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書店沒消失,100只貓開始“接客”,文藝廣州活過來了

· 城市復甦系列 |

廣州·

復工潮過去兩週了。

廣州令人聞風喪膽的三號線重新開始擠擠挨挨。

中山大道和黃埔大道,早晚高峰,開始從中山一立交堵到梅東路口。

閉關了兩個月,春分前後,廣州熱熱鬧鬧的煙火氣,又重新升騰了起來。

不過,與此同時。

體育東路上,以24小時不打烊而聞名於全國的獨立書店1200bookshop,自開業六年後,第一次取消了夜間的營業。

不打烊的意思,就是可以在這裡看一整夜的書

北京路上那家以“貓”而聞名於文藝界的“擼貓店”,度過了艱難的兩個月後,才剛剛迎來第一波人流高峰。

好在,這個城市的一切,都像廣州大道上的車流一樣,並沒有哪一輛停下自己的馬達。

因為書店多,美術館多,文創環境好,廣州一直是很多年輕人心中的文藝高地。

我們,也深入廣州腹地,進行了一次春天的探尋。

24小時書店還沒消失,100只貓開始“接客”,沙面開始街拍,我也乾了這杯中的酒。

這個世界啊,會好的。

01 保衛獨立書店

六年前,愛書人劉二囍,在廣州天河開了第一家1200bookshop,1200的意思,是凌晨,也就是凌晨也能看書,這裡24小時不打烊。

書店不大,藏於閣樓,幾乎只能容納兩人並行的樓道入口,需沿樓梯而上。

視線所及之處,皆是書和舊物,椅子從建築材料垃圾堆裡撿回來,書桌用舊木門做,吊燈裝飾由破椅子拼接,牆壁好似90年代的房屋觸感…

但在這片小天地,每個人都能就著柔和的光,捧著最愛的書自由閱讀。

不不,是捧著最愛的書,一整夜自由閱讀。

才是真正的酷。

六年來,劉二囍把這家酷酷的1200,開到了廣州的好幾個區,甚至深圳也有一家。

那一座城專訪1200bookshop創始人劉二囍

劉二囍說,他愛死夜晚的廣州,因為有酒鬼,有失戀的人、迷失的人和加班的狗,他想做廣州的守夜人。

可是,在剛剛過去的疫情期,1200bookshop縱然一天都沒有關門,劉二囍卻不得放棄了他最鍾愛的,廣州的夜晚。

“迷茫、觀望,嚴重的時候,根本猜不到疫情還會持續多長時間。”

劉二囍回憶起,當時的他預計二月份書店將面臨全線虧損。

書店官微2月15日的推送

在2月15日,他在大眾面前揭開了書店的傷痕。

劉二囍也沒想到,這篇《79.04%的實體書店撐不過三個月| 1200bookshop之求生欲》,真的讓書店“活了”。

因為售賣周邊單品,書店獲得了50萬現金迴流,“書店又能多撐一個月”,二囍搓搓手。

當然,也有人質疑這是在讓別人為自己的情懷買單。

劉二囍倒是豁達,“沒有人會為別人的情懷買單,我的情懷本身也是很多人自己的情懷。”

書店裡,隨處可見的“情懷”,也文字,是特色,也是很多人心頭上的致命一擊。

劉二囍的朋友圈裡,都是1200

3月9日,作家許知遠為“保衛獨立書店”,聯合帶貨女王薇婭、以及,當年憑藉那首《白衣飄飄的年代》而走紅的歌手葉蓓,一起開了場賣書直播,當時還邀請了包括1200bookshop在內的四家獨立書店。

讓劉二囍深刻印象不是當時賣了多少書,而是烏托邦書店創始人小童講的一句話。

“開書店這幾年,除了損失一些錢,其他東西都是賺到的。”

談起這艱難的兩個月,劉二囍很平靜

我們在“沙發客”的小房間採訪了劉二囍,書店三樓靠近入口處。

極小的房間內放了張寬約60cm的小床,有窗戶、空調、沙發和桌子。

沙發客的房間,樣樣俱全

六年來,小房間免費收留了許多“無家可歸”的人。

他們會在牆面寫東西,寫感悟、故事、情書或發洩情緒。

有的沙發客會在週六晚12點深夜故事會上和留守書店的陌生聽眾暢聊。

2016年某位沙發客的留言,字跡工整

“前陣子一個俄羅斯青年睡這裡,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遊記。向我借了3500塊,在房頂留下一行字就走了,他還說等我一起遊蕩世界,走遍199個國家。”

