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縣:春耕備耕唱響“春天裡”

內蒙古融媒網訊:大地回春,農事漸起。為確保春耕生產順利推進,打好今年農業生產第一仗,和林縣早動員、早部署、早安排,堅持疫情防控和春季農業生產“兩手抓、兩不誤”,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唱響春耕備耕的“春天裡”。

蔬菜大棚春意濃

走進綠邦聖泰種養殖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一陣暖意撲面而來,一簇簇彩椒佈滿枝頭,紅的、黃的、綠的,格外引人注目,來往的工人正在採摘打包。

綠邦聖泰種養殖有限公司作為周邊百姓的“菜籃子”,它的有序運營,得益於去年和林縣的實施的大棚房改造工程。

“去年,我們積極配合縣裡進行大棚房改造,維修了150個大棚,全部種植彩椒,現在每天向市場供應600多斤,彩椒的採摘期到4月底,之後所有大棚就轉種草菇,市場前景非常好。”綠邦聖泰種養殖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許潤枝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確保疫情防控的同時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力爭各項農活按時保質推進。”

防疫不能鬆懈,春耕同樣不容耽擱。綠邦聖泰種養殖有限公司是和林縣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生產工作的一個縮影。和林縣高度重視春季農業生產工作,全力推進春耕備耕、涉農企業復工復產、農產品穩產保供等工作的落實。為穩定市場供應,堅持把“菜籃子”產品保供作為當前的重要任務,積極協助商戶解決蔬菜運輸受阻問題,暢通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據瞭解,目前全縣5個基地種植設施蔬菜(水果)292棟,日產蔬菜(水果)3.7噸,全縣蔬菜生產面積為112畝,近一週內可日供蔬菜1500公斤,瓜果類生產面積121畝。

備足農資保春耕

“今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預計穩定在105萬畝左右,與去年基本持平。”縣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春播所需種子、化肥、農藥、地膜等農資儲備充分,主要作物玉米、馬鈴薯、大豆調入計量佔到需求量的43%左右,缺口已組織農牧部門與全縣87家農資經銷點進行訂購。”

而在此之前,村民們都害怕受到疫情影響,會出現農資產品缺貨的情況。為不誤農時,確保農戶及時開展農業生產,和林縣提早規劃,對全縣148個行政村農戶春季農業生產種子、肥料、農藥需求和墒情調查進行了摸底,通過協調信用聯社等銀行機構加大對春播貸款投放力度,保障農戶開展春耕生產所需農資供應量充足,解決村民的後顧之憂。

為了抓好春耕備耕工作,搶抓當前春耕生產有利時機,和林縣及時調查研判各種農資貨源、價格以及農民購買意願,持續開展春季農資打假專項整治行動,認真抓好當前農資儲備調運和供應工作,根據市場監測,全縣農資價格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春耕物資缺口部分正在積極調運之中。

目前,全縣農牧業企業55家,復工復產率達到100%。

貼心服務助春耕

家住黑老夭鄉東夭子村的謝女士與丈夫經營糧食收購生意,多年來與和林縣聯社黑老夭信用社保持良好信貸合作關係。為了春耕備耕週轉資金,3月2日,謝女士向黑老夭信用社遞交了了借款申請,該社及相關部門按照“2020春天行動”工作要求,從快從簡辦理。目前,謝女士的貸款已完成審批,且貸款額度由原來的10萬元提升至15萬元。

當前,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村春耕備耕活動有序開展中,但農戶所需物資的生產、運輸、採購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信用社員工入戶營銷、調查也有諸多不便,和林縣聯社主動出擊,多措並舉,全力做好春耕備耕信貸服務。截至目前,已累計發放支持春耕備耕貸款4153萬元。

而在和林縣新店子鎮公路兩側滿是秸稈的土地上,一臺秸稈粉碎打捆機正在往來穿梭,遠遠望去就像一頭“鐵牛”在田裡走動,隆隆的機聲過後,成片的秸稈被齊刷刷的割下打包,留下整齊的玉米茬,為春耕生產做好了準備。

“新店子鎮去年共種40000多畝玉米,村民自行處理30000多畝的秸稈,目前鎮裡累計處理5000畝,剩餘的還在陸續進行打捆回收,有效防止村民焚燒秸稈。”新店子鎮副鎮長雲鵬告訴記者。

2020年,和林縣擬定《和林格爾縣2020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方案》,為各地秸稈利用打捆提供政策性指導,全縣各鄉鎮正在幫助農戶緊鑼密鼓進行秸稈打捆回收工作。

春種希望,秋得黃金。

“我們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採取多種方式促生產、保供應,確保物資及時到位,全力保障春季農業生產。”縣農牧局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