當你剛發現什麼才是需要注意的時候,你感到什麼消失了,那就是你需要加以關注的時候了。

做決定既是進展

當你拖延做決定時,它們會堆積起來。堆積後就會被忽略、草率處理,或者被棄掉。結果,那一堆問題沒有一個得到解決。

無論何時,你都能把“讓我們想想”換成“讓我們決定吧”。做決定。不要去等完美的解決方案。決定了就前進。

你要抓住做選擇的節奏。當你做決定做順了,你就建立了良好勢頭、增強氣勢。做決定是有進展的。每一個決定能為你打好基礎。你不能靠“我們待會兒再做決定”辦成事,而是靠“已經做好了”。

當你推遲做決定以等待接下來會有一個完美的答案時,問題就來了。完美的答案不會來。今天的事情不能留到明天做。

我們有這樣一個例子:很長時間, 我們避免為我們的產品做聯盟計劃是因為完美的解決方案很複雜: 我們要有自動付款系統,電郵支票, 為海外分支搞清楚國外稅收政策等等。突破在於當我們問到:“ 有什麼是我們現在容易並且能立刻做到的事情?”答案是: 支付聯盟用信用點數而不是現金。這就是我們所做的。

我們處在這樣的情況有一陣,最終用還是現金支付。 很大部分是因為這個:你不用永遠都在做決定。如果你犯錯了,可以稍後改正。

你計劃了多少不重要,無論如何你都會犯錯。別在你正在做事時, 因為過度分析和推遲把事情弄得更糟。

長遠項目打擊氣勢。開發越久,搞定得越少。早做決定,加快進程, 現在就做點什麼—充滿動力和勢頭地去做。

精簡

精簡。你的項目不會承受你擔心的那麼多壓力。事實上這是個好機會讓結果更好。你必須做出艱難的決定,解決真正重要的。

如果你推遲你的截止時間,增加預算,那就會沒完沒了。

致力於持久的東西

很多公司緊盯著新的宏大目標。他們追逐熱門,新鮮。他們緊追最新的潮流和技術。

那是種笨辦法。你關心潮流而忽略掉實質。你關心易變的東西而不是那些持續不變的東西。

你生意的核心是構建那些不易變的事物。你應該投資人們今天有需求,直到十年內都有需求的東西。

Amazon.com 著眼於快速(免費)商品交易,這是很好的選擇,友好的退貨政策,不貴的價格。這些使得亞馬遜非常受歡迎。

日本的汽車製造商抱有不變的核心原則:可靠性、支付能力、實用性。人們三十年前需要日本汽車,現在也是,未來三十年也是。

在 37signals,我們致力於迅速、簡明、容易操作、清楚。 這些都是人們無限的渴望。人們不會十年後突然說:“ 我想要一款難用的軟件。”他們不會說:“ 我想要這個應用再慢一點。”

記住,時尚會褪色。當你致力於持久不衰的功能,你將永遠和不過時的東西在一起。

在商業中,太多人受制於工具、軟件訣竅、尺度、漂亮辦公室、奢侈的設備,還有其他並不重要的東西。真正要緊的是爭取客戶和賺錢。

運用你已經有的或者不算貴的工具。工具不是重點。演奏你擅長的。 調子出自你的指尖。

銷售你的副產品

當你在做某事時常常也附帶了別的。人不能僅僅做一件事,所有事物都有其副產品。具有洞察力和創造力的商業頭腦能發現那些副產品和機會。

我們的上一本書,Getting Real 就是個副產品。我們寫了它的時候都沒意識到。創建一家公司和開發軟件的經驗是真的行動過程衍生出來的。我們一開始把那些知識分享到博客,然後是系列研討會,再做成 pdf 文檔,最後製成書。這本副產品讓 37signals 直接收入超過一百萬,間接又賺了一百萬。你現在正在讀的這本書也是副產品。

搖滾樂隊 Wilco 發現在他們的錄音過程中的副產品很有價值。他們將錄製過程拍攝下來然後以 I Am Trying to Break Your Heart 發行。它呈現了樂隊毫無保留的,迷人的創作過程,還有內訌。樂隊用這部電影賺到錢,還有以此手段吸引到新的粉絲。

軟件公司不會常常要去思考著書。樂隊通常不會去想著拍攝錄製過程。也許你可以去銷售一些你沒想到過的東西。

立刻上線

你的產品或者服務什麼時候完成?什麼時候將它們投放市場?什麼時候讓人們放心使用?時間不等人。一旦你的產品達到要求就儘早上線。

因為你已經有一堆事情要做並不代表都做好了。別因為一點點剩餘而阻礙全部。你可以稍後再處理。稍後做也許意味著做得更好。

想想這種情況:如果你必須在兩週內上線,該怎麼處理?這樣有趣的問題迫使你專注。你立刻就明白好多事情是你不需要的。你的需求是明顯的。當劃定一個截止時間,你的目的就明晰了。直覺是最好的方法會告訴你,“我們不需要這些”。

放下所有不需要上線的東西。立即做些必須的事情,華麗的事情稍後再說。假如你真的思考一下會發現到那一天很多東西是不需要的。

當 Basecamp 上線時,我們甚至沒有能力給顧客開賬單,因為產品有一個月週期,我們有三十天間隙去弄清楚。所以我們用上線前的時間去解決更多到那一天真正會遇到的緊急情況 。有三十天時間可以修補。

別誤以為這種方法會影響品質。你的目標仍然是做些偉大的事情。到達那樣的最好方法是迭代。別去想象接下來做什麼。 找點靠譜的來做。

一致的假象

商業社會中散佈著死氣沉沉的文件,沒用卻浪費人們的時間。沒人閱讀的文件,沒人去看的圖表,從不符合成品規則。這些東西一直存在,但幾秒種就被人遺忘了。

如果你想描述什麼,寫實一點。不要描述一件事物像什麼,應該畫下來。不要描述一件事物聽起來怎樣,應該哼出來。 做每一件事情都少一點抽象描述。

抽象表達的問題(比如報告和文件)在於它們製造出一致的假象。很多人看到的是同樣的文字,但在他們腦子裡卻想象著幾百種不同的東西。

所以你想立刻做些實際的事情,真的理解。就像當我們讀懂書裡的一個角色,腦海裡會描繪著不同的樣子。但是當我們看見一個人就知道這個人確實長什麼樣子。

我們都應該拿出鑿子來開始實際動手。 其他的事情只會分心。

退出有理

埋頭做想要做的事情很簡單。停下來問為什麼很難。很多重要的問題要問問自己,看看你正在做的事情是否要緊:

你為什麼要做這個?自己正在做的事卻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有人告訴你這樣去做。這是很常有的事情。問問自己為什麼做____很重要。目的是什麼?誰獲益?背後的動機是什麼?知道答案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理解所做的事情。

你在解決什麼問題?問題出在哪裡?顧客的疑慮?你疑慮嗎?有什麼不夠清楚的?現在該搞定的事情還沒有搞定?當你提出這些問題時,你會發現你正在解決想象中的問題。這時就該停下來重新評估一下這到底是在幹什麼。

它確實有用嗎?你是在做有用的東西還是隻是在工作? 做沒用的東西容易打擊熱情。有時玩一下, 做些酷一點的事情也不錯。 但是最終你會停下來問你自己那些是否有用。酷的東西會過時,但有用的東西永遠不會過時。

你是在增加價值嗎?增加一些事情簡單;增加價值是難的。 你正在做的事情確實為你的產品增加更多價值和客戶嗎? 比起還沒做,能從中獲得更多嗎?有時你以為增值的東西事實上卻減少了。過多的番茄醬會毀掉薯條。平衡才有價值。

這個會改變行為嗎?你正在做的事情真的會改變一切嗎? 不要隨意增加除非它真的影響到人們如何用你的產品。

有更簡單的方法嗎?無論何時,你正在做某事,問到:“ 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你常常會發現這個簡單的方法遠比現在的要好。問題通常很簡單。我們只是想象他們要求用困難的解決辦法。

你做的事情可以用什麼來代替?什麼東西你不能做是因為你正在做的事情?這對於資源有限的小團隊來說尤其重要。優化更重要。如果你在做事件 A ,你能在 4 月之前同時做 B 和 C 嗎?如果你長時間的卡在某事上,那意味著有其他事情你沒有做好。

真的值得去做嗎?你在做的事情值得嗎?這個會議值得讓 6 個人放下手上的工作一個小時嗎?真的值得花整個晚上, 能明天再完成嗎?值得為對手放出的新聞而緊張嗎? 值得花錢在廣告上嗎? 在你深入進行之前確定一下你將開展的事情是否值得。

常常問你自己或者他人以上的問題。不用將這些問題作為正式的工序執行,但是也不能忘掉。

也不要為你的結論感到害羞。有時放棄你正在做的事情是一種正確的進展,就算你已經投入大量的精力。不要浪費美好時光在糟糕的工作上。

打斷是生產率的敵人

如果你持續的留到很晚、週末加班,不是因為有太多工作需要完成,而是因為你工作完成得不夠。你被打斷了。

想想看:什麼時候你工作得最起勁?如果你像大多數人一樣在深夜或清晨工作。不出意外,這些時間點,周圍沒人來打擾你。

下午兩點,人們常常在開會、回郵件、和同事討論。這些拍拍肩膀的事、小小的毫無準備的聚集看起來沒有害,但確實會降低生產效率。打斷不是來合作,它僅僅是在打岔。當你被打斷的時候就無法投入工作。

中途打斷你就把你的工作日分成一串工作時刻。四十五分鐘時,你接個電話。五十分時,你要吃午餐。一個小時以後開個下午會議。在你緩過神來已經五點了。你只有一點點時間是沒有被打斷專心工作的。持續不斷的開始、停頓、開始、停頓,這樣你的工作沒有獲得有意義的成效。

相反的,你需要一個獨立的地方。長段連延的時間才能使你的生產力最大。當你不需要換腦子在許多事務上時,你的工作就會有大的成效。甚至可以注意到自從你離線上飛機後做了多少工作,此時外面沒有任何讓你分心的東西。

找到一個地方花時間工作並要求不被打擾。就像 REM 睡眠(快速眼動睡眠):你不是直接進入 REM 睡眠過程。你先入睡,然後用自己的方式進入這個過程。 任何打斷都會讓你重來。如同 REM 能神奇的讓真正的睡眠產生,一個獨立的空間也能神奇的讓你做富有成效的事情。

雖然你的獨立空間不是要安排在凌晨。 你可以為你的工作設立一個規矩,一天中的一半時間作為獨立時間。 規定早上 10 點到下午 2 點,大家互相不要交談(除了午餐時間)。 或者把一天中的前一半或者後一半劃為獨立時間。 把星期三作為隔離日而不是散漫的星期五。確保這個時期不被破壞,避免生產力受到突然襲擊。

做什麼事情都要用這個方法。成功的獨立時間意味著避免交流。 在這期間,放棄短信、電話、郵件、會議。閉上嘴,工作。 你會很驚訝你已經做好如此多的事情了。

在合作中,試著運用被動的交流工具,比如電子郵件, 不需要馬上回復。代替會打攪人的方式,比如電話、面對面的會議。那種方式會起效果,使人感到方便,而不是強制立馬去做。

你的日子總是被打斷圍困著,而反抗在於你自己。

會議有毒

會議是最糟糕的打斷方式。原因是:

通常會議只是文字和抽象的內容,沒有實質。

通常會議每分鐘只傳達出極為少的信息。

人們在會議中容易跑題堪比暴風雪裡的芝加哥出租車。

會議要求做充分的準備,但是大多數人難以做到。

頻繁的提出模糊的議程而沒有人能真的清楚目標是什麼。

常常會出現至少一個傻瓜不可避免的,毫無意義的浪費大家時間。

會議會繁殖。一次會議會導致另外一次,再生出下一次......