只是,疫情暴發至今,不打烊書店熄了深夜的燈,沙發客也暫停對外開放。

疫情好轉,書店也恢復了不少人氣

2003年劉二囍從安徽考到華南理工大學,之後就沒有離開過。

他對廣州有著複雜的情愫。

“廣州有好也有不好,但住久了就像我的家一樣,我是愛廣州的,但不是極端的愛,是很複雜的。”

往日的現在,廣州的夜晚正在逐漸恢復,1200的夜晚卻仍打著烊。

劉二囍也在觀望,保衛獨立書店,不只是說說和情懷而已,同樣需要變通。

研發文創產品,線上售賣也好,更多的可能性,都會發生。

“不管怎麼樣,這家書店我是絕對不會放棄的,它是我一生的愛好和追求。”

這一點,二囍很篤定。

02 拍照聖地沙面

如果說廣州獨立書店的美是內斂而清冷著的,那麼沙面的美,就是端莊秀美而淹然百媚的。

沙面洋房眾多,也正是因為這些洋房的韻致,一直是廣州文藝青年中年們的拍照打卡聖地。

被古樹包圍著的藍綠色洋樓

這裡見證了廣州近代史的變遷,留下了鴉片戰爭時期英法租界的縮影,但它應該沒有見過這麼冷清的春節。

沙面朝西南靠珠江邊有個機械停車場,去年底建成。

據停車場保安舒大哥回憶,剛開通時480個車位依然供不應求,春節疫情時期車輛不到50輛。

沙面的機械立式停車場,恢復了往日的忙碌

我們到沙面時,半數以上的停車位被停滿了。

“在家呆了這麼久,得出來透透氣啦。”保安大哥春風滿面,有序地指揮著出入的車輛。

屬於廣州的,歐式花園

去年,廣州荔灣斥資3.5億、用4個月的時間改造陳舊的沙面。

這個屬於廣州人的歐式花園,換上了新衣。

這幾天,街拍的模特隨處可見

翻新的建築前、路口轉角處,隨處可見的街拍的年輕人。

這是新沙面的獨特風景線,摘掉口罩,拍完再帶上,都想趕在暖冬離開之前,留下自己的足跡。

有著獨特風格的麥當勞,特別受歡迎

沙面北街上開了家新店,它是廣州唯一一家歐式風格的麥當勞。

鑲在窗上的M形的黃色LOGO搭配和原始建築的外牆完美契合,光是LOGO本身也都成為不少人拍照的打卡景點。

麥當勞的隔壁有一家的西式餐廳,一週前他們開放了堂食,但疫情還沒完全過去,店內用的基本是一次性餐具。

雖然堂食,但餐廳裡使用一次性餐具

沙面,有一段時間沒這麼熱鬧了。

或許是聽到人群的喧鬧聲,沙面三街一處居民住所的二樓陽臺。

一隻貓咪好奇地探出了頭。

陽臺外的小貓(Mia供圖)

03 100只貓開始“接客”

不止沙面有貓,廣州海珠區有一家貓主題餐廳,這裡才是“鏟屎官”和“貓奴"們的朝聖地。

貓主題餐廳“就是這樣的喵”

“B5號,輪到你擼貓了嘍!”

尋著叫號機的聲音,關掉手機導航,也能很快找到這家店。

排隊的人還不少

復工一週,這裡的顧客數量是往常的三分之一,但也有不少人在門外等待。

按照店員指示,洗手、測體溫、換拖鞋,酒精消毒,開始擼貓。

這家店的主人是一對年輕人,大宏和小鴻。

因為都是重度擼貓愛好者,四年前兩人決定搭檔,一拍即可,就有了現在我們看到的100只小可愛。

2020你好,請善待我和我的貓

現在,他們擁有兩家店,八成以上的貓都是兩人一手帶大的。

有些貓懷孕,大宏還會親自接生。“第一次接生的時候,我手抖得很厲害。”大宏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也不免自嘲了一下。

