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战“疫”复产

对外贸易,是拉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安徽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壮大外贸主体,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取得了非凡成效。在2019年之前的几年里,安徽年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都在1000多家,2019年一跃到2000多家。

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春节因素影响,安徽外贸形势变得极其复杂严峻,不确定因素增多。为稳住外贸基本盘,安徽商务系统从政策落地、服务创新等方面入手,全力支持外贸企业战“疫”复产。

积极出台政策 同步狠抓落实

连日来,安徽新的稳外贸政策接续出台、实施。记者从安徽省商务厅了解到,在省级层面,安徽省已出台涵盖出口信用保险、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重点企业国际市场开拓、境外统一组展参展和对接活动、参加广交会和华交会、参加相关境内国际性展会等若干方面政策。譬如参加2020年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位费予以全额补贴;参加国际展会,展品运输费最高给予50%补贴,单个企业最高可达80万元;重点企业国际产品认证费补贴70%,单个企业最高100万元等。

记者从安徽省商务厅获悉,该厅已会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安徽分公司提出2020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应对疫情影响若干举措,安徽省商务厅将作为投保人,采用政府统一投保方式,与安徽信保公司签订统保大合同,对全省2019年所有出口额300万美元以下小微企业实行小微统保政策全覆盖。

当前形势下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资金链紧张等突出问题和诉求。这是安徽各项政策聚焦的重点,提出对商业银行面向上年度出口额300万美元以内的小微企业依托出口信用险保单质押发放的、无需提供额外抵质押担保、不高于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信保贷”等融资贷款业务,按贷款实际发生额的2%/年给予贴息,单个企业最高可达10万元。

在政策兑现上,安徽也不乏创新举措。记者从宣城市商务局了解到,为缓解因疫情导致的进出口企业困难,该局已启动无申报预拨外贸促进资金模式。在企业未申报资料情况下,2月21日对照宣城市外贸口岸促进政策,按照保主保重原则,在梳理的可精准拨付到企业295个外贸促进资金项目中确定第一批拨付项目,2月26日直接将市财政预拨的第一批400万元外贸促进资金拨付给企业。

精准帮扶企业 推动复工复产

外贸企业面临的困难,就是安徽商务系统行动的方向。

连日来,安徽省商务厅领导班子聚焦“两稳一促”大力开展调研工作。安徽省商务厅厅长张箭先后深入安粮集团、省服装进出口公司、省技术进出口公司、安徽进出口公司等,详细了解企业防控措施落实、复工复产进度和进出口业务情况,并现场指导解决具体问题;安徽省商务厅副厅长朱丹赴合肥华凌、惠而浦开展调研,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了解企业生产运营、复工达产、海外市场及进出口等有关情况,对企业所提问题建议逐一进行了现场回应和解答。

记者还从安徽省商务厅了解到,该厅外贸业务有关党支部已经分别对口联系全省16个市,各处室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企业解决各类通关难题,分工协作,形成合力。

在滁州,安徽旭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光伏组件产品95%以上的市场份额都在国外,企业在手的1000多万美元的出口订单,急需交货,受疫情影响,该公司防疫物资紧缺,原材料采购难运输难,让企业一度陷入了困境。

为解决企业难题,滁州市商务局深入车间,指导企业做好员工防护,针对口罩、酒精物资紧缺的问题,同时第一时间协调开发区、交警大队,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采购运输问题,帮助企业顺利地进入全面投产。目前,该公司日产光伏组件0.6 兆瓦,产能得到了完全释放,复产后生产的首批光伏组件将出口到泰国和印度等国家。

在政府、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安徽外贸企业正克服困难加快复工复产脚步。记者从安徽省商务厅了解到,全省110家进出口6500万美元以上的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达100%,65家重点跨境电商企业也已全 部复工。(国际商报记者/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