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有的人努力将自己活成一座孤岛

冷夏



当海面上浪花开始剧烈翻飞,到最后它长成怪兽的模样时,多大的船都将承受不起。漩涡最开始躲在某一朵小小的水波背后,那时它还预料不到自己未来的样子,只是那种迅速膨胀起来的诱惑无法抗拒。后来它舒展开身体,肆无忌惮,于是吞噬只发生在一瞬间。当一切消散之后,空气里又恢复了风平浪静,但灰烬的味道已经被吸入身体,埋伏在血液里循环流淌,就像蚀骨的悲伤在身体里奔涌。


孩子们总爱问为什么,他们说我要奔跑我要去远方,他们期盼长大并时时做出强大的样子。大人们已经不在乎为什么,他们努力想回到一切都没发生前,如果有如果,如果可以来得及阻止什么,哪怕只是微小的一个笔画。


孩子你以为生活是什么?你梦想中的天涯有怎样的风光?当我们年轻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离天堂有多近,如果那夜那一秒做了转身的决定世界就足以颠覆。其实可以随时给深爱的人一个拥抱就是最幸福的事,等你弄懂了这句话,就长大了。


若问我绝望是什么,让我想一下:当不再关注椅子和地板摩擦时发出的难听的吱呀声,当不在乎今晚会睡在哪里,当胃变的麻木感受不到饥饿,当声边的声音夸张地放大自己的身体却想回到角落里,或许这就是它的样子。


悲伤的感觉经久不散,它在海面上结起厚厚的冰,多年后就变成另一层皮肤,我不知道是该痛恨它还是在依赖它。


“对不起,我原谅你了。”有一天,这样的放手竟是最不能接受的,沉静了好久的冰面轰然裂开,防线坍塌,重新溺水的无力感大于第一次。


可以依赖的人最终分别去了不同的城市,既然有些行李还放不下,就只能继续扛在肩头。独自一人的日子也要继续下去。或者并不完美地挣扎着,才是生活真实的样子吧。


人生并不总是充满希望


因一场意外,Lee的三个孩子葬身火海,妻子Randi无法接受,选择离他而去, Lee一夜之间失去一切——曾经美满的家、原本安稳的生活,他也失去了所有可以感知到幸福的功能,就像夏天里所有的热度都被抽离,就像阳光永远被吞噬。从此李的生命也在那场火里燃烧殆尽,只留一把冷却后的灰,他任由自己散落在地上,没有要重新站起来的念头,或者说,也没有能站起来的助力。


Lee搬到远离家乡的地方住进地下室,靠修水管度日。每天面对各色客户,应对突然发生的意外,工作时Lee沉默疏离,拒绝所有可能的接近,把自己活得像一个透明人。同时他又毫不收敛地与人争执,在酒吧随时会和人打起来,Lee是旁人眼里那种奇怪的人,离群索居,沉默易怒,他也任由坏情绪的滋生,就像一棵漫无目的生长着的树,他也漫无目的地活着。直到有一天,他接到哥哥Joe去世的消息。



Joe把16岁的儿子Patrick托付给他,两个失去家的男人聚在了一起,但在这两人份的孤独里谁也温暖不了谁。Lee爱自己的哥哥,在那场事故之后,哥哥就是他唯一的亲人,他也只在哥哥那里感受到过安慰。Lee也爱侄子Patrick,当Patrick还是小孩子时他们经常一起坐着哥哥的船出海。


在船上,Lee曾经问小Patrick“如果你只能带一个人跟你去孤岛,你知道跟他在一起你是安全的,因为他最厉害。他会弄明白如何生存,让你们在岛上幸福地生活,他会一直让你开开心心的,他是这项工作的最佳人选。如果你必须在我和你爸爸之间选一个,你会选谁?”小Patrick毫不犹豫地说“我爸爸。”



多年前小Patrick未做的选择,多年后却不得不面对,但Lee同样不敢接受。曾经哥哥就像那艘载着他们的船,安稳踏实,有他在Lee和Patrick就可以安心地站在船头感受风景,而不用担心要去到哪里,可是现在掌舵的人不在了。Lee很清楚,上面的那几个选项现在的自己一个也做不到。沉沦着的Lee已经远离正常的生活太久,而且,多年前的“失去”像一个魔咒,对他人的责任,也是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Patrick有时会显得比Lee更成熟,似乎更懂得如何处理情绪,如果不是前面那段叔侄的交流暗示了哥哥和孩子之间良好的父子关系,我们可能会以为Patrick真的可以毫不在乎。父亲去世他的生活却依然如故:上学、聚会、恋爱,只是偶尔会有一片阴影在脸上一带而过。直到某天,他在冰箱里看着冷冻的鸡肉突然崩溃大哭。


几年前老友的父亲久病离世,她是感性细腻的人,可是在医院里以及在葬礼当天都异常镇定,她也哭,但还能井井有条地处理着所有的事情,只是后来她再也不能听到所有与“爸爸”有关的话题。某天清晨在上班路上她突然打来电话,说堵在车流里了,她说打开车窗看着天色像极了爸爸离开那天的样子。我听见她在电话那边哭,那天她一直压着悲伤仿佛终于找到了出口。其实悲伤一直在,它在寻找机会与你面对,可能出现得猝不及防。


