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面对疫情,如何做一个合格的远程参与者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全国亿万人民的心。突如其来的“黑天鹅”,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健康方面的威胁,更对全国上下各个行业、企业、个人造成了极大的

不确定性。

当下疫情给经济的冲击有多大?所在行业如何应对危机,度过难关?在此情况下,个人在职业选择、发展路径上该如何决策?怎样调整焦虑不安的心理?当线上办公成为必然,组织和个人如何才能保持高效?

此刻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专业的头脑和判断,为我们提供清晰可信的指导,帮助我们理性思考。

为此,各位专家学者从他们各自的专业领域,分别谈一谈此次疫情对于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资本市场、健康管理、大众心理、政府管理等方方面面可能造成的影响,给我们的建议。理性思考,谨慎应对,才能共度关口。

今天请到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商学院》的作者,润米咨询董事长刘润,为我们分析在疫情危机中,如何才能合格地管理好自己。

刘润:润米咨询董事长;互联网转型研究者;前微软中国战略合作总监;福布斯中文网专栏作家

武汉疫情牵系着每个人,无人可以置身事外。

大家从惊讶到刷屏,从旁观到深陷,从不信到恐慌,从愤怒到帮助,不过10天的时间。

全国的医生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武汉;无数的企业、个人,捐款捐物;孩子在家里教父母如何戴口罩;段子手在网上给大家减压。

这一周,人性中最善良的一面,无比闪耀。

中国人终于有这么一次机会,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刷刷新闻,就是为国做贡献了。

以不参与的方式参与,以没有存在感的方式存在,这是我们的价值。

但是,不在武汉、不在医院、不在一线、如何才能做好一名合格的,心系前线的,远程参与者?

我有几个小建议分享给大家。

因为我们都是二手、三手甚至七八手信息的接受者,我们需要认真分析几件事情,才能帮忙不添乱。

一、事实VS.观点

我们从互联网上接受的信息,有两种:事实,和观点。

什么是事实?

今天天气很热,是事实吗?不是。今天31℃,这才是事实。

而热不热,这是观点。

小区楼下来了一辆救护车,这是事实。天啊,一定是发现感染者了!这是观点。但这人可能是心脏病发作了。

如果因此草木皆兵,打电话给政府大吵大闹,要求给全小区消毒,将会大量浪费本已不够用的医疗资源。

三个人在医院过道上躺着,这是事实。天啊,三具尸体无人收走!这是观点。

最后确认,他们只是在输液。

这样造谣传谣,不但无济于事,还会造成民众恐慌,和对政府、医院的不信任,甚至让一些患者不敢去医院,影响救治。

我们都是远离现场的人。我们都是戴着一副“恐慌”甚至“愤怒”的眼镜,看新闻的人。

因此,我们常常能从一件普通的事实中,读出恐慌,传播愤怒。

但是,这其实是比“肺炎疫情”更严重的“舆论疫情”。蔓延的谣言,会给本已严峻的疫情防控,增加更大的难度。

做好一名帮忙不添乱的远程参与者的第一步,就是运用自己宝贵的判断力,不要传播谣言。

图:中国新闻网

谣言止于智者。

二、武汉人VS.传播者

一些群里在弥漫一种情绪,武汉人就是毒人。不在武汉的武汉人,似乎就是行走的僵尸。

有的小区不让武汉人进入,有的酒店不让武汉人入住。甚至有人打电话给市长热线,要求不让武汉人进城。

武汉人,这个地域标签,开始受到歧视。 武汉人,和全国人,有什么区别?

前往过武汉的人,有更大概率是病毒携带者。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坏人”,这只代表他们是“不幸的人”。他们需要的是帮助。

让“无家可归”的武汉人“无处可去”,不但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给他们在伤口上再施加伤害,更对疫情防控不利。

一些城市,开始为武汉人设定专门的入住酒店。这才是“加油武汉”,“武汉人挺住,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那你不是开酒店的呢?

那你至少可以做的,是在微信群里聊天时,留些口德,不要把武汉人当做行走的僵尸一样抨击。

记着,这个群里,很可能还有你前几天称兄道弟的武汉好朋友。

他们,不等于传播者。他们,也没有原罪。

三、影响圈VS.关注圈

待在家里,无所事事,然后每天刷新闻。越刷越焦虑。

为什么?

