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化智聯數字化方案助攻復產,製造業“免疫力”可以這樣提升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有中小物流企業感嘆:“復工並不難,難的是上下游廠商不能如期恢復生產,那麼物流企業將面臨著‘無物可流’的困境,復產率難以提升。”

隨著疫情進入攻堅戰,有序復工穩產成為了製造業的重中之重,但疫情給製造業帶來的挑戰和問題嚴峻而複雜。

01智能物流系統需求明顯增多,企業數字化轉型更加務實

“疫情給製造業帶來的影響絕不短暫,復工不是簡單說開廠就能開始做的。”

據傳化智聯智能化技術中心總經理張嶺介紹,“疫情對大型製造客戶的影響不是特別大,但對上中小微型製造企業和物流企業,因其抗風險能力較弱,影響深遠。”

對此,傳化智聯從17號開始免費開放一些接地氣的、輕量化的雲服務產品供中小企業使用,幫助企業緩解物流困境,解決因信息化系統薄弱導致上下游無協同,業務運營效率低,社會運力無法充分調度等問題。

雲服務模式相比傳統模式核心優勢是解決了方便性、敏捷性的問題。物流服務是個長鏈條服務,從生產製造到倉儲到運輸,疫情促使物流服務不同的參與者對訂單交付時效保證,物流服務品質,物流成本控制,以及對端對端全流程的高效協同和信息共享提出更高的要求。

春節過後,一批淨重8噸的制動液跨省運輸就讓逐步復工生產的福建某石化公司感到了頭疼。

物流不暢,福建區域到湖北專線還沒全面開工,去往湖北的零擔貨還很難走,但客戶催得又特別急,司機到哪找?線路怎麼安排?安全交付怎麼保障?

最終,通過傳化智能物流平臺整合資源對接運力,智能調度安排線路,這批貨物順利從泉州裝車出發,駛往湖北十堰東風廠,且所有交易費用在線支付。

如今,該石化企業每天有1200多桶的潤滑油及制動液,通過泉州傳化公路港順利運到湖北、山東、廣西、浙江、北京、天津、河北等省份。

△泉州傳化公路港作業場景,目前,園區內實現復工物流企業復工率96%,每日進出港車輛3100車次,日吞吐量約2.5萬噸。

“原料供得上、產品出得去”,在解決物流服務需求後,該石化企業意識到數字化轉型“迫在眉急”,並向傳化智聯提出“倉運配運營管理+智能系統+諮詢規劃”全鏈條供應鏈解決方案的戰略合作需求。

為解燃眉之急,傳化智聯項目實施小組根據該公司提出的需求,基於“工廠-倉--經銷商/終端用戶”業務場景,對企業內部各相關部門各環節現場調研,針對成品倉、原料倉管理,原材料採購運輸環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把生產、倉儲、產品、供應商、客戶等信息緊密連接起來。

針對倉儲管理不專業,頻繁出現賬貨不符、分揀效率低、貨品長期擠壓等諸多現象,通過倉運配委託運營管理,引入倉儲管理系統,逐步實現包括倉儲管理可視化,360度24小時視頻監控,手持PDA精準定位貨物位置,智能標準化單元、立體貨架追溯托盤等基於雲倉的庫存協同和優化。

針對運輸效率低,貨物安全、交付時間無保障等問題,引入運輸管理系統,實現一鍵發貨、貨源實時整合、運力智能調度,以及物流在途跟蹤的可視化、自動化、智能化管理。

針對上下游無協同,運營效率低,基於訂單的履約與交付選擇,引入訂單管理系統,實現公司從採購端到生產端再到成品倉儲、物流的高效協同運轉,最終幫助其實現精益採購、精益生產、精益倉儲管理及精益物流管理。預計方案實施之後,能為該公司降低綜合物流成本20%。

△哈爾濱傳化公路港雲倉內景

△柳州傳化公路港雲倉內景

對於製造企業來說,開源節流、提質降本、減員增效是根本,而管理和數字化軟實力則是背後的“功臣”。張嶺比喻說,當一個企業做數字化的時候,這已經不再是一個CIO的項目,而是一個CEO的項目,數字化不再是一些效率的改進,而是一個產業盈利的源泉,帶來的成果已經不僅是讓原有成熟業務效率更高,而是成為一個成長性業務。

“軟硬兼施”的物流升級運用數字化手段轉“危”為“機”

疫情期間,傳化智聯除了做好基本的復工、疫情防護,最根本的就是思考如何在特殊時期更好地服務客戶,將損失降到最低。各項目團隊根據企業具體的情況訴求、問題、場景、階段來做解決方案,不斷提高標準以達到客戶要求。

3月16日,在上海永大電梯廠區內,兩臺13.7米、一臺9.6米,發往台州的貨車正在進行貨物裝載、運輸等準備工作。

受疫情影響,上海永大電梯復工運輸以來,由於收貨人不在現場無法收貨經常造成客戶臨時改單,物流信息混亂,不少物資不能及時送達。

為解除客戶對運輸安全的後顧之憂,保證工廠交貨時間,客戶基於傳化的訂單管理系統和運輸管理系統,以提高智能調度與運力資源有效管理,並提供車輛在途跟蹤系統的支持,對全環節進行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全面監控,實現下單、調度、配載、運輸、配送、簽收等全流程的可視化跟蹤管理。

項目團隊在接收訂單的第一時間在平臺上聯繫收貨人及項目經理確認現場情況,包括是否滿足車輛進出、正常收貨、限行情況續約送達時間等,並及時反饋客戶避免臨時改單情況等異常情況。通過承運商TMS系統和貨主企業OMS系統的互聯互通,利用終端可有效查詢物流狀態,達到信息的快速共享,以便快速靈活解決問題,有效控制潛在風險,提高客戶滿意度。

此外,項目團隊還提供運輸風險評估報告,把運輸風險降到最低。從2月25日至今,上海傳化公路港承運上海永大電梯由上海工廠出發到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等主要省份的電梯運配業務,在系統上已運轉貨物總量800餘噸。

疫情下,可以預見的是,智能化水平越高的企業,復工的進度和效率會越高。在此期間,企業和員工對數字化工具形成的使用習慣、工作模式,在疫情後期將繼續深化。

能輸出完整的數字化產品組合,並非臨陣磨槍,而是傳化智聯長期耕耘行業所奠定的基礎。

傳化插座式智能信息系統,用數字化技術連接智能公路港全國網,銜接貨主企業、物流企業的信息系統,貫通物流供應鏈全流程。基於此,傳化全國的智能化公路港也正在加快智能監控、無人巡邏、無感停車、線上租賃等方面的數字化升級。而傳化的支付金融服務,則通過整合金融資源,推出線上授信、線上保險等定製化的無接觸支付金融服務,助力物流企業復工復產。

3月4日,國家釋放了推動“新基建”加速經濟建設的信號,幾十萬億級別的全國總規劃投資為市場注入了強心針,也指明瞭下階段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大方向。在疫情中更加深刻領悟到數字化能力重要性並付諸行動的企業,也將在新基建大潮中激流勇進。

對此,張嶺表示:“平臺類企業天生具備利用數字化的方式整合運力和供應商的能力,利用技術手段為下單、運輸、付款和風控提供服務。預計會有更多的貨主和物流企業更加關注物流服務平臺的生態發展,傳化智聯也會持續加強平臺類服務的廣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