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式,多措并举——各学院研究生在线教育教学活动扎实开展

在学校疫情防控关键时期,我校广大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全体研究生共克时艰,强化战斗堡垒,积极行动,认真开展研究生线上授课、线上学习、线上指导、线上论文评审和预答辩等教育教学活动。目前研究生在线教育教学活动已运行四周,线上教学指导工作平稳有序。培养学院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学位科研不延期”的总要求,遵照研究生培养规律和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化危为机,创造性实施在线教学方案,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有效的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我校研究生在线教学和学位论文的进度与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效。

生命科学学院

创新方式,积极开展“自主学习”系列活动

生命科学学院根据疫情防控工作,积极谋划,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化手段,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研究生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内容,有的放矢的开展了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系列“自主学习”活动。根据生物实验学科的特点,导师科学利用网络,开展研究生实验理论和技能全方位指导活动。通过“我的自主学习”打卡活动的方式,指导研究生制定详细的文献阅读计划,为开学后的实验研究做好前期准备。另外学院在全面开展研究生线上教育教学的同时还积极发起“我的自主学习”倡议,制定“我的自主学习计划”,开展全员“我的自主学习”打卡等特色活动。通过开展“自主学习”系列活动,使得研究生充分利用居家时间,自律自觉,主动求学,充实自己,做到防疫、学业两不误,保证研究生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数学科学学院

搭建在线视频教学平台,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为保障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学院教学工作正常进行,数学科学学院提前规划,积极组织力量,利用AR重点实验室优势,自行搭建了在线视频教学云平台,该平台集成先进的WebRTC技术,通过超低延时、高质量的实时音视频,为在线1对1、多对多辅导和高音质教学提供服务,为学院研究生线上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3月12日学院组织开展了疫情以来首次线上科研学术交流:The Open Webinar,该活动目的在于鼓励研究生潜心科研不停摆。本次线上学术交流由学院外籍教师Salvatore Tringali在意大利罗马主持,通过钉钉线上直播,现场随时解答,导师和学生实时互见,线上交流,学术探讨,取得了良好效果。学院广大青年教师和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线上科研学术交流活动。


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实时召开线上学位分委员会视频会议

按照本学期学位授予工作安排,3月9日学院2020届44位研究生准时提交了自己的学位论文。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研究生毕业、深造、就业造成的影响,根据学校疫情防控进展,学院创新工作方式,在3月9日-12日组织学位分委员会导师对学位论文进行评阅。3月13日下午召开学院学位分委会视频会议,对毕业生学位论文进行集体评议,以线上讨论的方式,学位委员会专家导师对每一份学位论文都提出了详实的修改意见。最后同意38份学位论文修改后申请硕士学位,论文提交系统进行重合比检查并送外盲审;6份论文驳回申请,重新修改,学院进行二次评议。这次学院线上会议召开及时,手段新颖,组织高效,评议结果科学,为保障本学期学位论文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文化学院

化危为机,认真打造线上精品课程

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历史文化学院成立了以学院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副书记、副院长、研究生辅导员和科研秘书为主的研究生线上教学管理工作小组。周密组织带领全院师生,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第一时间制定了完善的在线教学方案,为一线教师在线教学提供了精准、高效、实用的服务,帮助全院师生在疫情期间“有效教学,高效学习”,做到教学、抗疫两不误。针对以2019级为主体的线上教学群体,任课教师强化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化危为机,以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活动为契机,广泛汇聚高校优秀教学案例,整理在线教育实践经验,创新线上教学模式,实现线上师生互动,线上线下讨论、交流、辅导、答疑等多种形式交互实施,发挥在线教学示范引领作用,为建设研究生线上精品课程打下基础。针对其他年级研究生的学习和指导工作,导师团队协作,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生文献阅读、资料搜集工作,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总要求,保证教育教学和学位论文撰写质量不打折。


体育学院

发挥专业优势,“健身抗疫”显担当

体育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用实际行动诠释“体育人”的责任与担当。学院向导师和全体研究生发出“蜗居潜伏为防疫,强健体魄能打赢”的倡议,研究生导师积极响应,带领研究生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实践,踊跃创编适合居家健身的小教材和微视频。其中湖北籍研究生党员尤梅,身在疫情重灾区,勇于担当,发挥专业特长,录制多期居家防疫视频,引导大家居家做好体育锻炼,增强体魄,提高免疫力。截至目前为止,体育学院师生共创编居家健身视频100余部,创编视频和资料被人民网、中国体育报、燕赵体育、新闻6号线、今日头条先后转载,点击量已超过10万次。


商学院

高质量开展在线预答辩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学工作

3月5日-7日商学院周密组织,顺利实施了2020届毕业研究生远程在线预答辩工作。学院21位导师和70名毕业班研究生参加了线上答辩活动。本次线上预答辩组织流程严格,答辩程序规范,会场视频清晰,语音流畅,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学院特情时期推进毕业生及时完成学位论文,提升学位论文质量提供了经验和保障。

另外商学院是我校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学院,在这特殊时期,针对非全日研究生在本职岗位积极参加疫情防控、岗位值班的特殊性,学院全面了解研究生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情况,多方准备,统一协调,及时为非全日制研究生开设了线上学习课程。并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课程类型特点,充分征求任课教师意见,不搞“一刀切”,而是根据实际需求及时改进和调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上课方式、授课时间。目前商学院发挥优势,提高线上授课效率,全面沟通协调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教学,形成了师生互动交流、探究充实、形式丰富的授课新形式,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得到非全日制学员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新闻传播学院

发挥专业特长,为“抗疫”贡献力量

新闻传播学院认真落实“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本学期研究生8门课程的在线授课工作,课程涉及艺术学理论和新闻与传播两个研究生专业。学院位迎苏、李振国、丁立捷等多位导师根据专业特点和抗击疫情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将抗疫行动一线与研究生专业素养提升进行有效链接,对研究生展开了针对性的专业知识训练,引导大家密切关注疫情和现实生活,并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思考问题,提高专业素养,做优秀新闻人,将来以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服务奉献社会。

在抗疫的非常时刻,新闻传播学院和河北省广告协会联合主办了以“同舟共冀·广告战疫”为主题的河北省“抗击新冠肺炎”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学院导师和研究生积极参加,争做志愿者。截至2月底,已征集作品291组,共420件。这个活动不仅宣传了全民抗疫的伟大行动,也为网络教学建设提供了崭新的、特殊的素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