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真话究竟有多难

听到真话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听到真话这个过程很复杂,中间的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这种感觉类似写代码的“与”运算,只要中间有一个过程是假,那最后听到的就是假。

我把听到真话的完整过程分为两部分:首先讲话的人要讲真话;其次听的人要听到这些话。这便是听到真话。为什么我说难,因为这两个部分尤其难。我将详细叙述下我的思考。

一、讲真话

讲真话是非常难的,为什么难呢?因为说假话很简单。听起来这句话应该是一句废话,但是要细品。为什么讲说假话很简单呢?这就要从影响讲话真实性的几大要素说起。我把它归结为这样几类:立场、情绪、惰性、其他因素。

1、立场

立场是最容易影响讲话真实性的要素。一个人如果有立场,讲话就会有指向性,就会很难保持客观中立。这里又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下意识地;一种是无意识的。所谓下意识地,就是讲话的人清楚的知道自己的立场,并且要将自己的表达完美的贴合自己的立场,所以故意说假话,俗话说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例:某些公众号、某些大V);而无意识地,指的是立场本身对于这个人而言已经根深蒂固,融为一体,在讲话时候因立场原因自然而然地说出了失实的东西,但自己并不自知。(例:被洗脑的传销者)。

这两种虽然状况不完全一致,但最终结果都会导致讲话的人说假话。这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因为立场在生活中很容易存在,任何事物都可能产生多面,就会有多个立场。所以说假话就非常常见。

2、情绪

Wiki上,情绪的词条: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可以说是一语道破。因为情绪本身就是主观的。当你带着情绪去讲话,去做事,实际上就很容易不够客观。(例:为了跟别人杠,而故意夸大或贬损了某些事物)。而情绪是无时无刻不在的,所以假话也就很多了。

3、 惰性

不得不承认,人是有惰性的,在生活中很常见的情况,当一个人解释一种事物如果非常不耐烦,就很容易解释的比较粗略,或是不符合事实。因为这种情况下说真话的成本更高,人是趋利的,在衡量了对自己是利大于弊的时候,就会选择说假话的策略来降低自己的时间成本。而人的惰性是很常见的,所以说假话的情况也就多了。

4、 其他因素

就是排除以上三种因素之外的因素,我把它归结为其它因素。我目前还没发现具体例子。但是出于对问题覆盖全面,还是要有这一类才好。

从以上几点来看,不难看出,无论是下意识地还是无意识地,说假话是非常容易的,而且很常见。反之,讲真话就是非常难的。


二、听到真话

听到真话其实也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这一点有很多人并不是很理解。听这个动作怎么就会难了。但实际上我强调的是听到,有些人听了,并不一定会听到。有一句话叫: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就是这个道理。很多真话是不好听的,很多人不愿意听。这就造成了很多真话,听了,但根本没听到。

在这个世界上,美不一定都真实,但大部分的丑都是真实的,因为极少有人有立场、有情绪去给别人虚构丑。很多人不愿意听也不愿意见丑,所以即使听了,也没听到。宁愿听到假话也不愿意听到真话。所以听到真话也是一个很难的东西。想听到真话,你就要排除对方的立场、情绪、惰性以及可能说假话的其它因素,同时自己也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接纳真话,才能真正意义上听到真话。从小就讲做人不能偏听偏信,现在看,其实是非常难的。


而掌握了影响真实性的几大要素之后,对很多文章、信息和讲话的真实性其实就不会那么麻痹了。针对包含几个要素的文章、信息和讲话则都要留心。例:煽动性的(情绪)、讲者跟内容有利益相关的(立场)、讲者内容受讲者本身惰性影响的……

但这些实际上对真正来判断其真实性的指导意义并不是很大,因为更多的时候,我们很难辨别,内容是否煽动、是否有利益相关。而判断这些的方法展开来说,又有很多方面。限于篇幅,在这里就暂且不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