Patrick一直以来的冷静只是因为还没做好准备,父亲因病离世对于他虽然突然却也不算意外。少年总要学会长大,他的人生还在开启中,但少年也无法理解Lee为什么一直沉浸在悲伤里。死亡的意义有时并不相同,对于Lee来说,孩子们的悲剧是因为他犯下的“错误”,他在那夜已经杀死了自己,活着更像一种惩罚。



哥哥的事情打破了Lee一直来僵化的生活,故乡有他不愿面对的过去,也是生命起源的地方,那些糟糕的感受如果一直被封印也就永远没有化解的机会 ,回家后伤口难免一次次被撕裂,但同时也在默默重建着。他照顾侄子,处理杂务,开始了正常人的生活,生命像重启了。与Patrick磨合的这些日子也为他的封冻的人生注入了一些暖意,船上,Lee看着Patrick与女友幸福的样子露出难得一见的轻松的笑容。剧情似乎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直到他偶遇前妻。



前妻Randi已经放下过往,又嫁了人,又有了宝宝,又有了一个完整的家。Randi曾经对Lee说“我恨你”,如今Lee苦行僧一样地活着反衬出了她现在的“甜”,她说希望Lee能走出去,邀请他共进午餐,流着泪说“ 我爱你 ",“请原谅”。她的“请原谅”里还有对自己的恨意,她恨自己独自拥有了“幸福”,恨自己背叛了曾经的家。


最初Lee努力让自己平和地Randi聊一个普通的天,话题小心翼翼,比如近况,比如一切还好吗?比如看到你过得幸福,我为你开心。但是当Randi忍不住推开了他那道严防死守的闸门时,Lee颤抖着,他说我只是不在乎了。最后甚至无法表达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重逢的这段没有所谓炸裂的演技,只有支离破碎的对话,演员收紧着情绪,手足无措,目光无法接触。我们看到两个伤心的人在试着修复破碎的心,明明想拥抱,却不小心又弄伤了对方。Randi的善意对于Lee反而像划开伤口的玻璃片,再一次提醒了自己:无法弥补的过去始终在那里。如果能一直保持麻木状态伤口会变得迟钝,可是偶尔清醒过来才发现,那种阵痛依然承受不起。


悲伤涌来时就像岸边的海浪,一层一层不着痕迹地拍打着礁石,直到浸湿整片沙滩。


分手后Lee在酒吧故意挑衅被打伤,在朋友家醒来他终于忍不住大哭,所谓大哭也只是把头埋在朋友的怀里,无声地耸动着肩膀,这是他返回故乡后第一次情绪释放。这晚Patrick在Lee的房间看到了他小心摆放的照片,似乎也对他的“走不出”多了些理解。其实Lee的三张照片一直没给过正面镜头,我们看不到相框里是什么,但我们也都能猜出一定是什么,这样的留白反而放大了观众的感受,可以在脑海中自由地放入某些珍贵的画面,然后再想像一下,“失去”的感觉。



第二天Lee做饭时睡着了,梦里女儿问他:“爸爸,难道你没有发现火烧起来了吗?”他抱歉地说:“不,亲爱的,没有。”醒来灶上的锅已经烧干,房间里烟雾弥漫。这一个片段表面上揭示了Lee内心对火的恐惧一直没有消散过,也象征着他初次直面了自己的错误,并拥有了一个和孩子说“对不起”的机会。


熬过那个冰冷僵硬的寒冬,哥哥Joe的遗体在万物复苏的春天终于可以入土为安。Lee的“放不下”让他再次选择离家,不过这回不是匆忙地逃离,他妥善安排好Patrick现在以及未来几年的生活,并在其他城市谋得一份新的工作。他说要租一个大一点儿的房子,Patrick问为什么,他回答万一你来这里上大学呢?



影片的最后是叔侄两人出海垂钓,他们并排坐着,船在微微摇晃。一个女声咏叹调由小到大充斥到整个画面里,这个镜头里的海面也不再像开始时的冷冽,屏幕外的我们似乎能感受冰层融化的声音。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对“向死而生”做出如下解释:

“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而亡,指的是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

Lee曾经带着一种“忘故”的心情活着,搯断了自己的后路,也不问去程,时间在他那里失去了意义。通常这样的片子会给一个光明的结尾,至少也是主人公重拾信心开始新的生活,这里完全摒弃了这样的桥段。经过这场“救赎之旅”后,Lee也并没有做到满血复活,他疗伤的过程还很长,好在,他开始试着让自己活在当下了。


真实的人生不正是这样的吗?被生活打趴下时有发生,完美反击的高光时刻并没有那么常见,励志的口号喊多了似乎就成了合理的正解。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男主一定会得到一本武功秘笈,顺利打通任督二脉,可“人生”的关卡并没那么好过。


我们都希望能与生活和解,但“生活”不会耐心地去回应每一个人,挣扎或是妥协,各自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