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 記信陽市十三小主題升旗儀式

疫情蔓延,醫生們英勇逆行,衝上一線;科研人員夜以繼日,和死神賽跑;工人不辭勞苦,努力生產;商人不顧生意,傾囊相助;這是一種愛,是一份力量,是一種責任與擔當。在災難面前, 全體少先隊員們!此刻你們不能衝鋒陷陣,但可以好好學習,立志成為像鍾南山爺爺等英勇抗疫的人,從小打好科學文化基礎,長大隨時聽從祖國的召喚。為了進一步激發教育系統幹部師生的責任擔當,引導廣大師生把災難當教材、把困難當磨礪,做到在災難面前與國家共患難、與人民共進步,共同完成這場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學教育與道德教育,大力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努力把疫情危機化為教育契機。為此信陽市第十三小學將舉辦“把災難當教材 與祖國共成長”主題教育活動。

下面請跟隨信陽市第十三小學王超老師一起參加線上主題升旗儀式:


儀式流程


第一項:升國旗唱國歌

第二項:國旗下的講話

第三項:觀看敬畏生命視頻。

01

升國旗唱國歌




02

國旗下的講話




每一個偉大的時代,都有無數的職業或個人在堅守和奮進。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許多人都在默默地工作,他們用愛心、責任、擔當自覺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在平凡的崗位上詮釋著自己的初心和信仰,出色地完成了愛國、團結、奉獻的人生大課。大家深信,疫情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無論前面有怎樣的困難,我們都不會放棄努力和期待,必能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

疫情下生命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由身邊的抗疫先鋒(分別由醫護人員、社區工作者、警察三位家長代表)講訴,怎樣進行生命教育。

03

觀看敬畏生命視頻


我們要懂得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絕不能任意殺戮和食用野生動物,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實現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人類與自然是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不要肆無忌憚地索取,要學會敬畏生命,敬畏自然!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早做準備,從容應對各種危機和考驗,時刻警醒,知識和本領是力量,良知和人格才是方向。



“教師是孩子成長的引路人。在教學條件變化,交流空間變化中,把疫情、把災難當成教材,培養孩子堅韌不拔、從容不迫的奮鬥精神,赤誠仁愛、胸懷天下的家國情懷”,上級領導恰當及時的指導,溫潤人心的話語,讓教職工們倍受啟發和鼓舞。

沒有一個冬天不能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韶華不負我少年,心懷夢想敢拼搏 。老師們將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疫情變成教材,在抗擊疫情的戰役中,幫助學生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出學生們的奮鬥精神和家國情懷,真正地和祖國一起成長,用成長的足跡踩踏災難,讓不幸成為通向幸福的橋樑。


文稿 | 劉兵

審核 | 餘嵐嵐


編輯 河南科技報 李詩勝 歡迎提供文字/攝影/視頻/創意作品,豫快報投 稿郵箱:1853768158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