用大宏的話來說,店裡100多隻貓是他的“命”。他和搭檔小鴻把貓當成自己的孩子,每隻貓的長相和名字都記得住。

《延禧攻略》裡,飾演海蘭察的演員也會來擼貓,他最喜歡的是“卡姿蘭”。

一隻的確擁有著一雙卡姿蘭大眼的貓咪。

他說,他在這雙眼睛裡看到了整個宇宙。

只是,包括卡姿蘭在內,所有的貓咪,萬千寵愛都在前兩個月因為疫情的到來戛然而止。

卡姿蘭見不到她的宇宙,其他小可愛也見不到自己的“媽媽”(這裡的熟客都自稱是哪位小可愛的媽媽)。

兩位年輕人兩家店奔走,店門卻一直不能開。

眾所周知,這次疫情,貓貓狗狗們的日子都不好過,特別是疫區。

“想到別人的貓,受疫情影響,無法與主人團聚之類的消息,我都不太忍心點開。”大宏說。

所以,過年期間,他們會將自己囤的貓糧低價售給有需要的貓友,“能幫多少幫多少,盡綿薄之力。”

兩個大男孩和他們的貓咪 受訪者供圖(禁止轉載)

而對於自己的這些小寶貝,這兩個月,他們更是牽腸掛肚。

100只貓咪一直在店裡,為照顧貓咪,他們兩邊店來回跑。貓咪如何、生意如何,未來又將面臨什麼,他們常常忙到凌晨四五點,也常為此失眠。

對貓咪牽腸掛肚的不只是他們自己,還有之前店裡的熟客們。

於是,春節期間,大宏決定為大家開直播,讓貓友們宅家抗擊疫情的同時,還能微信群裡“雲擼貓”。

老闆大宏幫貓咪順毛

只是“雲擼貓”不能解決生計問題。

當兩個人手頭的積蓄逐日消耗,但好在3月初疫情出現好轉,政府鼓勵復工。再三糾結後,海珠區店3月7號重新開業。

大宏坦白,貓店的規矩其實挺多。

有一條是暫不接待1.1米以下的小朋友,還有不能抱貓,不能追逐貓等。

大宏說:“愛貓的人自然懂。”

長此以往,顧客熟悉瞭如何與貓相處,貓咪在顧客面前也是一副慵懶、安逸的狀態。

它們邁著漫不經心的貓步,或就躺在你附近,互不干擾。

“未來還會一直在廣州。”大宏在深圳當過兵,他喜歡深圳,也考慮過在深圳開店。

但最終他還是認為,適合他們和貓咪長期居住地方,還得是廣州。

“廣州住久了,就是家了。

是我們的家,也是貓咪們最熟悉的家。”

04 我的快樂,會回來的

大宏和小鴻的另一家貓主題餐廳開在了北京路。

這是位於廣州越秀區一條集文化、娛樂、商業於一體的街道,廣州年輕人最愛逛的一條街,有故事,也容易發生故事。

夜晚9點的北京路步行街

夜裡,最難被餵飽的不是肚子,而是虛空的靈魂。

宅家兩月,如隔三秋,藏在酒裡的故事慢慢都在這條路上舒展開來。

北京路的“孖記士多”

忙碌了一天的城君單純想慰勞自己的胃,憑直覺找到一家招牌惹眼的飯店。卸下沉重的相機包,鬆了鬆肩膀。

唉,誰還不是一個有故事的女同學男同學?

這是家開在室內的大排檔,自詡“廣州老字號”,金色招牌也著實亮眼。物美價廉,裝修確實很復古。

廣州美食出了名的多,但一份炒牛河、一瓶維他奶,足以在深夜療愈吃貨的心。

大排檔裡的飲食男女

就如到北京要走門前大街,去上海要走南京路,而來廣州必打卡北京路。這條現代商業街下埋著千年古道的遺蹟,民國的騎樓建築下藏著多家廣東老字號店。

八成以上的人到北京路都是為了吃,全長約1500米街道上濃縮了中國八大菜系,東南亞菜、日韓料理...

即便過了飯點,一家越南菜的門外依舊排著長隊。

北京路上的越南菜館

廣州正在復甦,這一切肉眼可見。如雨過天晴,陰霾散去。

上週五,廣東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回家。

時隔近兩個月,白衣天使終於回了家

我們也想重整行囊,回到路上。

正如北京路上的煙火氣,正如沙面洋房樓下街拍的紅桃皇后,正如擼貓時平靜的心,也正如1200bookshop裡的標語。

“這個世界會好的”。

白天的上下九和夜裡的麗影廣場

而我的快樂,會回來的。

· 城市復甦系列 | 廣州·

-END-

文中除受訪者供圖和網絡圖片外,圖片版權歸那一座城所有;

(部分圖片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