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需求预测降幅93%!“三桶油”损失惨重 油价回暖需至明年

石油价格战引发的国际油价“史诗级”大跌造成的损失辐射范围可以说是全球化,对于国内的影响也不容小视,首当其冲的应该就是“三桶油”。

3月11日,香港恒生指数早盘高开低走,午后恒指直线跳水,收跌0.63%。其中,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影响,石油股继续走低:

中海油-港股:大跌5.86%

中石油-港股:大跌2.15%

中石化-港股:大跌0.78%

原油价格大跌对三桶油影响最大的是上游勘探与生产业务,下游成品油业务或受益于我国目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水平定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

此外,当前低油价水平下,看好不含石油开采业务的相关石油加工企业,将受益于油价下降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

据此来看,在这一次的原油价格战中,受冲击最大的应该是中海油。作为一家专注于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的上游公司,石油和天然气的销售构成了中海油的主要收入。中海油发布的2019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中海油的桶油主要成本降至30美元以下,达28.99美元。有业内人士称,目前原油价格已接近中海油的桶油成本,如果原油价格继续探底,中海油面临的情况恐怕比较糟糕。

截至发稿,中海油港股跌幅达7.75%

此外,对于中石油来说,其主要业务除了勘探,还有炼油与化工、销售以及天然气与管道,其他板块运营得当的情况下,或许可以一定程度减少勘探业务的亏损。但总的来看,油价下降对于公司业绩还是会产生负面影响。

对比之下,具备一体化优势的中石化,目前来看受冲击最小。据界面报道,2018年,炼油是中石化最主要的利润来源,达到63.41%,而勘探及开发占比的利润占比仅为7%。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中石化的净利润相对中海油和中石油来说会更加稳定,对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偏小。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全球金融市场冲击较大,后续影响还需关注。不过,对作为石油进口大国的中国来说,影响总体还是偏正面,不宜过度恐慌。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高级研究主管瞿新荣也表示:

对于中国来讲,肯定是利好。中国是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45%,原油、天然气价格降低肯定是对中国的成本控制有帮助。

招商证券交运行业首席分析师苏宝亮:

综合原油供需关系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他判断中期布伦特原油价格仍将维持低位,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航空公司成本及现金流压力。

其实作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此次低油价对于国内的影响,总体上还是利大于弊。原油价格下跌将直接降低中国石油进口成本和石油化工行业成本,此外,通过石化产业链的传递,相关产品的价格也会有所下降,这将给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交通运输业带来直接利好,有利于经济迅速恢复。


国际油价回暖需待明年

自疫情和价格战之后,OPEC、EIA及IEA下调了此前的预测数据。


EIA

今年一季度,全球石油和液态燃料消费量保持在9910万桶/日,较去年同期减少90万桶/日。2020年全球石油和液态燃料消费量增长将少于40万桶/日。

WTI原油价格将保持在38.19美元/桶,较去年同期的57.02美元下滑33%,较2月预测数据55.71美元/桶,减少31.45%。

布伦特原油价格保持在43.3美元/桶,较去年同期的64.37美元下滑32.73%,较2月预测值61.25美元/桶,减少29.31%。

国际油价将在2021年回暖,届时,WTI原油均价达50.36美元/桶,布伦特原油均价达55.36美元/桶。


OPEC

新冠疫情影响了经济增长数据,也阻碍了交通运输和工业活动,这导致石油需求的下降。

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量将保持在9973万桶/日,仍有小幅增长。但增长幅度已从2月预测的99万桶/日,下调至6万桶/日,降幅达93.93%。

2020年,全球市场对欧佩克的原油需求将保持在2820万桶/日,同比减少170万桶/日,降幅达5.69%。


IEA

新冠疫情爆发前,全球原油市场供过于求的态势已十分明显,欧佩克与俄罗斯等产油国持续的采取减产措施,收效甚微。

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为9990万桶/日。按该机构统计数据,这一需求较去年同期水平减少9万桶/日。

如果最终数据坐实,这将是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后,全球石油需求的首次下滑。

一季度,中国石油需求将同比减少180万桶/日,全球石油需求将减少250万桶/日。

二季度,中国需求情况有所改善,石油需求增长的部分将抵消全球其他地区减少的数据。到今年下半年,原油需求端出现明显改善。

...

3月7日,沙特宣布降低各地原油售价,并将把4月原油产量提升至1000万桶/日以上,之后再度加码至1230万桶/日,并将提升最大原油产能至1300万桶/日。俄罗斯随即宣称,将抬升原油产量至1180万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