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间如此错位,太搞笑,认真去做也没用

一位女士咨询:我想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改善夫妻之间日渐平淡的现状,做了很多努力,效果却不理想,不知问题出在了哪里。


我问:您现在多大年龄?

女士答:38岁。

我问:结婚几年?

女士答:15年。

问:自由恋爱还是其他途径?

答:自由恋爱。

问:夫妻感情是一开始就不让人满意,还是慢慢开始变淡的?

答:慢慢变淡的。

问:平淡到哪种程度,让你无法接受吗?

答:不是,还可以,就是自己对感情特别看重,想提高一下生活质量。

问:家庭经济情况怎么样?孩子多大?

答:夫妻两人加起来,每月大概一万元左右的收入,小县城,算可以的,孩子14岁,读初中,成绩也还可以。

问:你丈夫是不是有婚外情?或者说有值得怀疑的地方?

答:没有,没有发现。

问:你做过哪些努力?坚持了多久?

答:做过很多努力,坚持了快两年。

问:不太清楚你所说的做过很多努力的明确指向,请把这“很多”说的具体点,详细点,可以吗?

答:可以。


我把这位女士“做过的努力”整理了一下,她想提高感情生活质量的方法,主要采取的是以下几种措施,你也可能正在这样做:

1:

学习情感类电视节目里的经验,照搬嘉宾给出的建议,像很火的《xx保卫战》、《xx魔方》等,她每期必看,以前没看过的节目,她就在电脑上搜索重放,有的她认为很受启发,就保存了起来,反复观摩。

结果呢?事半功倍,费了很多心思,收效甚微。

2:

和同事好友交流讨论,向周围人取经,他人行之有效的方法,她信心百倍的一通借鉴,照葫芦画瓢的应用,拿来主义。

结果可想而知,次次碰壁。

3:

看情感心理类书籍,分析男性心理,对号入座,遵循书中给出的建议,按照步骤,一步一步实施,教条刻板。

效果依然大失所望。


经过分析,我给出了她解答:

首先要肯定的是你的出发点是好的,积极主动改善夫妻关系,是值得坚持和表扬的行为。

但你的方向是错的,你的关注点始终在外而远离了内,你始终在学习方法,却忘记了主体,也就是说,你忘记了最为重要的那个人,这个人就是你的丈夫,他才是你应该重点考虑的对象。

你的努力与付出,应该围绕着你的丈夫进行,也许你会说,我就是为了改善和他的关系,才想尽了办法的,是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你把他放错了位置。

你始终在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感受到了你的迫切心情,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有一点,很值得商榷,你自认为是很好的方法,你丈夫喜欢吗?他不喜欢的方法,效果当然不会理想。

你要解决问题的主体是你的丈夫,方法也必须要围绕着他量身定做,而不能拿来主义,生搬硬套。

记住一点:适合他的才是最好的方法。把他放到“方法”的前面,才是正确的排位,你就是打乱了顺序。

他会喜欢接受哪一种方法,照这个思路去寻找去构建方法,才是正确的。

供应与需求


比如,你的同事给她丈夫买一条腰带,她丈夫的脸上是高兴,心里是幸福。你同样也给自己的丈夫买一条一样的腰带,未必会有同样的效果,给他买本书,他反而就感受到了你的情意。

通过一本书,你丈夫感受到的是你对他的在意与懂得,并且你的这份关心与情感投入是细致入微的,是用心的,不是拿一条腰带敷衍了事,那样,他会认为你是在做表面文章。

喜欢书的丈夫,你送给他一条腰带,不但说明不了你对他的关心与爱惜,有时会弄巧成拙,给他传递的可能是你并不是真的心里有他,你是一个粗心大意的女人,甚至你的真情会被冤枉成假意也不一定。

并不是说,你的丈夫很难伺候,换过来,送给喜欢腰带的丈夫一本书,也可能是一样的结果。

投其所好,才会物超所值,事倍功半。

你要对你的丈夫有深刻的了解,你可以和他沟通,有了明确的方向,你对他的爱、你对他的关心,才会有的放矢,目标精准,正中要害,最终达成所愿。

去模仿不是不可以,但模仿很难模仿到精髓,没有实质内容的面子工程,有时不但不是对爱的保护,还是对爱的无意伤害。

假如,喜欢音乐不喜欢浓妆艳抹的你,丈夫送一套化妆品给你,你会高兴吗?一定不会,说不定你会埋怨他乱花钱,他送你一条高保真耳机,用来听音乐,你才会感受到他的一番真情实意,你才会感动,夫妻关系才会越发甜美。

是不是这样?