不幸的是會議典型的時間表就像電視節目。

你騰出 30 分鐘或一個小時因為那是軟件安排的行時間表( 你決不會看見任何人安排 7 分鐘時間和 Outlook 開會)。太糟了。如果只是花 7 分鐘時間就能完成會議目標,那這就是你所要花的所有時間。別把 7 分鐘拖到 30 分鐘。

想想看,會議所花費的真實時間是驚人的。 假如你準備安排一次會議持續一個小時,你請了 10 個人到場。那確實是 10 個小時的會議,不是一小時會議。你用 10 小時的生產力換來一個小時的會議時間。也有可能花超過 15 小時的時間,因為要停下你正在做的事情,需要精神轉換, 去哪裡見什麼人,然後再重新開始預先在做的事情。

花 10 小時生產力去換 1 個小時的會議可以嗎?有時,也許可以。但這樣真的不划算。 就基於付出的來說, 這種規模的會議很快就變成一種不利因素而不是有力因素。 想想你浪費的時間,值得嗎?

如果你執意要聚一下,試著堅持以下原則會讓你的會議有成效:

用計時器。當它響起,會議結束。句號。

儘量減少與會人員。

保持清楚的議程。

開篇點題。

就地解決。指出實際問題,提出實質改變。

作出結論,找個靠譜的人去執行。

足夠好就是好

很多人很享受用複雜的方法解決事情。鍛鍊你的智力很過癮。然後你開始尋找另一個可以讓你衝刺的大挑戰,也不管它是否是個好主意。

更好的做法是:找到一個類似柔道的解決辦法(judo solution),能事半功倍。這種迂迴做法讓你付出少,收穫大。無論你遇到什麼障礙,找個方法用巧力解決。

其中一個意思是說問題是可以商量的。比如你想挑戰一下鳥瞰的感覺。一種方法是你爬上珠穆朗瑪峰。那是很有野心的做法。但是也可以坐著電梯登上一座高樓。這就是柔道似的做法。

問題通常可以用簡單,世俗的方法解決。 這意味著不需要什麼獨特的做法。你不需要秀出你驚奇的技巧。 你只需要做好事情,讓其有進展。 這樣的方法你不會贏得別人的驚歎,但是可以讓你的事情繼續下去。

如果做得足夠好就能把事情做完,那就繼續。 這個方法比起浪費資源要好,或者更糟,什麼都沒做, 因為你解決不了複雜的狀況。記住, 你可以稍後把做得足夠好變成做得非常棒。

短期成效

士氣激發動力。它能讓你前進。指引著你。沒有它,你哪兒也去不了。如果你不能被你所做的事情所激發,那可不太好。

保有士氣的方法可以把事情搞定並且繼續下一件事。沒有人會喜歡困在無止境的項目裡面,完成無望。在戰壕裡面等了 9 個月也沒有聽見一點殺戮聲。(浪費了九個月時間還一事無成。)最後只會讓你精疲力竭。保有士氣,增加動力,用這種方法讓你常常取得小勝利。哪怕小小的進步都能給你令你激動的驚喜。

一件事情耗的時間越久,你將完成的量就越少。

做點什麼然後銷售出去,這樣使人興奮。 別耗得太久,否則只會遮住你的光彩。

如果你不得不做一個長期項目,試試拿出每星期一天( 或者每兩個星期一天)的時間來做些可以獲得小成就的事情, 這樣可以激發你的熱情。小勝利讓你能慶祝一下,放出些好消息。 你也想你的好消息能源源不斷。如果有新東西每兩個星期就發放一次,你就能讓你的團隊活躍起來,顧客也為之興奮。

那麼問問自己,“接下來兩個星期我們能做點什麼?”然後就去做。 讓你的產品上線,讓人們用上,品嚐它,玩它,隨便怎樣都行。 越早將產品交到顧客手中,那你就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別逞英雄

很多時候安靜一點比逞英雄要好。

比如,有一個任務必須在兩小時內完成。但是四小時過去了, 只做了四分之一。直覺想到的是,“我不能放棄, 已經花了四個小時在上面了。”

所以你是在逞英雄。你下決心做好它(有點尷尬的是還沒做好)。 這樣就是在封閉自己,脫離這個世界。

有時候那種純粹的努力是在超負荷工作。但它值得嗎?可能不值得。 在你打算花兩小時做的工作,而不是 16 小時的時候,是值得的。在這 16 小時裡面,你本可以做一大堆別的事情。另外, 你忽略的反饋可以幫你遠離錯誤路線。就算是英雄有時也需要一雙清晰的眼睛──有人會給他們現實的支票。

我們曾親歷過這個問題。 所以我們決定如果有任何是花掉超過兩週時間的活兒, 那我們會把它介紹給別人看看。他們或許不會為這個工作做任何事, 但是至少會發表些建議。有時候一個很明顯的解決方法放在你面前, 可你就是看不見。

記住,放棄也許是很好的,顯而易見的解決方法。人們會很因為失敗而自動放棄,但是有時候那確實是你應該做的。如果你花了很多時間在一件事情上卻不值得,那麼請放棄。時間不會回來。浪費更多時間是最糟糕的事情。

保證睡眠

不睡覺是個壞主意。當然,你此刻獲得額外的幾小時,但之後總是要還的:你的創意變得匱乏,氣勢低迷,脾氣也變糟。

在你知道後果的情況下,偶爾可以熬夜。但是不能養成習慣。如果變成經常性的熬夜,損失會增大:

頑固:當你真的很累時,你更容易在錯誤路線中艱難行進而不去重新選擇一條道路。終點線是一片海市蜃樓,而你陷入沙漠裡面太久了。

創意匱乏:當你缺少睡眠時,創意是最早離開你的。那些出色的人才比平凡的人擁有十倍的影響力不是靠花十倍時間努力工作得來的。他們用自己的創造力解決事情只需要十分之一的努力就可以達成。不睡覺的話,你只能解決十分之一的事情。

士氣低迷:當你的大腦沒有處於興奮狀態的時候, 它就依賴於不費力的事情。比如去閱讀一些輕鬆的文章。 當你疲倦的時候就會缺少動力去解決重大的問題。

易怒:當你疲倦的時候,保持耐心和容忍的能力就會劇減。 如果你遇到某人表現得像個傻瓜,很有可能是他正飽受困覺的痛苦。

這只是一部分因為缺乏睡眠而引起的問題。 有的人仍然因為不睡覺而生成一種受虐榮譽感來。他們甚至會到處吹噓自己有多麼累。其實這沒什麼好了不起的,總有一天他們會為此吃到苦頭的。

你的評估能力很爛

我們都是很爛的評估者。我們以為能猜到某件事情需要花多長時間完成,其實什麼都不知道。我們以為所有事情都在最好的局面下進行,不會延遲,會必然出現。而現實絕不會是最好的局面。

評估延伸到數個星期、數個月,數年則是在做夢。 事實上你不會知道遙遠的將來會發生什麼。

就算是在一些簡單的工作上面,我們的預估也會因為一些因素而相差甚遠。如果我們預測幾個小時都不能精確,那麼怎麼精確的預測一個 6 個月時長的項目呢?

