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小留学生:为了去“美国化”,被强制回国,轰动整个美国


留学生发展

“留学生”一词,始于唐朝,是由日本人用中国汉字创造的。为了让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学习更好的知识,很多国人都愿意把自己的儿女送到国外去。

据资料显示我国的留学生已经是据世界第一了,在2011年统计的时候,我国在海外的留学生就达到了近34万人。最近因为疫情严重,很多小留学生被滞留在了英国,也是引起了不少的话题。

而我国最早的一批小留学生,是发生在1872年,清穆宗同治十一年。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对内刚平复太平天国运动,对外有列强虎视眈眈着晚清。此时还在进行着洋务运动。

为了“挽救”当时的清廷,当时的忠臣李鸿章、曾国藩等人,提供希望可以让西方的知识和技术来拯救清王朝。于是在1872年开始,一直到1875年,每年30人,一共120人公费赴美学习,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3岁。

当时的美国刚经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使得高速发展,工业总产值超过英国。​最重要的是,

“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就建议赴美。并且当时美国也是远远接受这些学生,为了两国的友谊。

出征

1972年8月11日,第一批留美小学生从上海出发,为了能很好的照顾这些孩子,愿意把这些学生寄宿在美国家庭里,当时的很多美国家庭都写信给教育委员会,表示自己能够接受这些孩子。

这些懵懂小学生到了美国后,立刻引起了当地很多人的关注。

瓜皮帽、黑布鞋、长辫子、蓝缎褂里面是亚麻布的衬衣。

在美国的改变

不过对于这些学生最难的莫过于是语言问题,但是这些小孩子的接受能力还是很强的。英语的话,平时和一些美国小孩,以及寄宿在美国家庭的家长来学习。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些学生慢慢地接受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他们不在穿清廷的衣服,把辫子也都剪掉,平时出去完全是美国人的打扮。

他们不再把四书五经挂在耳边,平时说话也不会繁文缛节。他们还会和美国女孩约会。更让清廷害怕的是,他们有些人慢慢地加入了基督教。


因“美国式”严重,被强制召回

当时清朝让这些孩子出去,说到底就是借美国人的手,让学生学习西方人技术和知识,但是你的骨子里还得是清廷。

当这些孩子的所作所为传到清廷的官僚中时,他们却认为这是大逆不道。一些守旧官员更把他们的行为成为恶习,说他们已经背叛了国家。说实话因为这个原因被强制回国,实在是有点令人大跌眼镜。

1880年,清朝为了不想这些孩子“越走越远”,于是开始强制把这120名学生召回。而容闳知道后,很是失望,于是找到了美国的前总统格兰特以及著名学者马克·吐温帮忙,当时这个事件也是轰动整个美国。因为有很多孩子学业还没学完,现在回去,无疑是前功尽弃。

但是由于清朝政府的强制召回,谁也没有办法,美国前总统也不行。于是1881年6月29日李鸿章电告所有人,必须回去。

最终,出去的120人,回来了94人,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承受不来而提前回来了,还有一些是生病去世。他们回来后,像犯人一样关押在一个房间里面,不许出去。后来政府慢慢把这些分配到了不同的岗位。

不过他们在不同的岗位却绽放着不同的光彩,比如詹天佑,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对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起步与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