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鴻蒙系統能否成為第四大操作系統?

1. 第四大操作系統一定會出現,而且就在近幾年;

2. 鴻蒙系統很有可能成為第四大操作系統,即使不是,鴻蒙也一定會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上述論點我們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一起來探討和分析。

Facebook收購Oculus

首先列舉一下Facebook幾個比較有名的收購案例:

2012年Facebook10億美元收購instgram;

2014年Facebook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

2014年Facebook又以20億美元收購Oculus;

Oculus是一家做VR的公司,而Facebook是一家社交屬性的公司,所以它收購WhatsApp和instgram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麼要收購Oculus呢?我們回想一下,從桌面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誕生了三大操作系統--Windows、Android、IOS,到現在依然是我們日常辦公和生活的主要操作系統。因此,當年FB對於Oculus的收購,並不是小扎看好它的產品,而是因為那幾年VR領域的火熱,讓他押寶於下一代操作系統,這才是扎克伯格的野心,他要做下一代操作系統,或者說要統一VR平臺的操作系統。

OS一統天下

為什麼說OS這麼重要,我們可以先簡單回顧一下過去幾十年,全球OS的發展歷程。

下面這張表,我基本整理了一下從1970年到現在的一個發展軌跡,產品一列是指當時的主流產品形態,硬件一列是指芯片等半導體元器件,軟件一列主要是指OS。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從70年到現在基本上每隔10年左右是一次OS的變革,那麼每個抓住機會的公司也就基本上會主宰接下來10年的發展。

然後下表中最後一行就是2010年,也就是我們經歷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了,基本上目前也是安卓和IOS兩個陣營。而到今天為止,移動互聯網也走過了10年,那麼這個時候或者節點上,大家都很清晰,下一代操作系統又該來了,所以每個人都想搶佔這個機會。

谷歌Fuchsia

2016年穀歌發佈了第一版Fuchsia系統,並且與2018年宣佈將在5年內取代安卓。那麼Fuchsia究竟是什麼呢?簡單描述,它是下一代的跨終端跨場景分佈式操作系統,就是說Fuchsia將來會搭載在我們日常使用的任何一款智能設備上面,比如:手機、手錶、智能家居、汽車等等,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萬物互聯的時代。目前來講,我們正處於移動互聯網向萬物互聯過度的階段,因為系統和網絡環境正在趨向成熟(網絡環境可以理解為5G)。

雖然,從全球裝機量上看,安卓份額第一,但是谷歌自己也明白下一代操作系統一定不是目前的這種形態。所以肯不會是安卓,而且因為當初的決策導致安卓的碎片化問題一直延續至今,統一升級問題也一直無法解決。

所以綜合很多原因吧,谷歌推出了Fuchsia,那華為同樣也推出了自家的鴻蒙。

華為鴻蒙

這一塊也不能只是孤立的講鴻蒙OS,因為它是華為生態和戰略佈局中的一個點,所以後續找時間會詳細梳理寫到文章裡,在這兒我們就概述一下鴻蒙的幾個關鍵點。

下面整理的這張圖,是華為和谷歌的一個對比,目前來看對於下一代操作系統最大的競爭者就是谷歌和華為!說實話我更希望華為勝出,而且,可能性很大!

其中最重要的兩環兩者都進行了佈局,就是編譯器和系統OS。鴻蒙和Fuchsia都一樣,兩者都是要做跨平臺分佈式操作系統,另外很重要的是華為也推出了自家的編譯器。編譯器簡單理解,就是代碼的翻譯者,它把代碼翻譯成不同設備能夠理解的語音。這裡面就存在一個翻譯效率的問題了,比如一個老外在演講,你找一個高中生和一個專8的人翻譯出來的東西肯定是不一樣的,可能大家都是聽懂,但是質量差的會很大。所以編譯器在下一代操作系統中,尤其是跨平臺分佈式操作系統中的重要性很大。

另外一點,你看華為的速度,也能看出他的野心和決心。華為在智能家居領域有HiLink,在車聯網領域有HiCar,而且兩者的生態和技術完成度已經很高了,就是說目前的應用場景是完全沒問題的。下面這張圖就是華為的HiCar的技術架構圖,從這張圖上來看,真的只差鴻蒙了,就一切都perfect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