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富点睛】企业技术工人短缺怎么办一一浙江临海方案告诉你

受疫情影响,浙江台州临海市部分企业存在技术工人短缺难题,全市各中职学校的学生积极响应,他走出校门化身能工巧匠一一浙江台州临海市教育局根据上级《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有序启动中职学校高三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截至3月12日,临海全市已有848名中职学校学生参与顶岗实习,服务企业近200家。他们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展现青春风采,彰显硬核担当。

一一编前语


职校学生顶岗上阵


红色好故事(据3月15日"临海发布"源自卢呈橙 朱胜男 金剑锋)今天在华海药业制剂分析中心的物料检测室,高级分析工程师余紫松,正在给来自华海技术学校的高三学生王伊雍,进行一对一的标准操作程序讲解。

余紫松说,在这里,每一名实习生都要经过严格的操作规程、作业流程、岗位技能、安全知识等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参与自身岗位的操作,主要是让他们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及文件归档工作。目前,交给他们的工作均可独立完成。

“像我们刚刚做的实验是一个移液的过程,在学校的时候也做过这样类似的实验,但没有像在化验室那么完整规范。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的操作更熟练、规范了,希望每天能进步一点点,早日成为一个合格的检验员。”学生王伊雍说。

在同一楼层,该校高三学生卢雅在师父的指导下对液相仪器的管路进行灌注。“我是学药品检测专业的,疫情后复工,我们华海技术学校的高三学生通过登记考核后纷纷投入实习工作,既为企业分担了一些工作,也让自己的操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卢雅说。

“因为华海药业是高新技术企业,也是知识密集型企业,企业员工来自全国各地,受疫情影响,他们没能及时返岗。学校了解情况,组织了高三年级263名学生参加实习,人数约占年级段的95%。这些学生有着前期7个多月的实习基础,同时通过了学校的技能考核,能够快速投入工作。他们的加入,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压力,促进了企业的全面复产。”浙江华海技术学校校长李博告诉记者。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我们要快速成为熟练工

同样,从2月中旬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百余名学生也分赴我市各企业,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在伟星股份尼龙注塑分厂,杨公宇与同学们身着蓝灰色工作服,在操作台前忙碌着。他们是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7级伟星模具班学生,受疫情影响,成为学校第一批派至伟星股份顶岗实习的学生。由于前期已有大半年的实习经验,顶岗期间,他们技术纯熟、操作规范,已然是生产车间里的熟练工。

“不觉得辛苦,企业有需要,我们就多做一点。”王莺歌是该校17级伟星会计班的学生,走进公司塑钢拉链分厂时,她正在操作台前检验半成品拉链,当天虽是她的晚班,但她依旧提早到岗了。她说,自己是年后过来的,在这里顶岗快一个月了,顶岗实习让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有效实践,技能提升了,社会经验也得到了积累。

“自2月中旬以来,我们先后迎来了30多名来自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他们第一时间返工顶岗,快速地推进我们企业复工复产,同学们工作非常认真,加班、加点,表现非常出色,有效缓解了当前的用工难题。”伟星股份拉链事业部总经理章仁马表示,当前企业复工率100%,这其中也有顶岗同学们的一份力量。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既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育教学的现实需要,也是履行职业院校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为此,全市教育系统中职学校精心策划实施方案,在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有序启动毕业班学生顶岗实习计划,全力支持全市企业复工复产。

848名学生,服务200家临海企业

“每年,学校的部分高三学生都会去企业开展顶岗实习,但面对疫情,一些家长会担心孩子的健康安全问题,我们会对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学校与企业的防疫管理方式,让他们能够安心。”市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朱雄伟表示,教育部门始终坚持防控优先原则,指导各职业学校主动对接当地企业,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做好帮扶解困。

对顶岗实习的学生实施网格化管理,建立“学校+专业部+班级+班组”四级管理网络,全面掌握学生实习情况,并纳入“日报告、零报告”内容,确保学生健康安全。此外,对疫情期间参与顶岗实习,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连续履行劳动合同3个月以上的学生,给予一次性补助2000元。

鑫富点睛】"急中生智"功在平时

继《复工复产的临海答卷》后,临海企业生产步入正规轨。如何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一靠企业上下齐心协力;二靠产品与市场的适销衔接。

今年的意外,在于疫情。制约临海企业正常的生产协调与动能的,是当前技术工人的短缺。好在临海市"急中生智",挖掘潜力,向"职教储备"要方案:848名技术工人,走出课堂,奔赴200多家企业的车间班组,解了燃眉之急!

急中生智,关键靠平时的功夫。这与临海的职成教部门,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高三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形成学用结合的机制密切相关。

"临海方案"说明:从技术工人,到大国工匠,作为职校,只有谋划长远,才有立足之地。一句话:职业教育一定要紧盯市场,呼应当地产业,与企业形成定向培养机制。

临海为何能破解技术工人短缺问题,是因为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

一一《党建好故事》创作编辑研究中心主任、总编辑蒋鑫富速写于2020年3月15日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