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微旅行: 盐城 游览海盐博物馆 揭开了“煮海为盐”的历史

游览 盐城 的“ 海盐 博物馆”

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与中华民族进入文明时代同步,华夏祖先率先将火融入对海洋的开发,揭开了“煮海为盐”的历史,并持续探索创造,再创“晒海成盐”的历史新章。 海盐 作为占据各种盐产总数80%以上产量的盐种,围绕着它的生产、运销、管理,在 中国 历史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动人心弦、影响巨大的事件,支撑着历代王朝的经济命脉。滔滔海浪,惊涛翻卷捶打出盐坚忍不拔的风骨;代代盐民,栉风沐雨铸就着盐晶莹刚烈的品质。以 江苏 盐城 为代表的广大 海盐 产区的沿海开发、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无不深深打上了 海盐 的印记,在 中国 沿 海兴 起了一座座大气磅礴的盐之城。

引海制盐展厅

茫茫海水,向人类敞开着胸膛;淘淘海浪,无私地将生命之盐馈赠。煮海水成盐,使沿海早的早期人类彻底摆脱了无意识摄取盐分的本能。随着人们对海水及其相关自然现象的深入了解,广大盐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更新技术,提高产量与质量,先后经历了“引海淋卤”、“铸盘煎盐”、“晒海成盐”等一次次变革,展现了 中国 人勤劳创新的民族智慧。中国 历史上关于“煮海”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先秦。二十世纪末,以盐业为专题的考古工作陆续展开,通过在沿海众多 海盐 生产遗址的发掘调查,推测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们或利用近海滩地的地下咸水,或利用海潮涨落,引海水经过坑、滩等场地有所浓缩后,持续注入灶上的陶具,煮熬成盐。盐字首见于《周礼·天官》的“盐人,掌盐之政令”。自然形成的称“卤”,只有人工加工而成的才称之为“盐”。

圆底罐和角底杯,还有盔形陶器,当时煮盐的容器。

商周时期的淋卤坑、滩说明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引海沥卤的原始方法,到了唐宋时期该工艺逐步成熟并在沿海地区普遍使用。淋卤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 海盐 的生产效率,该生产方式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一直沿用到明末清初。自由制卤工艺诞生以来,验卤法就相伴而生,最先是放饭粒于卤中,粒浮者即为纯卤,后逐渐以石莲子取代,放十枚进去,全浮者全收盐,半浮者半收盐,三颗以下的则卤未成。至宋元之交,浙西采用“莲管汲卤”试验,达到了古代验卤技术的高峰。到了近代,则开始用波美表进行验卤。(下图为波美表和石莲子)

唐宋时期,大型铁铸煎盐器,重约2吨

煎盐的盘有圆形、方形,大小不一。用盘铁煎盐,先从卤池内注卤入盘,起火煮卤,投入皂角数枚,卤即结晶成盐,盘铁每昼夜可熬盐5盘左右,每盘400斤,一昼夜可得2000斤。

煎盐工具:灰簸箕、托草扒、大勺子、烧钩、裁板等

各种火叉、灰扒子等

板晒:利用近海滩涂的咸泥,通过淋、泼等方法制作盐卤,再将卤水倒入盐板中,经过风吹日晒,结晶成盐。

后来技术又发展成了“晒海成盐”,利用阳光、风力等自然资源晒盐,是生产工艺的一次重要改变。在宋、金时期, 山东 、 福建 一带出现了将淋卤池中的卤水灌入小面积的晒 盐池 中,借助日晒、风吹逐步结晶成盐,明代这一技术在各 海盐 产区逐步推广,到了清末,泥池滩晒逐步成为晒盐的主流方式,成为我国近代最普遍的制盐方式。最早的晒盐发明者是北宋的陈应功,因 平定 福建 有功被封为“平闽将军”,后设盐场,指导盐民晒盐,陈应功先以“砚池试盐”,后经总结、推广,改煮为晒,节省了成本。