結論:把大事化小。越小的事物越容易估計。 你也許仍然會估計錯誤但是比起評估一件大項目要好得多。 如果某件事花費你所期望的兩倍時間,將它化為更小的項目, 用幾個星期完成好過耗費數個月時間。

把你的時間分解成小份。 把一個耗費十二週的項目分解成十二個只花費一週的項目。 把一個需要三十小時或者更多時間的任務分解成更實際的 6 到 8 小時一份。然後各個擊破。

冗長的清單不靠譜

同樣的,從理一個精簡的代辦事項開始。你上一次完成一個長長的清單是什麼時候?可能一開始匆匆完成了一些,但可能最後你放棄了它(也許是忽略那些沒有做完的事項)。

冗長的清單就像帶有負罪感的旅程。 清單上沒有完成的事項越多你就越感到難受。在某個點上, 你就不會去看它了,因為它讓你感覺很糟。 接著你整個人承受巨大的壓力,所有的事情都會變成一團亂麻。

有一個更好的辦法。把冗長的清單拆分為一堆更小的。比如,把一個包含 100 個小事項的清單分解成 10 個含有 10 個小事項的清單。這意味著當你完成一個清單上的一事項時,你就完成了十分之一,而不是一百分之一。

就是這樣,你仍然還有同樣多的事情要做。 但是現在你面對的是小的局面,能找到滿足感,動力,取得進步。 這遠比對著宏大的局面而發怵,意志消沉要好。

無論何時,把問題分解成更小的部分直到你能完全, 快速的解決它們。這樣簡單的重新安排你的工作可以讓你的生產力和動力產生神奇的效果。

給一個關於優先級的有用建議:不要按照數目或者標籤來分優先次序。不要說:“這個高優先級,這個低優先級。”也別說:“這是 3,這是 2,這是 1,這是 3。”等等。這樣做的話你會總是完成那些高優先級的事項。這不是真正意義的劃分優先級。

相反的,要直觀的劃分優先級。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最上面, 當你做完這一項,下一項就變成下一個最重要的事情。這種方法讓你同時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做。這就夠了。

做小決策

重大的決策難以做出也難以改變。一旦做出一個決策,你就會一直相信你做了正確的決定,哪怕它是錯的。你會變得不客觀。

一旦懷有自負和驕傲的心理,你就不能改變想法、面對錯誤。 有欲求的人礙於面子會超越欲求做出正確決定。如同慣性: 越往一個方向使力就越難改變路線。

相反的,做出小的選擇足以夠用。做小決定就不會犯大錯。 小決策是指你所能承擔的決定。如果你搞砸了也不會有大的懲罰。修正就是了。

做小決策並不意味著不能設想大的計劃或者大的理想。而是說最好的方法是你要相信當你每次完成如此宏大工作只需要小小的決定。

追求的目標是可達成的,這樣最好。它能讓你確實完成和實現。 你會說:“我抓住它了!搞定!”然後就會進行下一項。

這可比你從未見過的空頭支票令人滿意。

不要模仿

有時候模仿也是取得進步的一部分,就像你看到一個藝術生在博物館裡臨摹一幅畫或是一個鼓手在學著 Led Zeppelin 的 John Bonham 在 “Moby Dick”裡的獨奏。當你還是學生時,通往發現自我的道路上,這些模仿是有用的工具。

不幸的是,模仿在商務領域中常常是更惡毒的。 也許通過複製黏貼我們能存活幾天。你可以立馬偷走某人的文字、 圖片、代碼。作為一個抄襲者去經營一項事業是誘人的。

儘管那是失敗的法則。模仿的問題在於它略過了理解, 理解你是怎麼發展的。你得明白事情為什麼成,或者為什麼用這個方法。當你只是複製黏貼時就會錯過這些。你只是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層理解。

原創者所作的很多工作是看不見的。深藏於表面之下。抄襲者不會知道東西為什麼長這樣,為什麼是這感覺或者這樣顯示。模仿是虛假的完成。它缺乏實質、沒有理解、不能立足於未來。

此外,如果,你是一個抄襲者,你永遠不會趕上別人。 你會總是處在一個被動的位置。你絕不會成領頭羊。 你總是跟在別人屁股後面。你做的東西是過時的,只是個仿製品, 仍然比原作低一個檔次。這樣沒法生存。

怎樣才知道你是否在模仿他人?是不是別人在做很多事而你正在模仿?可以受別人影響,但不要去偷盜。

把自己投射到產品中

如果你是成功人士,人們都想模仿你。這是人生的一個事實。這裡有一個很棒的方法讓你免予做抄襲者。把你自己變為你的產品或者服務的一部分。把關於這種方法的一些獨特東西放入到你的產品中。將你自己投入進去。做一些別人不能做的事。

把你自己投射到你的產品中去,圍繞著你的產品:你怎樣銷售它, 怎樣去支持它,怎樣去描述它,怎樣去發佈它。競爭者絕對模仿不了在你自己的產品中的你。

挑一個敵手

如果你覺得一個對手很菜,確實如此。當這樣想的時候,你要找到其他人同意你,站到你這一邊。做一個反對某某者是區別他人,吸引別人注意的好方法。

Apple 通過廣告中對比 Mac 和 PC 用戶來揶揄 Microsoft,七喜也標榜自己非可樂。Under Armour 把自己定位成和 Nike 一樣面對新一代年輕人。

所有這些例子為你展示的力量和方向讓你能找到目標。 誰是你的目標呢?