因为你看到的,容易传播的,都是负面新闻。都是那些让你害怕,但你无能为力的事情。

那怎么办?

少关注你改变不了的事情(关注圈),多关注你能影响、你能改变的事情(影响圈)。

比如,少关注那些某某小区又有人被感染了的消息。多关注,他就好了吗?这你影响不了、改变不了。

除了在朋友圈骂两句,“这些人,得了病也不去医院,害了多少人”,你什么也影响不了。

那怎么办?

不要出门。出门戴口罩,回来洗手。做好这些,其实你什么都不用怕。然后,帮助家里的每一个人,都学会正确戴口罩、洗手的方法。

这才是你能影响、你能改变的。

这就是“影响圈”和“关注圈”。

看到武汉的医生没防护服了。你发朋友圈大骂某些机构和领导。这样他们就下台了吗?就算下台了,防护服的问题就解决了吗?

你的关注,什么都影响不了。

那怎么办?

如果你正好有资源,就寄一些防护服给武汉。

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没有防护服资源呢?

每看到一次这样的新闻,每一次想骂人,就捐100元给信赖的机构账号。这100元,就当是买了一件防护服,送给那个需要的医生。

图:网络

如果你说100元对你太多了,那就捐10元。就当买了一盒医用口罩,保护了一位医生,或者是一位病人。

把每一个关注,变为实实在在的影响。

四、情绪VS.行动

人们,总是以为自己可以驾驭情绪。但是疫情来的时候,情绪常常在驾驭我们。

那怎么办?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就是“课题分离”理论的提出者),在他的心理咨询室里有个三棱柱,三个面分别写着:

我很可怜

别人很可恶

我怎么办?

很多人面对问题,心中都是情绪:

春节我计划带女朋友回家呢,去不了了,真可怜;

年后的市场活动办不了了,真倒霉;

都怪那些吃野味的人,这些人太可恶了;

早期那些领导都干什么去了,太不负责任了。


但是,这些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只有第三面棱镜上的问题:怎么办?

只有“怎么办”,能把情绪,转化为行动。

比如,那就利用着天赐的十几天,把一直拖欠的新书书稿写完吧。 我决定,从今天开始,每天早上8:30进书房,22:30离开。写书。

如果无法正常上班,怎么办?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现在是时候把注意力,从情绪里抽离,放在你的员工身上了。

他们有没有足够的资源,去买到防护物资?你购买口罩、消毒酒精的时候,有没有帮他们多买一些?你的员工中,有武汉籍的吗?他需要什么帮助,你问过他吗?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现在是时候把注意力,从情绪里抽离,放在在家办公问题了。

年后如果在家办公,怎么操作,才能保证大家的安全的同时,不降低工作效率?要不要设立一个早、晚汇报制度?如何把重要文件与大家协同分享?要不要买一些视频会议的服务,代替现场开会?

这就是怎么办。

如果你是员工,我强烈呼吁和鼓励你,要理解公司和老板。

很多人觉得,这次疫情国家宣布延长假期,是国家给他的福利。但是,国家并不给你发工资。

这其实相当于,国家拍了拍企业老板的肩说,这次国家遇到重大疫情,大家都担待点儿,就靠你们了!

然后企业老板咬了咬牙说,这事儿大家都得出力,我没办法去一线抗击疫情,但我至少能做的是,

用出钱的方式,让员工待在家里,不给疫情添乱。

作为员工,我们要理解公司和老板。

这次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对于很多中小企业来说,真的很艰难。一旦抗不过去,就会面临倒闭。

所以,作为员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尽量配合公司,在家远程办公。

只有工作,才能创造经济价值;有了经济价值,公司才会有收入;有了收入,公司才能盈利;只有公司盈利,中长期来说,你才能拿到工资。

五、少看新闻多学习

那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将会发生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最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听国家的话。

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

今天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武汉封城、全国放假,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休克式疗法。

什么意思?

就是用全国都不见面的方式,切断病毒的传播渠道。而这种疗法,代价极大,会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所以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休克式疗法。

这种休克式疗法,一定要做到位,也就是每个人都要尽可能地不出门。即便必须要出门,比如返工途中,那么一定要带好口罩,做好防护。

图:中新网

只有每个人都做到位,疫情才能被控制,经济才能回归正常状态。

但在这期间,如果有人不听话,就是要出门,要聚餐,那就会有人不断被感染,休克式疗法就会前功尽弃。

前功尽弃怎么办?那只好再来一遍。

这也就意味着,就因为这少部分不遵守规则的人,之前全国为此付出的经济代价,就白付了。

所以,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出门。

那强制在家的这段时间,我们应该干些什么呢?

