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想自殺卻又不想死,是怎麼回事?

用戶3372918482928830


談一談抑鬱症患者的自殺問題

這是一個連我這個醫生都不願意去碰觸的問題,因為有太多的遺憾在裡面。說到自殺,全世界每年有100w人自殺成功,這其中有我國28w人左右,而在這28w人中,有大概30%的人自殺原因與抑鬱症有密切的關係,可以說這樣的損失,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一個家庭,都是難以承受之痛。

沒有人會想死,抑鬱症患者也不例外,很多時候是消極、悲觀以及絕望的情緒長時間的影響下,大部分人是無法抑制住,長時間的絕望情緒會讓人感到無比的痛苦,所以對於一些抑鬱症患者來說,自殺更像是一種解脫的方式。當然,做出這個決定本身就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很多人可能連雞都沒殺過,說到自殺,談何容易。所以尤其是一些年紀比較小的抑鬱症患者,未成年的抑鬱症患者,很多人都存在自殘行為,多為用小刀劃傷自己前臂內側皮膚。曾經有小患者對我說,自殘對於她不是疼痛,倒是一種解脫,有種很爽的輕鬆感覺。這不是受虐傾向,而是疼痛同樣可以帶走揮之不去的絕望情緒。曾經我的一個有著多年自殘經歷的女性患者,在上大學後才被老師發現有自殘行為,然後在兩個手臂的內側,密密麻麻的分佈了大約40道的劃痕,外人看來難以理解,但她說每次實在忍不住自殺的時候就會劃一刀,就輕鬆多了。

那麼為什麼又會臨時改變主意呢?

雖然所有改變自殺意念的行為都應該被認可和鼓勵,但確實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之前自殺的觀念非常的強烈的人,突然又改變主意了?其實就像是一些人在想要去犯罪,去傷害別人的時候,常常出現在行動前打退堂鼓的情況,矛盾總是存在的,要犯罪的人也知道犯罪的嚴重性和後果,打算自殺的人也是如此,當然也知道自殺的嚴重性和後果,畢竟生命只有一次,多一個選擇的機會也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比如之前我有一個患者對我說過一次特殊的經歷,是在她的抑鬱症狀有所緩解後的一天晚上,本來在開放病房住院治療,但突然覺得自己這樣連累父親,這種自責急劇發酵,以至於出現了強烈的自殺意念,然後患者獨自跑到 江邊,走入了江中,走到水已經摸過脖子的時候突然後悔了,但已經沒有體力走回岸邊,萬幸這時陪護的父親找到了她,和周圍群眾合理把她救了回來。

自殺與活下去,本身就是一個永恆不變的矛盾話題,如果可以,作為醫生,我希望這樣的矛盾一直存在,給我機會治癒她的悲觀與絕望情緒。


我說精神


因為責任感,因為我知道,如果我自殺了,會影響身邊至少4個人整整7年的時間,或者更久,我不希望這樣。

我知道我有責任也有義務回報他人。我不是我自己的,從我被媽媽懷上起,我就開始虧欠了,這麼多年的生活,我享受了父母的愛,享受了兄弟姐妹的關照,享受了同學老師的幫助,享受了朋友的關懷,享受的愛人的付出,享受了孩子天然的信任和愛,享受了社會的福利,享受了鄰居的幫助......

每一份享受,每一份關係,都需要我活著,去回饋,而不是一死了之,還給那些愛我的人留下那麼久的傷害。

也因為我不捨,我知道,舍了會更痛苦!等著我的未必是解脫。



小麗說說


這屬於典型的“趨避式衝突”。

這種情況很好理解:

想自殺:是因為太痛苦,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不願再拖累家人,成為別人的負擔;

不想死:這是人求生的本能,不甘心就此了斷自己的生命;同時也糾結因自己的自殺給家人帶來的無盡的痛苦、自責與愧疚。

順便給大家科普一下有關心理衝突的知識,常見的心理衝突分三種類型:

1.雙趨式衝突

比如魚和熊掌都想兼而得之,又不想放棄家庭,又想擁有“小三”就是這種衝突的典型表現;

2.雙避式衝突

比如“前有狼後有虎”,哪個都想逃避,但又必須要選擇一方,一般人大多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3.趨避式衝突

又想吃熱豆腐又怕燙著,又想離婚又怕給不了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包括問題中所提到的“抑鬱症想自殺又不想死”,就是“趨避式衝突”的典型表現。




心理醫生張彥平


這是一個臨床常見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對死亡的猶豫不決?我們可以討論一下。

為什麼抑鬱症的患者想自殺?

從行為認知學派的觀點來看,這是因為抑鬱症患者的認知功能發生問題。抑鬱症患者大多伴有嚴重不等的消極觀念。患者常會有“活著很累”、“活著沒有希望”、“活著沒有意義”等想法。在這些負性思維的作用之下,患者常會將消極觀念付之於行動,最終演變成自殺行為。

抑鬱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是受到心境情感影響的。試想一下,如果你整天沒有什麼開心的事情,內心總是被悲傷和痛苦填滿,就像牙痛一樣的折磨著自己。你也會產生想要及早解脫,難以忍受痛苦的想法。

在抑鬱症中,如果患者伴有強烈焦慮、激惹、悲觀情緒,存在酒精、藥物等物質濫用行為,存在人格問題(邊緣型人格),既往存在自殺未遂行為的。這些情況提示患者的自殺風險很高,一定不要掉以輕心。

為什麼抑鬱症的患者雖然想死,但卻不敢去做?