邯郸学步桥


天下夫妻千千万,不是所有的夫妻,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要记住:幸福不是学来的。

《庄子·秋水》里有个故事叫“邯郸学步”。

战国时期,燕国有一位少年,听闻赵国的邯郸人走路姿势优美好看,就跋山涉水的来到了邯郸,学习当地人的走路模样,最后结果让人笑喷,他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还忘记了自己的走路方法,只好爬着回去了。

在许多的婚姻里,有许多的夫妻,都在热衷于模仿,都喜欢借用他人的模式,走简便途径经营自己的婚姻,包括离婚,有的离婚就是盲目跟风的结果。

上面提到的那位女士,初衷是良好的,只是过程里有些许偏差,希望我的建议,能带给她实际性的指导,帮助她实现愿望。

笔记里还记载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43岁的中年妇女,也是苦恼夫妻之间越来越缺少情感上的互动,两人的关系,就像白开水,喝水只是为了维持生理需要,感情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

丈夫有了闲暇时间,宁肯抱着历史书,废寝忘食的看,对自己扫都不扫一眼,她出于改变夫妻关系的迫切需求,就闹出了笑话。


她是这样做的,丈夫喜欢历史,她就买来了一套古代大家闺秀穿的那种戏服,脸上也画上古代女人的妆容,把自己打扮成一位古代贤妻良母的样子,在丈夫面前走来走去,想引起丈夫的注意。

投其所好这一点没有错,但她却是走入了歧途,这种没有实质内含的表面功夫,只引来了丈夫的一阵大笑。

她向我求助,我告诉她,中年夫妻感情不再热烈是一种很正常的想象,如果想改善这种情况,不妨把自己的心声直接讲给丈夫听,用自己的真情去打动丈夫的心,比模仿戏里的人物,会更有效果。

我也和她的丈夫沟通了一下,转达了他妻子的心愿,并告诉他,女人是需要感情的,不分年龄中年夫妻其实是处在一种比较危险的境地,有感情需求,却得不到情感上的满足,长此以往,容易发生意想不到的恶性后果。

后来,这位女士发来反馈,告诉我说,他们夫妻关系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她感谢丈夫的理解和配合,她会继续想一些好的有用的方法,加上自己的一腔热情,她有信心让自己的家庭,充满幸福祥和。

还有一些夫妻,不但模仿,还把模仿升了级,变成攀比,最后伤害了感情,一分两散。

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夫妻本来挺恩爱的,为了效仿同事亲朋的生活模式,不需要没有实力,却硬着头皮也要上,你的楼房一百三十平,我的才一百二十九平怎么行,一定要和你一样的,债台高筑换了个大面积楼房,生活一下子清苦下来,夫妻开始争吵,最后,彻底拜拜。


还有的年轻人,模仿攀比风更甚,谈恋爱时的花销不能落后于人,一切高消费,导致手中无积攒,变成百分百的啃老族。

结婚时彩礼嫁妆排场也不能丢了面子,榨干了父母最后的心血。

不该过于重视的,都顾及到了,独独把最为重要的感情,看成了是陪衬,备受冷落,时间一久,营养不良的感情,开始反抗愤怒,爱情婚姻也就失去了该有的安宁,不堪重负后,就成为了压垮爱情或婚姻的那根稻草。

与邯郸学步相似的故事是东施效颦,见《庄子·天运》,西施笑的很美,东施为了模仿西施的笑,最后却笑得更丑,让人厌恶。

爱情、婚姻本来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没必要追求千篇一律,风格独特不是更好吗?

男女之情如果也要模仿,情感质量何来保障?

同质化严重的时代,情感应该是最后那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