你甚至可以選擇自己作為整個產業的對手。Dyson's Airblade 開始於幹手機產業衰弱時,它們比起其他牌子的產品更快速,更衛生。I Can't Believe It's Not Butter 正好把對手放入在產品名字裡面。

有個敵人也可以給你的顧客一個很棒的故事。持有立場往往脫穎而出。人們因為衝突而興奮。他們會選擇陣營。激情之火即被點燃。這是一個吸引人注意的好方法。

做得比對手少

俗話說要想打敗競爭者就要勝人一籌。如果人家有 4 個功能,你就得 5 個(或者 15 個,25 個)。如果人家花了$20,000,你就得花 $30,000。如果人家有 50 個員工,你就得要 100 個。

這樣的冷戰只會進入死衚衕。當你陷入一個拉鋸戰時, 這個永遠不會停止的戰爭會讓你耗費大量的金錢、時間、幹勁。 它會讓你不斷的處於守勢。處於守勢的公司不會去前瞻;他們只會想到後頭;他們不會當領頭羊,只會追隨他人。

那麼你應該怎麼做呢?比你的競對手做得少來打敗他們。把麻煩的、艱難的、討厭的問題留給競對手。不要去勝一籌、去超過別人,試試相反的做法。

別迴避你的產品或者服務做得少的事實。把它做到醒目。 對此感到驕傲。就像競爭者強有力的銷售他們多功能的產品一樣銷售你的產品。

誰在乎別人在幹什麼

不管怎樣,終究是不值得過於關注你的競爭者。為什麼?因為關注別人太多會讓自己受到困擾。他們現在在做什麼?他們下一步呢?我們該怎樣作出回應?

每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會被分析一下。那是一種可怕的心態。這會產生不可抗拒的壓力和焦慮。這樣的想法會滋長不好的東西。

這是沒有意義的事情。競爭者的風景時時在變。你的競對手明天一個樣兒,今天一個樣兒。完全在你控制之外。去擔心你所不能控制的事情有意義嗎?

換過來關注一下自己。管好眼前事更重要。當你花時間關心他人時,就沒有時間提高自己了。

過於關注競爭者會混淆你的視野。當你一直吸收別人思想時, 你的機會則會減少。你變得反動而不是充滿想象力。你只不過是將你競對手的產品換了個包裝。

如果你打算做一個“the iPod killer”或“the next Pokemon”,你已經死了。你是在承認你的競爭者所設定的參數。你沒有跳出 Apple 的套路。他們制定了這個遊戲規則。你不可能打敗制定規則的那個人。你必須重新制定一個規則,而不是稍微改建一點點。

不要問自己是否能打敗 Apple(不管有哪個大人物在你的行業裡面)。 那是個錯誤的問題。這不是關乎贏或者輸的戰爭。利益和花費都是他們的。你的則屬於你自己。

如果你只是當個普通人,那為什麼要做這些?如果你僅僅是在複製你的競爭者,那你就沒有存在意義。就算你以失敗告終也比一直模仿他人要好。

習慣說“不”

說“好的”很容易。同意另一個功能、同意一個非常寬鬆的截止日期、同意一個平庸的設計。很快,一大堆你曾經說“yes”的事情變得難以置信,甚至變成你從未見過的東西,而你正在進行。

現在開始養成說“不”的習慣——就算是對著你的很多好主意。運用說“不”的力量去獲得利益。你很少會因為說“不”而後悔。但是你常常會因為說“好的”而後悔。

人們避免說“不”是因為對立讓人感到不舒服。 但是另一個選擇更糟。你的拖延,讓事情變得複雜,你所做的事情是你不相信的。

這就像談戀愛:分手很難,但是心太軟而不放手會讓情況更糟。長痛不如短痛。

別相信“顧客永遠是對的”這類的話。如果你是一個大廚,你的很多客人說你做的菜太鹹或者太燙,你可以改。但是如果有一些挑剔的老主顧要求在寬麵條裡面加些香蕉,你不理會,沒事兒。若是為了少數顧客的要求而毀了產品不值得。

不過不要做一個只會說“不”的傻瓜。要真誠。如果你不打算屈從顧客的要求,請禮貌的解釋為什麼。當你花時間解釋你的觀點時,人們會出人意料的表示理解。有可能通過你的想法就能贏得他們。若是不能,推薦一個競爭者給顧客,如果你覺得這是更好的解決方法的話。讓人們高興的用別人的產品也比不滿的用著你自己的產品要好。

你的目標是確保你的產品與你合拍。你是最信賴它的那個人。那樣的話,你會說:“我想你也會愛它的,因為我愛它。”

讓顧客因為你而成長

也許你曾經見過這樣的場景:一個顧客讓一家公司浪費了很多錢。這家公司想要儘可能的取悅那個顧客。因為一個顧客的一個要求而改變產品則會讓產品遠離初衷。

突然有一天大客戶走了,公司則會揹負一個包袱——這個產品是圍繞著一個已經離開了的人設計的。而其他人沒法用。

在你緊盯著現有的用戶的任何困難時,你就會忽略新的客戶。你的產品或者服務緊緊圍繞著現有用戶則不會吸引到新客戶。那就是你公司慢慢走向死亡的原因。

在我們的第一個產品紅了一段時間之後, 我們開始收到一些老用戶的強烈要求。他們說我們產品的功能開始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了。他們業務正在改變,希望我們改變我們的產品以適應他們新發現的複雜問題和要求。

我們說“不”。原因是:我們所希望的是顧客因為我們的產品而成長,絕不是我們優先去適應他們。為有些人增加一些高級用戶需要的功能會威脅到還不是我們用戶的人。嚇跑新客戶可比失去老客戶要糟糕。

當用戶的發展超過你時,你的產品是基礎型的,那就很好了。小、簡單、基礎的需求是恆久的。對於真正需要它的用戶來說,這就是無盡的補給。

不用你產品的人總是比你的用戶要多。 設法讓這些人也成為你的用戶。這就是你持續發展的可能性所在。

人和形式在變換。你不能滿足所有人。公司需要滿足的是一類用戶,而不是為了一個特例而改變需求。

不要被熱情衝昏頭腦

一個好主意能讓你很有衝勁。你開始想象其中的可能性和帶來的利益。當然,你想馬上開始動手。所以你停下所有正在做的事情致力於你的最新、最棒的想法。

真是糟糕的舉措! 你對新想法的熱情並不能準確的反映出它的真實價值。那些目前看起來一定要達到目的事情常常在第二天早上就降格為錦上添花。而“錦上添花”的事情並不值得把所有的事情暫緩。