说起 盐池 的造型,有砚台晒、八卦滩、对口滩等,都是一点点演变而来的。

场景厅

第二个厅:场景挺,展现现代 海盐 滩晒法的生产流程

第一步,开辟亭场:选择海边卤气旺的滩涂、经翻耕、夯实、四周开沟,筑好土埝,亭场即成。

第二步是等海潮侵灌:亭场筑好之后,利用潮汐或人力使亭场灌满潮水,以提高土质盐分,为制卤做准备。

第三步,摊灰暴晒:每日早晨将灰坑内淋过卤的残灰及半生灰挑到亭场,摊平均匀,晒到下午2点左右,亭场卤气上升,灰已变咸,待下午4-6点后将灰扫成堆,以备担灰淋卤。

第四步,淋灰取卤:先将生灰铺于灰坑底部,然后将亭场上的咸灰担入倒满,再用生灰盖面,用脚踏实后,用海水泼浇淋卤,卤水从灰坑流入卤井,卤井满则贮于卤池。

石莲试卤:取石莲十枚投入卤水,如全浮则卤成可用,如半浮则产量减半,如浮莲少于三枚则卤未成,需重新进灰淋卤。成则贮于卤池,以备开煎熬盐。

这个场景厅的陈设挺梦幻的,非常有科技感。

行盐四方

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 中国 古代社会,“天下之赋,盐利居半”。自春秋时期齐国实行“官山海”起,盐利成为历代统治者视野中致命的诱惑。 海盐 的生产、流通被垄断,实行专卖专营,甚至军事管制,其目的就是获取高额的税收以备军国之用。 海盐 的发展史实际上已超越单纯的技术史,它融入到国家的管理体系和赋税体系。更由于这种咸咸滋味的渗透,这部特别的文明史透析出被垄断的苦涩,回味绵长。海盐 为古代大宗贸易产物,其存储方式在历朝历代都有严格的管理规定和要求。按其存储类型分,主要有“就场收纳”和“中转集散型存储”两种;按性质分,有官收盐和商收盐两类。

行盐流程:古代朝廷对盐的流通进行严格的把控,包括它从生产者手中转到消费者手中的全部过程,控制的关键为盐的收购、放销、计量、包装、开运和验放等。历代 海盐 的放销或凭盐钞、或凭盐引、或凭盐票,无论哪种方式,官府都要进行复杂的审核,由此形成了一套成熟的 海盐 运输、贩卖体制。下图为泰坝石权(清), 泰州 发掘出来的,石权用法如今天的天平。 在古代, 淮南 灶民们生产出来的淮盐,要在 泰州 过秤,防止夹带私盐,再把大包分成小包,入长江上溯发卖。

盐为食用产品,长途运输容易受到污染,因此需要包装。宋代要求商人用统一规格的一次性官袋装盐。明清时期大多用蒲包,新 中国 成立后逐步改为化纤纺织袋包装,之后工业盐改为散装为主,食用盐改用小包装。

清代淮盐是朝廷盐利最重要的来源,因而其行盐的规定最为复杂。清乾隆年间(1736-1795)形成固定程式,有十四道手续,商人行盐有“八开”:开征、开请、开重、开坝、开桥、开所、开捆、开江。

海盐 的主要运输途径有水运和陆运两种,以水运为主。 海盐 行盐本无区域划分,唐766年开始划分池盐、 海盐 行销地界,凡不在界内销售的食盐均为私盐。

各种盐店招牌

古代盐价:盐价之高低,关乎税之高低。从汉代到清代2000多年间,食盐价格在官卖之时由官定;通商之时由商定,而官行督查;或直接由官定价,商人遵守交易。古有“升米斗盐”之说,体现了政府定价随米价转移的原则。

传奇盐商:历经宋元明清,盐商逐步成为专制体制的组成部分,特别是清代居于 扬州 的 海盐 商人,其声势显赫达到顶峰。他们凭借食盐经营获得巨大财富。北宋时期,蔡京改革东南盐法,其中有一条“免收盐舟商船税”,将官方特用的黄旗发给盐商,盐商将黄旗插在船头,优先快速行驶,过往官员及其他商船一律回避让路,一时盐商风光无限。此外,盐商还能获得很多科举特权。

盐商的代表:江春(1720-1789),一生经营盐业,为清乾隆年间“ 扬州 八大总商”之首,一生接待乾隆南巡六次,被乾隆褒奖至一品头衔,成为大清盐商的代表人物。

各类盐商记账本

盐政春秋

统治者通过对盐的控制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古代 中国 盐业收入成为仅次 于田 赋之后的第二大收入来源,而 海盐 在各类盐产中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东周之前,国家对盐没有专门的控制。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提出“官山海”,是为 海盐 专营的开始,此后, 海盐 专营制度的废止与变革,很大程度上都成为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兴盛的重要方略,汉武帝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专卖,实现了富国强兵的愿望。唐安史之乱后,也是从 海盐 专营入手,实现了唐代的中兴。

