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老师要涨工资?家长褒贬不一,应届生想当老师,笔者:影响不大

众所周知,受到疫情影响,今年的大学应届毕业生就职将面临很大压力,由于经济遭受重创,企业的业务和用工规模也大幅度收缩,校招岗位也就少了很多。在此压力下,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等编制内岗位则显得更加珍贵,此前的竞争便很激烈,而今年也许会更加火热。不过,编制内岗位和国企也算是国家保障大学生就业率的一大杠杆,因此今年扩大招聘人数也不是没有可能。

作为事业编之一的教师岗位,由于工作压力相对较小、有寒暑假、对自己的子女有一定隐性福利等,一直受到广大毕业生的青睐。而受到疫情、延期开学和上网课的影响,教师群体的利益和辛劳再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3月17日,教育部发布《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部署安排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落实情况督导》,拉开了义务教育教师涨工资的大幕。根据通知内容,此次督导的主要目标为在2020年底前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


一、中小学老师:炸锅了

消息一出,迅速在中小学教师群体间疯传,大家纷纷表示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很多老师抱怨工作太辛苦,除了上班期间要上课、备课,还要经常加班,利用休息时间批改作业,更不用提带初三毕业班的老师,要陪着学生复习直到放学不说,学生的成绩也直接影响到老师的工作业绩和口碑,压力非常大。加薪的消息一出,无疑给了老师们莫大的动力和安慰;同时,不少应届毕业生也纷纷表示“想当老师”。

二、家长和网友:褒贬不一

大部分网友和家长们对于老师涨工资还是持支持态度的。不过,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一是认为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在此当中,老师绝对算不上是压力更大的职业。二是对目前老师的工作态度提出了质疑,其中明显能看到家长的影子,表示家长其实分担了很多原本该由老师来做的工作,比如给孩子批改作业,帮助孩子一起完成作业等,这些在自己小的时候从来没发生过。


三、笔者观点

对于老师即将涨工资的消息,以及各方的态度,笔者有以下观点。

第一,大家要注意通知中的关键词——义务教育,即小学和初中。高中老师并不在其中,因此,首先要避免错误解读。顺着这一点来说,笔者是非常支持的,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存在这样的误读,以为越是高年级的老师越“厉害”,待遇自然也更好,社会地位更高。其实,笔者认为恰恰相反,

越是低年级的教育越重要,因为决定了孩子最基本的性格和气质养成。而提高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正是从一方面肯定了她们的价值和能力;同时,也能吸引更优秀的人才加入到义务教育教师团队中,相信今年校招中的小学和初中教师岗,将受到热捧。

第二,对于部分网友和家长们的质疑声,笔者认为,应当给予小学和初中老师更多的信任和支持。换句话说,正是由于过去工资过低,压力还大,导致了部分老师工作态度消极、推卸责任,以及课后补课等现象的出现。而提高工资,正有利于填补制度缺口,抵消那些不良现象。

最后,理性来看,可能要泼个冷水。首先,虽说中小学老师工资低,但公务员工资也绝对不高,以经验来看,两者应该是差不多的。因此,笔者判断,工资即便涨也不会涨太多。其次,“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的说法很含糊,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教师岗与公务员一样,有级别区分,待遇也根据级别而定。不一定是所有老师的工资都不低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也可能由教师的职称对标相应的公务员行政级别,以此来确定所谓“平均工资”。笔者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此,刚毕业大学生成为实习教员所对应的公务员级别往往也是底层的办事员、科员,工资恐怕也不差上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