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十大骗局(下):私域流量、下沉市场、人口红利...

这是2019年十大骗局的下篇。

七、私域流量


今年私域流量大行其道,各种私域流量会议屡见不鲜。有些人的学习能力真快,几天前看他还是销售经理,过几天就是某大会上的私域流量专家了。而这些所谓的行业实战大咖会告诉你这些:

1、所有行业都要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2、私域流量是免费的,任意时间,任意频次,直接触达;3、有了私域流量,再也不怕流量被人抢了;4、私域流量就是要加微信好友、发朋友圈。

说实话这私域流量到底是个什么鬼?

私域流量和粉丝经济、微商、IP、用户运营、社群运营等等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做微商,是不是要加微信好友,发朋友圈?做用户运营,就不需要每天和用户打交道,做互动沟通了?有了私域流量,就能留下老客户,带来复购了?

首先要明白私域流量不是仙丹,私域流量本质上还是用户运营、品牌运营、口碑运营等。微信好友加的再多,朋友圈霸屏,但服务不好,产品不好,用户依然会流失。

八、下沉市场


这一两年,随着拼夕夕、趣头条、快手等崛起,吸引了很多人开始关注下沉市场。许多人看了诸多文章后,对下沉市场充满着无限的渴望。甚至有些创业者,连基本的调查都没有做深透,就着急入坑。但是你真的懂下沉市场吗?下沉市场的钱真的那么好赚吗?

假象一:中低端市场

在许多人眼里,三四五城市的房价、物价都很低,大家的收入也低,没有什么钱消费。但其实不是,许多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许多都已经超过1万。你认为他们每个月只有2、3000收入,其实他们一家人的纯收入也早已过万,何况在三四五线用户,几乎每个家庭都有额外收入。再比如,你以为三四线的水果、食品线下一定比一二线便宜,其实不然。以云南为例,许多人总以为云南的水果比杭州、黄山便宜。

假象二:只买便宜的

价格便宜是影响消费决策很重要的因素,但肯定不是决定性因素。不是所有的人在拼夕夕买东西因为图便宜,有时候是因为商品、服务真的还不错。而下沉用户除了买便宜商品,也很重视品质、品牌。在三四五线城市调研的时候发现,许多宝妈的护肤品、母婴用品,至少50%以上都是朋友圈代购。当地步行街、商业中心海淘相关的商品销量,一直很不错。

再比如,你以为三四五线用户只用小米、OPPO,其实很多人买苹果、华为最新款的速度,一点不输一二线用户。你以为他们没有坐过飞机,出过省,其实很多人结婚度蜜月的首选就是出国。而去往东南亚、日韩这些小国家旅客,三四五线用户一直占比很高。也有人说,下沉市场用户收入稳定、父母帮忙买房、帮忙养孩子,所以压力小。你以为这就代表全部了吗?你以为他们收入稳定,就一定代表他们会买买买吗?已经有无数人个项目,在所谓的下沉市场栽了跟头。所以,许多人深居北上广深,并不代表你懂农村。

十、人口红利见底


在经济学术语中,人口红利指的是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工比重较大,抚养率较低,为国家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

目前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说人口红利见底、互联网红利到头。但个人觉得,人口红利并不适合所有行业,或者说人口红利在不同行业应该有不同的界定。有些行业,更适合把人口红利叫做红利人口。比如当大部分都在说现在做淘宝太迟了,不能做淘宝了。每年依然有许多淘宝品牌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如今年火的美妆品牌完美日记、HFP。再比如许多人都说一二线城市人口红利殆尽,却发现拼夕夕今年一二线城市用户对GMV的贡献在持续提升,由1月的37%提升至6月的48%。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每一年都有人说今年实体经济遇冷、融资遇冷、电商遇冷,就业遇冷。

许多人总会把单一方面的影响,说成是整个行业、整个生态的不利。其实很多时候,所谓的红利见底,只是你个人能力红利见底,个人认知红利见底。也或许是旧行业红利见底,但新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永远有红利。

写在最后

以上十点,是在今年工作中的一些发现和简单思考。为了防止大家被骗踩坑,简单总结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1、二八原则

有人赚钱,就一定会有人亏钱。有人做好,也一定有大多数人做不好。但大家总是迷信去听别人赚钱成功的一面,而没有去关注多数人失败的案例。当你准备要介入一个项目、新行业的时候,请你多思考一下,为什么赚钱的人会是你?

二、持续提升个人能力

有人总在说风口来了,猪都会飞。但大家却忽视了3个问题:

a、你此时站在风口上吗?b、你是风口那只猪吗?c、风口过了,你能安全落地吗?

只有持续不断的去提升个人的认知、辨别、决策的能力,才能在机会来临时抓住它,或者是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天上不会掉馅饼

社交电商鼓吹的躺赚、伪区块链宣传的一夜暴富,都是许多人不劳而获的幻想。越是这么想的人,钱越好骗。一定要清楚的明白,从来没有不劳而获的可能。任何时候,要有收获,就得付出实际的劳动。尤其是创业,从来都没有捷径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