七国之乱:刘濞,刘邦之侄,封吴王,建都广陵(今 扬州 ),依靠 东海 之利煮海水为盐,将产盐区域扩大到今 江苏 沿海全境,富可敌国,景帝三年,刘濞发动吴楚七国之乱,兵败被杀。

管仲见齐桓公:春秋战国时时期,齐国管仲首创的“官山海”政策,即将山上的铁和海里的盐收归官府管理,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右盐主官”印(汉代),"右盐"是汉代盐官官职名,"主官"为东莱郡盐官长

国家对 海盐 的管理,大多都实行专卖体制,从中央到地方有完备的生产管理体系,甚至连煎盐的工具、燃料等也完全由官府控制分配,达到对盐产的严密掌控。

海盐兴城

“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间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的盐。”这是公元13世纪 意大利 探险家马可•波罗初次踏上 中国 盐城 这片古老大地时的感慨。早在春秋时期,先民们以“近海之利”“煮海为盐”。秦汉时广大沿海地区已因盐利兴起一座座城市。于汉元狩四年(前119), 盐城 就以其兴旺的渔盐之利立县盐渎。东晋时因“环城皆盐场”而更名为 盐城 。唐宋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 盐城 已发展成为 中国 东南部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盐税成为国家税赋的重要来源。元代时“两淮盐税甲天下”…… 盐城 的盐业在历史上对国家财 政和 人民的生产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 盐城 仍是 中国 重要的 海盐 生产基地之一。

距今7000年以前,随着全球气候转凉,海平面逐渐下降, 江苏 沿海大陆再一次在海中升起,先民们来到这片滩涂之上,开始了探索性开发, 盐城 境内至今可见曾经是海岸的遗迹和自然标本。

大约在商州时期,沿海各地逐步开始了“煮海为盐”的历史,考古发掘证明,沿淮河到当时的海岸线上,有大量煮盐遗址和大量陶片堆积,大量发掘的规格高、精品多的汉墓,为我们了解 盐城 因 海盐 开发而成为煮盐重镇,并于汉代因盐置县提供了直观的证明。

不起眼的镇馆之宝!新石器时代刻划纹陶壶是泥质浅灰陶。小直口、圆唇,口外侧有一周凸棱,平底。壶的造型有崧泽文化风格,纹饰有大汶口文化风格,对研究江淮地区文化有重大意义。

这款战国“祝其亭玺”封泥长3.5厘米,宽2.6厘米,厚2厘米。封泥呈不规则形状,正面上部有阳文篆书,直读为“祝其亭玺”。四字呈正方形排列,有边框。下部、背面饰绳纹。祝其在今天的 江苏 赣榆境内。此枚封泥,为研究战国地方递送文书和战国 盐城 的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汉代四乳钉纹铜镜

淮河下游及串场河沿线战国、汉代遗址分布,基本上都在一条线上。

盐渎 故城 :春秋战国时期, 盐城 先属吴越,最后属楚, 盐城 城厢范围南北大片滩涂为 海盐 生产奠定了基础,汉武帝四年(119年),这里已经“煮 海兴 利,穿渠通运”,朝廷将古 射阳 县东部靠黄海的一部分划出置盐渎县。下图为 盐城 历代水井。 盐城 市区紧靠大海,水井成为保障人民生活的重要设施,目前发现战国晚期至明清时期水井300余口,证明了这里的人口活动。

明代的 盐城 布局

范公堤:北宋时,范仲淹掌管 东台 盐仓时,兴修海堤181里,与唐代李承所修李堤相连接,后经南宋到清朝重修,最终修成了起自通州吕四,止于庙湾场的700余里海堤。范公堤在民国年间被扩建为公路,即今天的204国道。

串场河,也就是博物馆所在的地方,北起 阜宁 县,与通扬运河相接,串通宋代以来的近20个盐场、盐仓,至今保存完整。

明清以来沿海境内常遭海潮肆虐,1939年又经历了特大海啸,抗日民主政权 阜宁 县县长,宋乃德率地方民众以盐税相抵,耗资百万,建成捍海大堤,有力地保护了当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产,地方人民把这条海堤与宋代范公堤相提并论,称为“宋公堤”。

今日的盐场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