千万不要把这段时间当成放假。

什么叫放假?放假,是你辛苦工作一年之后,获得一段时间来休息。

而休息,是为了用饱满的精神再次投入工作。

今天已经正月初十二了,你已经休息很长时间了,这个时候,其实越休息越累。

你应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看书、学习、提升自己。

我强烈建议你,要少看新闻。疫情期间的每一天,网上都充斥着大量消息。

有很多正面消息让你热泪盈眶,也有很多负面消息让你气到骂人。

你每天都在这两种情绪之间来回切换。

可是,你作为一个二手、三手甚至七八手消息的接受者,你很难分辨哪些消息是真的,哪些消息是假的。

每当发生一个重大事件,人们总是有意无意地想寻找一个心中的英雄,来获得精神的鼓舞;同时寻找一个心中的恶魔,把一切罪责都怪在他身上。

找到英雄之后,通过热泪盈眶的方式,来获得心理安慰。找到恶魔之后,通过责骂他们的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正义。

而这一切,其实都是一种心理暗示,对抗击疫情几乎没有任何帮助。

所以我建议你,每天只花少量、固定的时间看看新闻就可以了。

看太多新闻,只会让你不断沉浸在寻找英雄和寻找恶魔的心理游戏里,对你有害无益。

用更多的时间,看书、学习、提升自己。

六、促进不见面交易

还有一种应对方法,叫做促进不见面交易。

什么叫促进不见面交易?

创造财富之后,必然要通过交易来实现价值交换。

今天,疫情抑制了见面交易,但我们可以开始促进不见面交易。

在这个方面,电商发挥着巨大价值。比如放假期间无法出门,我就在网上买书、买食材。

在这个特殊时期,快递员是真正的英雄,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人手还非常不够。

图:新浪财经

他们促进了交易的发生,创造着巨大价值。有了交易,一些公司才会有收入,有了收入,才能给员工发出工资。

所以在今天,电商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在疫情期间,顺丰做了一件特别有价值的事情,叫做不接触式快递。他创造了一种流程,让快递员在不接触你的情况之下,把东西送到。这种不接触式快递,我觉得可以在疫情期间大规模推广。

除了为电商送货,快递还可以成为企业之间的交易中介。

无法见面签合同,那么就线上沟通好,然后通过快递来签订吧;无法见面试用样品,那就通过快递来寄送样品吧;很多需要见面的事情,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都可以通过快递来完成。

这其实非常有助于快速恢复经济生产。

图:新浪财经

除了快递,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也可以在这个时期发挥巨大价值。

在春节期间,很多餐厅都准备了大量蔬菜,结果因为疫情,没有人来吃,大量蔬菜被浪费。同时,很多老百姓去超市,发现买不到蔬菜了。

这就出现了很大的需求不匹配。

我需要,但找不到。而你有,却卖不掉。

怎么办?

能不能通过外卖平台,把餐厅的蔬菜卖给老百姓呢?这个时候,大力发展外卖,其实是对餐饮业的一个拯救。

除了快递和外卖,我们还可以大力发展远程教育。

因为疫情,大部分中小学、高校都延期开学了。很多学校都开始推进远程教育,这也是一种不见面交易。

图:环球网

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可以通过促进不见面交易,来帮助恢复经济。

有了快递、外卖、远程教育平台等这些交易中介的存在,交易就可以不停。

只有交易不停,经济才能运行。


所有伟大的百年企业,都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而你只不过才经历一次“在家办公”。

在这次危机中,管理好自己,管理好公司。区分事实与观点,区分武汉人与传播者,区分影响圈与关注圈,区分情绪与行动。把这当成是一次修炼。

这次疫情,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危机,也是转机。

希望我们都能够积极面对,力所能及地做点事情。而不是每天都沉浸在寻找英雄和寻找恶魔的心理游戏里,愤怒焦虑。

祝福武汉。祝福你。

祝福每一个积极面对,把危机变成转机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