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查收這份中國紅,轉運2020


自疫情爆發

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援助和加油溫暖了人們的心,各地標性建築物都為中國應援加油,亮起了溫暖的“中國紅”。



中國

加油!


中國人對紅色的喜愛由來已久,這一點在古代的繪畫作品和詩詞歌賦或古典小說中很容易就可以得到印證。

同時,中國人將紅色的運用發揮到了極致。從小到大,“紅色”瀰漫在我們的周圍,溫暖著我們的心靈。

紅色,就是超越一切語言的家的召喚。



“尚紅”文化溯源

“尚紅”文化並非從古就有的,它也有曲折的發展歷程,在先秦至魏晉時期 ,人們是“尚青”“尚黑”的。

在《議禮.士昏禮》中:“……主人爵弁、纏賞、緇紬,從者畢玄端,乘墨車,從車二乘,執燭前馬。”文中的“緇”是黑色,“緇紬”即黑色的粗綢子,“乘墨車”就是乘坐用黑色裝飾的馬車.

這裡都是用黑色,說明我國先秦和魏晉時期士大夫階層“尚黑”。



漢代逐漸有了改觀,漢高祖劉邦稱帝時,自稱是“赤帝之子”,從那時起,紅色就成了“正統色”。

由於“皇權”的干預、倡導,全國各地崇尚紅色的風俗習慣由此形成巔峰,並一直沿襲下來。

之後,在唐代的詩文中也出現很多用紅色來形容女性或者男女婚姻的詞,比如《鶯鶯傳》裡有“紅娘”。



可以說“尚紅”文化在漢唐代的文化薰陶培養,在南宋逐漸產生,明代逐漸傳揚到全國並盛行。

清代是“尚紅”的鼎盛時期。全國各地的博物館裡的婚禮嫁妝的展品中,出現的最多的就是明清時期的。



象徵意義


特權階級的紅色情結:紅色代表權力地位和威嚴

從唐朝至明朝,官員的服飾顏色都與品級相掛鉤,只有高級官員才能穿緋紅袍,紅色象徵著更高的地位與權力。明朝時送至皇帝的奏章 “紅本” 、清朝時皇帝批覆奏摺的 “硃批”,賦予了紅色無上的權威性。

而建築中紅色也是“特權階級”,“富人”的代名詞。明清皇宮紫禁城,用的最多是紅、黃兩種色彩,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彰顯出皇帝的權勢和威嚴。

富貴或官宦人家的建築也多用大紅大紫等顏色來裝飾和襯托屋宇的氣勢,以顯示自己的榮華富貴和聲名顯赫的社會地位。


文人將紅色與花朵、女性、愛情等意象關聯

在愛情詩中,紅字的出現頻率相當之高,許多著名詩句都有,再無一字出現的頻率可與紅字相比,如:“素手青條上,紅妝白日鮮。”——李白《子夜吳歌·春歌》。


在軍人心中,紅色代表忠誠、勇敢、正義、鬥志。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歸心千古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這些都是壯士們忠誠勇敢、愛國熱忱、輕生死重大義的英雄寫照。


在普通百姓心中,紅色代表吉祥、喜慶、希望和收穫。

在百姓眼裡,紅色是喜慶之色,是吉祥之色,只要是喜慶之事, 都離不開紅色,在唐朝時,小孩子和年輕女子多會在額頭塗“吉祥點”,百姓通過紅色祈求吉祥、去兇辟邪。



“紅”的審美特質

紅色體現了中國大俗而大雅的審美情趣。

說它是“大俗”,因為中國紅和老百姓最世俗的生活緊密相連,中國紅的形式都是老百姓在最平凡的生活中創作的,反映著最普通的人們最真誠的願望,寄託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老百姓所有企盼和希望的化身,承載著風調雨順、四季平安的美好祝願。

它的“大雅”,在於中國紅表達出的最淳厚真摯的情感體現著“歸絢爛於平淡,去粉飾而見率真”的本性。



沿襲

而在當代的中國, 紅色依舊是老百姓對於美好生活的精神寄託。

可以看到,紅色永遠是逢年過節時人們視線中的主角,中國傳統習俗中,紅燈籠,紅衣,紅對聯等被一直延續了下來。

結婚時新人要穿紅,新房要用紅佈置;新年要在門上貼紅對聯,簷上掛紅燈籠,窗上貼紅窗花,守歲放紅鞭炮。紅色表達了百姓對生活的熱愛,祈求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中國紅”潮流

紅色更是融入到人們的生活與藝術的各個方面,在時尚界也有充分的體現。

2018年紐約時裝週,李寧帶著中國紅征服了國際時尚界中國李寧用實力傳承國學文化的同時融合現代運動潮流,展現堅定的原創態度和時尚張力。

“中國紅”和“中國李寧”充斥著人們的眼球,中國的原創力量熊熊燃燒。


(2018紐約時裝週)

(2018紐約時裝週)

2020年2月16日,中國品牌波司登高調亮相倫敦時裝週,波司登帶來一場非常震撼的走秀。

走秀現場被中國紅元素和氛圍包場,牆上透亮非常醒目的標語“中國加油”。模特們臉上貼著中國國旗,活動結束後的時候設計師帶領模特手舉中國國旗走過秀場,現場嘉賓、觀眾齊聲高喊“中國加油” ,現場迎來一片歡呼,氣氛一度達到高潮,讓人振奮溼潤眼眶!

2020年2月16日,波司登高調亮相倫敦時裝週


除了中國本土品牌,“中國紅”也深受全世界設計師的鐘愛。


Christian Dior


Valentino


施華洛——中國紅系列



瑞士雅典Ulysse Nardin——領航者中國紅限定版腕錶



CHANEL


MAC


紅色在中國各季皆至關重要,“中國紅”經常登上各時尚大刊封面。


(劉亦菲Ocean Drive封面)


(易烊千璽 vogue me開年封面)


(中國超模Vogue二月刊封面)


(徐璐NYLON十月刊封面)


如果有一種顏色來代表中國的性格和文化我想毫無疑問是紅色。


中國人的尚紅習俗,反映了中國人熱情、赤誠、向上的民族性格和熱愛生活的民族傳統,這種性格和精神代代相傳,奔流在每一位中國人的血液裡,而紅色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象徵色彩,被人稱作為“中國紅”。



結語:紅,不僅是一種色彩,更被定格為中國文化的底色,承載著永恆祝福。這個春天,我們需要這一抹中國紅。


設計排版:焦夢雨 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