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谈“玄学”,只说“干货”——《上甘岭战役》解析(中)

上文说到,我们取胜的战术是“反斜面坑道战”。学名叫“反斜面攻防战术”。军事地形学上所说的斜面指从山顶到山脚的倾斜部分,而“反斜面”,它指在山地攻防战中,背向进攻方,面向防守方一侧的山坡。

面对优势兵力、装备超强的美军,天上飞机轰炸,地面超强火力覆盖,志愿军的战术竟然是——”挖坑道“,我等和平时代成长的人,听起来多么不可思议。废话不多说,我们先看地形,

上甘岭战役期间敌我态势图

真正实战往往是突发的,战场情况往往是复杂的,不能简单用加减法来计算(要是这样就太简单了)。

首先,上甘岭战场比较狭窄,只有3.7平方公里。双方能同时投入的兵力大约在两个团左右,(双方均采取“逐次添油”的战术);

其次,志愿军的“反斜面坑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抗住了美军的“炮雨”(六发/秒)的狂暴,利用坑道抗击美军,杀伤美军,躲避美军火力的杀伤。第一天志愿军损失惨重,眼睁睁的看着阵地丢失。

反斜面示意图,棱线为山顶



然后,利用夜战。志愿军一般利用夜战,因为美军不长夜战,所以,白天我军丢失的阵地,利用夜战恢复,形成“拉锯战”。

最后,集中火炮,给敌人最大的杀伤,虽然志愿军的火炮和美韩军比没有优势,但是,在集中火炮突击方面,还是取得效果的。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志愿军的作战意志比美韩军要强。(装备不行,精神再不积极强大的话,估计就没希望了)下面我们看看秦基伟将军的回忆。。。

“上甘岭战役是我一生中经历的最残酷的战役。阵地的表面工事被摧毁了,山上的草木被打光了,山上的岩石被打成半米多深的粉末。战场上,昏天黑地,硝烟缭绕,随手抓一把沙子,只有一半是土,其他是铁屑和弹壳。于此相连的战场上,血肉横飞的场面,司空见惯,敌人对坑道的封锁、爆破、焚烧,甚至向坑道里投硫磺弹、毒气弹。坑道里面缺弹药,缺粮食,缺氧缺水,(因为敌军有制空权,切断了给养)就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我们一直在坚持。

一人舍命,十人难当!(������泪流满面)许多连队打光了,有的连队只剩下几个人,还在坚持。。。”

据15军战史载:“在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碉堡,堵敌枪眼等,已成普遍现象。”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