我們總是想到許多新功能。除此之外,從客戶那裡也得到很多有趣的主意。當然,想立刻去處理這些想法,看看它們能產生什麼是很好玩的事情。但是如果那樣做了,我們最後就會繼續枯燥的工作,什麼事都做不成。

所以先將你最新想法放在旁邊。當然,想出儘量多的好主意。對它們保持興奮。不要光是一陣熱。把它們寫下來,放一段時間。然後,用冷靜的頭腦優先、實際的評估它們。

做實用的產品

當你創造出一個實用的好產品時,可能就要犧牲一些花哨的東西。一件產品做到實質優良可能不及競爭者表面閃光的產品來得性感。把幾個功能做到極致不會讓它遠遠的就看起來很浮華。

廣告上和商店裡的包裝、陳列也是一樣的。 我們都看過電視廣告播出一些小玩意兒宣稱“革命性”,將會改變你的生活。但是,當這個東西真正寄到你家時就讓你失望了。媒體上表現不錯的產品拿回家裡來不一定好用。你不要因為一個好的廣告和市場而得到一次不好的經歷。

不用寫下來

你怎樣去掌握顧客想要什麼?不。聽聽看。但是過後就忘記他們說的了。真的。

沒有必要用電子表格、數據庫、歸檔系統。真正重要的需求你會不斷的聽到。過不久,你就不會忘記它們。你的顧客就是你存儲器。他們會一直提醒你。他們會告訴你什麼才是真正需要關注的。

如果有一個需求你總是忘記,這說明它不是太重要。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會消失。

樂於接受默默無聞

現在沒有人知道你是誰。那也還好。默默無聞也不錯。沒人注意你的時侯要保持開心。

這個時候犯些錯誤不至於滿城皆知。不停的調整自己。解決相關問題。斟酌一下一些胡亂的想法。嘗試新事物。在沒有人認識你的情況下,搞砸了也沒什麼。默默無聞可以保護你的自尊和自信心。

你願意當你第一次做任何事情時全世界就在關注著你嗎?如果你從來沒有做過演講,那你願意第一次演講就在一萬人面前還是願意只在十個人面前?你不會願意你剛開始工作就被人關注。如果你還沒有準備好就告訴每個人來關注你,這是沒有意義的。

記著,一旦你更加壯大、更加受人歡迎,必然承擔的風險就更小。當你成為一個成功的人時,就會遇到來自保持可預測性和一致性的壓力。你會更保守。很難遇到風險。當事情變得固化的時候就很難改變了。

如果成千上萬的人在用你的產品,那每一次改動都會產生更大的影響。在此之前你可能已經讓一百人心煩了。而現在你可能會惹怒數千人。你能給一百人解釋,但是面對數千憤怒的顧客則需要防爆設備。

當你真的生活在顯微鏡下時,你會想念早期默默無聞的時光。現在你承擔風險卻不用去擔心它會讓自己陷入窘境。

培養擁護者

所有的公司都有顧客。運氣好的公司擁有粉絲。而最幸運的公司則有擁護者。一個擁護者就能成為你的秘密武器。

大量的公司仍然在花費鉅額去打動人。每次他們想說點什麼就會提出預算,抽出大疊的鈔票,放出一些廣告。但是這些方法都很昂貴而且不現實。就像他們所說的,你花費了一半的廣告預算卻不知道是哪一半。

而今最明智的公司有更好的做法。與其出去找顧客不如讓顧客送上門來。擁護者會前來找你,主動的,關心你說什麼。這是你所遇到的最能接納你的、潛在的用戶。

當你培養了擁護者時就不再需要去購買人們的注意,他們會送上門來。這是一種巨大的有利條件。

所以要培養擁護者。演說、書寫、博客、tweet、視頻,隨便什麼都行。分享有價值的信息,慢慢的,肯定能培養出忠誠的擁護者。當你需要向世界展示的時候,那樣的人已經在聆聽你的聲音。

以教導取勝

與其採用超支、比別人銷售得多、比競爭者做更多贊助的方法,不如試一試讓顧客從你這裡學到東西。教導別人能讓你獲得在傳統營銷策略所不能獲得的好處。通過雜誌或者網絡橫幅廣告來吸引用戶是一方面。而通過教導他人的形式而贏得他們的忠誠又是另一種不同的關係。他們會更相信你。他們會更崇拜你。就算他們不用你的產品也能當你的粉絲。

教導別人是一些個人或者小公司能做的事情,而大一點的競爭者卻做不到。大公司能承擔 Super Bowl 的廣告;你不能。但是你能教導別人則是大公司絕不會做的事,因為大公司受限於商業秘密。所有的事情在大公司都要經過律師和繁文縟節。讓人們從你這裡學到東西是你用策略制勝的機會。

作為一個企業家,你也應該分享你所知道的一切。這在大多數商業世界中是一種詛咒。商業通常是多疑而保密的。他們覺得這兒是所有權,那兒是競爭優勢。也許很少的人會去分享,大多數不是這樣。而且他們也不會改變立場。不要害怕與人分享。

展示你的後臺

給人們一條後臺通道,向他們展示你的生意是怎麼運營的。想像一下有人想要為你的生意做一檔真人秀。那麼他們會怎樣做呢?現在不要等著別人來做這個事情了,你自己去做吧!

人們會很好奇很多事情是怎麼做到的。這就是人們喜歡參觀工廠和觀看 DVD 裡的幕後花絮的原因。他們想看看佈景是怎麼建成的、動畫是怎麼製作的、導演怎樣拍電影。他們想知道別人是怎樣、為什麼做決定的。

讓人們走進幕後可以改變你們之間的關係。他們會覺得和你有一種聯繫,看到你人性的一面而不是一個沒有個性的公司。他們會看見你產品裡所包含的汗水和努力。他們會深入理解和欣賞你的產品。

沒有人喜歡塑料花

商業社會里面充滿了穿著制服和看上去很完美的“專業人士”。事實上,他們恰恰表現得拘謹而無聊。沒有人能和這樣的人相處。

不要懼怕表露你的瑕疵。不完美是真實的,人們對真實的事情會有回應。所以我們喜歡會凋謝的真花而不喜歡一成不變的塑料假花。不要去擔心你本應該是什麼、本應該怎樣做。向世界展示你真實的一面、缺點、所有事情。

用一種美妙的方式來表述:在你所作留有神韻。事物變得過於光澤就會失去靈魂。就像機械。

所以說話要靠譜。展現出別人不願意討論的事物。對你的缺點坦白。向人們展示你正在做的最新版本,就算你還沒有完成。即使不完美也不錯。可能你看起來不是一個專業人士,但是卻非常真誠。

新聞稿也是 spam

如果你想引起某人的注意,最傻的就是和別人做一樣的事情。你必須脫穎而出。所以為什麼要發行一些大家都在發的新聞稿呢?當記者們的郵箱已經填滿了別人的 spam 時,為什麼還要往裡面繼續發送呢?