這主要是看患者的自殺意念是否決絕強烈。首先要說明的是自殺意念不同於自殺企圖,自殺意念可以是以一種被動的、短暫的、不連貫的、積極的,疑惑是強烈的,可以伴有也也可以不伴有自殺企圖。而自殺企圖是抓觀賞期盼渴望通過自我毀滅的行為達到死亡的目的。

自殺意念是我們用來評估自殺未遂行為的指標之一。有許多抑鬱症的患者在首次自殺過程中往往會因為自殺意念不夠而放棄,也因此產生了自殺未遂行為。多數抑鬱症的患者描述自殺的意念往往都是一閃而過的,他們往往對於死亡存在恐懼心理。還有的患者是受宗教道德影響而不能採取自殺,比如天主教就會將自殺視為罪過。

祝大家健康!


心理科的小李大夫


抑鬱症的一個表現就是會有自殺的想法。儘管每年會有許多因抑鬱症而自殺失去生命的患者,可是依然有許多人在堅持。

這些堅持的人沒有自殺的念頭嗎?

不,他們也有這樣的想法,回到這個問題上,他們在產生自殺想法時卻又並不想真的尋思,是因為以下幾點:

他們還有著牽掛和執念

每個抑鬱症患者都是孤獨的,他們內心有著太多的衝突,他們的親人們不能理解和開導他們,所以許多的負面情緒只能他們自己承擔。可是獲得愛與愛別人是人們的一個本能,他們依然愛著這個世界,愛著自己的親人,他們並不想拋下親人離去。而對親人也有著他們最終能理解自己的奢望。

總結一下就是依然熱愛生活和心願未了。

依然有著責任心

他們或是一家的頂樑柱,或是一個公司的職員,或許他們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不允許他們離去,家庭也不能缺少他們,所以他們在抗,他們希望能夠儘快療愈,恢復正常的生活,為了自己的責任繼續努力奮鬥。他們不肯拋棄這些。

求生本能的影響

每個人在尋死時,腦海裡都會想到許多的東西,那其實就是我們人類長期進化產生的趨利避害和求生本能的影響。大腦在告訴你,不能這樣做,這樣你會失去生命。生死之間有大恐怖,當你想要死的時候,大腦會讓你感受到害怕和恐懼,就是為了讓你退縮。因為人們總是想要逃避恐懼的。

生命可貴,能堅持還是堅持吧,能拯救別人就盡力拯救吧,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愛,也值得好好活著。


艾爾的心理學錦囊


抑鬱症想自殺卻又不想死,是怎麼回事?

這句話,道出了很多比較重的抑鬱症患者的心聲和無奈,他們痛苦,絕望,認為沒有希望,沒有盼頭,但又不甘心,就這樣長時間的糾結,那些真正實施自殺的,是實在太痛苦,認為徹底無路可走了,才做出的舉動,但如果幹預及時,讓他們看到自身優點,看到希望,是不是結束自己寶貴的生命的。所以早期干預,提前發現,是非常有意義的。

有人說焦慮症怕死,抑鬱症想死,只是看到了表面現象,沒有看到抑鬱症的本質,確實有極少數的抑鬱症患者選擇自殺,但他們並不是真的想死,而是看不到希望,他們的心中常常有恐懼感,越重的患者,恐懼感越強烈,所以他們不是勇敢,而是怕,是懦弱。

建議有抑鬱傾向的,抑鬱症患者的家屬,要注意貫觀察,及時找專業人員調整,不能因失誤釀成重大事故。


霍體清


得過抑鬱症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總是想死,可真的實施的時候又不想死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抑鬱症患者到底想不想死?

前面文章中曾經談到過,每個人的心中,都住有兩個小人,一個叫善一個叫惡。

無論什麼事情,只要是需要做出決定的事,心中的兩個小人就會對峙,一個小人發出善的聲音(想活,因為要儘自己責任),一個小人發出惡的聲音(自殺,這是不負責任的,父母孩子需要你養活)。

也就是心裡這兩個小人在鬥爭,當這善良戰勝邪惡的時候,那麼你就選擇了生,當邪惡戰勝善良的時候,那麼就會選擇自殺。

實際上就算選擇自殺,也不是自己真實的想法,因為他們內心還是很渴望活下去的,只是被負面情緒折磨的沒有退路了無奈選擇!



幸福生活從心開始


一,不要對抑鬱症有誤識。它是病,但不是“絕病”。

二,抑鬱症有輕,中,重。不是所有抑鬱症都想死。

三,有生的慾望,是好事。加強鍛鍊,讓自己身體機理健康,多接觸正能量的人,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美。

祝健康!


黑鹹婆


是因為還有牽掛的人

抑鬱症真的覺得活著太累了。


自亦景


因為還有在意的東西啊。還有自己覺得對不起的人。對不起的事,所以一定要堅持活下去。不能讓在意自己的人傷心,自己這樣子他們本來就已經很傷心很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