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共情"的方式相处

这一个春节是特殊了些,疫情威胁仍旧没有退去,它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同时给了我们一个长期呆在家中的理由,我们很多人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事,做了不同的思考。比如因为要辅导自已的孩子。就硬生生把自已逼成全科老师。还有离婚的两口子急不可待的复婚的,只是因为又怀上了,要办准生证。当然也有在这个期间做决定离婚的,因为原来没看透的,现在看明白了,后半生换个心情。不管如何,有些变化是来了的,本身该来的来,该去的去,与疫情没啥关系,但在这里,疫情做为催化剂,把有些东西合时宜,或不合时宜的曝露了。

我在这里要说的是,不管是来的,不管是去的。如果把疫情做为一个借口来做的决定,无异是错误的,它只是个催化剂,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它决定不了你未来的合成方向,幸福仍然只是取决于自已!

怎样让自已的幸福感多一些呢?让我们来讨论一下共情关系吧!

何为共情?

共情( empathy) ,是指个体由于理解了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而引发的与之一致或相似的情绪体验。 这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即个体能够以他人为中心,识别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并能够亲身体验他人情绪的一种心理过程。研究显示: 它和社交能力呈正相关。

上面是对共情的定义和解释。

有这个定义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如何理解它,我们有没有能力理解它,我们愿不愿意理解它?

我说一下我自已对共情的理解,共不用说了,就是合作的意思。情如何来理解呢,我认为,情就是个体思想意识所形成的一个系统,是活的,是不间断的,是有基因的,是一个能生长,会发展的生命体。它像植物一样,比如它可能是一棵槐树,一株玫瑰,一棵小草等等。是独立的,是自我循环的,自我认知的,自我发展的。共情,不是把两个不同的生命体揉合在一起,生硬的揉合就像嫁接,变得不是自已了,基因都变了。共情,应该是承认对方意识是一个个体,自已意识是一个个体,如何用自已个体的意识去感受对方的意识形态,进而能够识别和接纳。

但我们总是在感受对方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出现状况,可能大喜,也可能大悲,也可能不喜不悲。然后我们就去判断对方意识形态的对与错,这种判断最要命,往往造成的结果不是把自已弄坑里,就是给别人一个死胡同。高兴的还好说,痛苦的麻烦大了。因为感觉痛苦是别人带来的,就去责怪别人,父子问题,母女问题,夫妻问题就出现了等等。归根结底都是情感问题。

庄子中有这么一段对话,庄子朋友惠施说:“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庄子说:“子非吾,安知吾不知鱼之乐”。

从这里可以看出,在意识形态上判断的要命性。庄子表达了一种情感,是看到鱼出游,说鱼是快乐的。其实是在表达庄子当时的心情,意识形态,是快乐的。如果当时庄子很痛苦,哪里还会感知鱼之乐?庄子的朋友惠施表面说的是庄子非鱼,就不应该知道鱼之乐这件事的判断。犯了一个什么样的错误呢?鱼乐不乐不重要,重要的是庄子乐。见庄子乐,惠施知会而乐,则为共情。见庄子乐,而理解不到庄子乐,接受不了庄子乐,则不会共情。会共情者同乐,能共进退。不会共情者偏差,内耗,制造矛盾,自我分化,无事生非。

下面来谈一下学生学习的共情问题吧!

多次看到这样的消息,家长在给孩子辅导作业时气住院了,捆着自已手怕疯了,甚至鸡飞狗跳,夫妻反目。这样的事情在我看来,都是做为家长共情能力不够造成的。孩子作业这个任务是谁的?是孩子的。家长作为辅助人员,本身就是个“辅”,是个跑腿的。做事的主体人员还没有咋的,磨墨的不行了。是不是皇上不急太监急呀!做为一个辅助人员要摆正位置,不要把自已的意识形态强加于主要责任人,在意识形态方面它只能自已成长,发展,才能形成系统。而且这种成长过程的规律是由自已的意识基因决定的,辅助者只能施肥,浇水,不能嫁接,不然就弄巧成拙。不是孩子笨,是越趄代庖本身是笨的,该孩子思考的,让孩子去思考,如果孩子思考不到,且记一点,家长思考的不算数的。有家长在这里就着急了,孩子思考不到,家长思考的又不算,事该咋办?让我们来想想植物的生长,它总是会主动去找阳光,有阳光,有水,有肥料它就会长的很好。最忌拔苗助长。如果孩子思考不到,思路无法成长,那是家长光没照到,无光可照,或照偏了。总而言之,家长不能替代孩子成长,急是没有用的,孩子的意识成长自有其规律,家长能给的,成长条件而已!

家长如何才能做到给孩子意识成长的条件?你要共孩子的情,才能较充份的理解孩子意识成长所需要的阳光,水分。如何才能共孩子的情,要多听孩子说什么,多看孩子做什么,主动去思考,去学习理解孩子话语背后的东西,家长的反应对路了,家长的光照到了,孩子自然会努力成长,思路大开!家长和孩子的关系也好相处了。

有共情的能力就去用,没有共情的能力就去学。缺啥补啥呗!

其实人和人相处,好不好都基于此。也不是说不管好人,坏人,我们都要和他搞好关系。意思是不管是好人,坏人,我们要用共情的能力,去尽可能的理解对方的意识形态,我们理解的,与对方产生的尽量接近,这样我们在对自已下一步的行为做出决策时,不致于出现大的偏差。很多的夫妻之间,是人不好造成的吗?多数不是,大部分是双方情感不能平行向前,总是相向而行,总想用个体意识代替团体情感,总是有非理性碰撞,不能平衡,最终就可能造成解体倾覆。

在这里我要说的是,一个团队,一个家庭如能共情则互支力大,事业家庭都会顺畅有为。也就是所谓家和万事兴。不能共情就会有力无逮,能量多为内耗所伤,家庭事业也会处处受挫。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愿我们都能多学习,多感知,多理解,多进步。

快乐永远来自于意识!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