再說了,新聞稿太普遍。你寫出一篇就發給一堆記者,這些人你不認識,人家也不認識你。你的第一次亮相就如此模糊、隨便的發給其他人?這是你想給人的印象嗎?那樣做真的會提及你的新聞嗎?

相反的,需要拜訪某人,就約定一個正式照會。如果你閱讀了一個關於同一個公司或者產品的新聞,聯繫一下寫它的記者。富有激情的、有趣的、人性化的向她推銷。做些有意義的事情。做到出眾、引人注目、令人難忘。這樣你會得到最好的報道。

毒販模式

毒販是精明的生意人。他們知道自己的貨很好,大可拿出一點讓人免費試用。他們知道會有回頭客來索要更多——但要付錢。

學學毒販吧。讓你的產品也做到如此好、如此讓人上癮、如此“不容錯過”,給顧客一點點免費試用,他們回頭再來的時候手裡會握著鈔票。

他們會迫使你為產品做一些試用裝。你想要你的產品一開始就容易被理解,那就給人們試用一下,不用付錢或者不用投入大量時間。

不要害怕讓人免費試用——只要你還有其他東西可以賣。要對你的商品有信心。要知道回頭客會需要更多東西。如果你對此沒有信心,那說明你的產品就還不夠強大。

營銷不應是一個部門

你有市場部嗎?如果沒有,很好。如果你有市場部,不要認為這些人是唯一負責營銷的人。會計是一個部門。營銷不是。營銷是你公司裡面每一個人 24/7/365 都在做的事情。

如果你不能與人交流,你就做不了營銷:

每次你接電話,是在營銷;

每次你發一封信,是在營銷;

每次有人用你的產品,是在營銷;

在你的網站上寫下的每一個詞都是為了營銷;

如果你做了一個軟件,每一次的出錯信息就是在營銷;

如果你做的是餐飲業,餐後薄荷就是在營銷。

如果你做的是零售業,收銀臺就是在營銷。

如果你做的是服務業,發票就是營銷。

所有的這些小事情都比為某次會議的贈品選擇怎樣的垂飾要重要。營銷不僅僅是一些獨立事件。 營銷是你所做的所有事情的集合。

一夜成名的神話

你不可能一下子倍受歡迎。你不會很快就變得富有。你不至於特別到立馬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沒有人在意你。至少現在是這樣。習慣這種狀況吧。

要想成功不能操之過急。這很難,但是你必須有耐心。你要費點力氣。在受到正確的人關注之前,你需要花很長時間。

可能覺得僱一個 PR 公司能夠加快進程。別麻煩了。你還沒有準備好。一方面,PR 公司很貴。目前來說這是在浪費錢。

另外,你的產品還沒有打出名氣,沒有人聽說過它。 誰會為你寫點什麼呢?一旦有了用戶和歷史,你才有新聞告訴大家。但是上線並不是什麼好的新聞。

記住,一個優秀的品牌上線時向來是不需要 PR 來運作的。Starbucks、Apple、Nike、Amazon、Google、 Snapple 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為偉大的品牌,而不是靠大的 PR 公司促成的。

現在開始培養你的擁護者。現在開始讓人們對你說的話感興趣。然後堅持。幾年後,當人們談論起你的一夜成名時,你已經不在乎了。

自己先單幹

在你試著自己單幹之前不要僱傭任何人。那樣的話,你會理解你的工作的性質。你會明白工作怎樣做才算做得好。你會明白怎麼寫實際的職位描述、面試時該問什麼問題。你會明白應該顧全職人員還是兼職的,外包還是由自己做(最後一種是更合適的,如果可能的話)。

你可能會成為一個不錯的經理,因為你會讓那個人吃一驚, 而他正在做你以前做過的事。你會知道什麼時候該批評,什麼時候該鼓勵。

應付不來的時候才僱人

不要在高興的時候去僱人;僱人是為了解決事情。重複的問自己:如果我們不僱傭任何人又怎樣?那些讓我們煩惱的加班是否真的有必要?我們能用一部分軟件或者改變一下業務來解決這個問題嗎?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又會怎樣?

同樣的,如果你解僱了某人,不要立刻找人來替代他的位置。 看看你沒有了那個人和那個職位可以撐多久。你會發現其實實際上不需要想象中那麼多人。

僱人的正確時間是你顧及不過來的時候。你不能再做更多的事情,發現產品質量在下滑;當你苦惱的時候就可以僱人了,不能太早。

可笑的簡歷

抓住招聘的要點。你需要的是一個明確的申請者,他明確的關心你的公司、你的產品、你的顧客、你的職位。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這樣的申請者呢?第一步:核查自我介紹。 在自我介紹裡面,你可以獲得實際的交流,而不是一列技能、動詞、不相干的年份。一個求職者不可能炮製出幾百份個性化的自我介紹。所以自我介紹是比簡歷更好的檢驗方式。你聽某人的真實的聲音就能夠覺察此人是否和你及你的公司合拍。

相信你的直覺。如果第一段就就很爛,那第二段則是在掙扎。如果前三段都不能吸引你,那此人可能不適合。另一方面,如果直覺告訴有機會能合拍,那就進入面試階段。

工作年限不重要

招人的時候需要給定一個經驗的基準值是不錯的想法, 可以搞清楚需要一個求職者有 6 個月經驗或者是一年。它能使習語內化、知道事情是怎麼運作的、理解一些相關的方法等等。

但是之後,曲線變平了。6 個月和 6 年之間的不同出奇的小。真正不同來自於個人貢獻、個性、智力。

你到底怎樣來衡量這件事?5 年經驗意味著什麼?如果你花上幾個星期來做個幾年前的實驗,你能把它算作是一年經驗嗎?公司怎樣來證實這些聲明呢?這是在攪渾水。

人們有多長時間的工作經驗這個事情被高估了。 真正重要的是他們能把事情做到多好。

每個人都是來工作的

在小的團隊裡,人員是來工作的,而不是來發號施令的。每個人都要做事,不能凌駕於工作之上。

那就是說你要避免僱到喜歡發號施令的人,這種人喜歡教別人怎麼做事。這種人是團隊裡的累贅。他們會耽擱接下來的工作。當他們花完時間去分配任務後又會湊出更多工作——也不管是否需要完成。

喜歡發號施令的人喜歡開會。事實上,會議是他們最好的朋友。 會議讓他看起來很重要。其間,其他與會人員手頭真正的工作就被打斷了。

僱傭自律的人

一個自律的人有著自己的目標而能執行它們。他們不需要嚴厲的指導。他們不需要每日報到。他們做的是經理該做的事情——定調、分配任務、做決定等等,但是他們為自己也為他人做這些事。

這樣的人不受你監督。他們有自己的方向。 當他們自己待著的時候會讓你吃驚於他們已經完成多少工作了。他們不需要人管或是監督。

你怎樣才能辨出這樣的人呢?看看他們的經歷。他們曾經做過的其他工作會反映這個人的風格。他們曾經自己做過什麼事或者讓什麼項目上線。

你想要的人能從頭到尾的完成一件事情。找到這樣的人能使你團隊剩下的人做更多事情、少讓你費心。

僱傭優秀的寫手

如果你要從一堆人中決定出一個職位的合適人選,僱那個寫作最厲害的人。這個人不在乎是不是營銷人員、推銷員、設計師、程序員,無論是誰;他們的寫作技巧會對此有益。

因為一個好的寫手不單是有根好的筆桿子。 清晰的寫作體現其清晰的思路。優秀的寫手懂得溝通。他們讓事情易於理解。他們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事情。他們知道什麼該省略。那是你在任何求職者中都想看到的品質。

寫作在現代社會正在東山再起。看看有多少人用 e-mail 和短信而不是用電話交談。看看有多少交際是發生在即時信息和博客當中。如今,寫作能讓好的思想傳播。

人才散佈各地

就因為最優秀的人才住得太遠而放棄聘用,真是荒唐。尤其是現在,有那麼多技術可以很容易的在網絡上把人們聯繫起來。

我們的總部在芝加哥,而超過一半的團隊成員生活在別處。 我們的人遍佈在西班牙、加拿大、愛達荷、俄克拉荷馬以及其他地方。如果我們把人員僅僅限制在芝加哥,我們就會失去一半的優秀人才。

確保和遠程的團隊保持聯繫,至少每天有重疊的幾小時的實時交流。因為跨時區而不能找到大家重疊的時間來交流是一個很艱難的問題。如果你們面臨這種情況,有人就需要調整時間,要麼早一點,要麼晚一點,這樣你們就能獲得相同的時間了。不過也不用 8 小時都這樣。(事實上,我們已經找到一個完美的方法不用完全重疊時間,那樣你會獲得獨處的時間。)2 到 4 個小時的重疊時間就很足夠。

偶爾也要見見人。至少每幾個月要見見彼此。 設法讓團隊的每個人每年聚幾次。這是非常好的時間來回顧發展、討論有什麼地方做得對或者不對、計劃未來、重新認識彼此。

地理限制已經不再要緊。聘請那些猛將,不要管他們在哪兒。

這些公司都已經認識到,當處在一個真實的工作環境時,真相就顯現出來了。察看求職作品、閱讀簡歷或者舉行一場面試是一回事。另外還需真正的與其工作。

速度改變一切

真誠的關心你顧客的命運——然後證明它。

在客服工作中,快速回復顧客是最重要的事情。它能夠緩和糟糕的局面,並將其轉變為好。

把所有人都放入前線

客服和生產部門之間存在的人越多,那信息更有可能丟失或者被曲解。

團隊裡的每個人都應該和顧客有聯繫,也許不用每天聯繫,但是在一年當中至少有幾小時時間。這是唯一的方法能讓團隊感受到顧客正經歷的苦惱。感受到苦惱才能真正激勵人們去解決問題。另一方面:顧客高興或者顧客的問題被解決了也相當能起到激勵作用。

所以不要阻礙獲得顧客反饋的工作。沒有人能夠抵擋直截了當的批評。

可能你會覺得沒有時間和顧客打交道。那麼擠出時間來。 Craigslist 的創始人 Craig Newmark 如今仍然在回覆支持郵件(常常就幾分鐘時間)。他也會去刪除網站評論版上有關種族歧視的評論,煩惱於 New York City Realtors 出租不存在的公寓的帖子。如果他能投身到關注顧客的服務當中,你也能。

你不能創造文化

你不能創造文化。它是自己生成的。所以新公司沒有文化。文化是持續行為的副產品。如果你鼓勵人們去分享,那麼分享則構成你的文化。如果你抱有信任,那麼信任則構成其中。如果你對待顧客很好,那麼對待顧客好就成為你的文化。

文化不是桌上足球檯或者信任降低,不是政策。它不是聖誕聚會或者公司的野餐。這些是物體和事件,不是文化。文化也不是口號。文化是行動,不是言語。

所以不要太擔心它。不要強迫它。你不能安裝文化。

良好的環境更重要

非凡的環境能夠產生出信任、自主和責任。結果會給人們想要的隱私、工作間和工具。良好的環境是對做事的人以及他們做事方法的尊重。

別在第一刀就留疤

不要在第一刀就留疤。不要因為一個人做錯一次就制定一個政策。政策只適用於情況一再出現的時候。

使用通俗的語言

寫出來的東西要讓人讀懂,而不是僅僅寫出來。不管你什麼時候寫東西都大聲讀出來。這聽起來真是你和某人交談時的方式嗎?如果不是,能再口語化一點嗎?

當你寫作的時候,不要去想所有人都來讀你的文字。想想一個人。就為一個人而寫。為暴徒寫作只會籠統、尷尬。如果你為一個特定的目標而寫作,則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