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大杀器”:谢里登坦克喷出1万枚钢针,比“金花婆婆”厉害

上世纪50年代,随着冷战时代的到来,美苏两大军事强国就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军备竞赛。特别是在陆军装备方面,当时苏联已经研制并列装了大批量性能出色的T-54和T-55两款中型坦克,其震撼的“钢铁洪流”战略威慑效果,让美国十分忌惮。为了克制苏联装甲集群并且提升美军的空中突击力量,美国在1956年开始研发一款装备了炮射导弹系统的M551“谢里登”轻型坦克。不过,这款坦克并没有机会和苏制坦克一较高低,反而在后来的越南战争中得到重用。

为了打击神出鬼没的越南游击队,摒弃了炮射导弹 武器的M551“谢力登”经过一系列魔改,选择M625霰弹为主力弹药(内藏上万根钢针)。自此,升级为M113 FSV火力支援车的“谢里登”成为让敌人胆寒的“大号喷子”,一次就能打出上万枚钢针,让敌人无处可藏。

客观来说,M551“谢里登”作为一款轻型坦克,本来被美国军方寄予厚望,希望这款坦克能够像同级别的T-54和T-55一样,成为美国陆军新一代装甲集群的中坚力量。为此,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研发完成后,“谢里登”最早就被装备给了美国装甲骑兵营。不过,在此后的训练、测试和磨合中,这款坦克不断暴露出设计上的缺陷,射速过低、炮射导弹技术存在缺陷等众多短板,让“谢里登”受到了美国陆军的不断质疑。尽管如此,在苏联的压力下,仅仅是1966-1970五年之间,美国总共生产了多达1700辆“谢里登”,主要装备于美国陆军的装甲兵侦察部队和美军空降师。按照美军的构想和定位,这款坦克作为主战坦克的辅助打手,主要充当装甲集群“急先锋”和机动突击力量。由于这款坦克的战斗全重仅有15830kg,公路行进速度却高达65km/h。因此,美军将其作为装甲集群作战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战术纽带。

当然,尽管美苏两国在冷战时期频频擦枪走火,但始终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地面战争。因此,M551“谢里登”的实战首秀,就被放在了越南战争期间。

在越南战争初期,美军并没有意识到坦克装甲在丛林作战中存在的弊端和短板。因此,原本以苏联装甲集群为假想敌的美军装甲部队,一下子就在越南战场迷失了方向。以美军第11装甲骑兵团为例,神出鬼没的越南游击队利用地形和环境优势,让其遭受巨大损失。特别是当时美国陆军主力坦克是重达50吨的M48坦克,根本不适应丛林作战,再加上M113装甲车的火力和防御性太差,吃了大亏的美军不得不把将一批魔改的M551“谢里登”火力支援车投入到战场。

和原版的M551“谢里登”相比,这批火力支援车在武器弹药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造。一方面来说,过于先进的反坦克导弹“橡胶棍”对付越南游击队显然是过于奢侈。另一方面,美军希望借助M551“谢里登”对隐藏在丛林中的越军有生力量形成覆盖杀伤效果。因此,升级后的M551“谢里登”装备了M625霰弹这款反步兵神器。和常规炮弹战斗部装填炸药不同,这款霰弹内部填装了7公斤钢针,通过152毫米两用炮发射后,瞬间就能炸裂散射出上万根钢针,造成无差别攻击效果。在1969年5月的一次战斗中,越军数百名步兵在十多辆PT-76型水陆坦克的配合下,向驻守某要塞的美军发起猛攻。危急时刻,美军出动两辆M551,向大约300名越军士兵聚集的区域发射了4枚M625霰弹。顷刻之间,无数钢针向四面八方散射出去,当场就击毙数十名越军士兵,剩余的越军也大为恐慌,四散而逃。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在1968-1969年期间,美军在越南战场先后使用了64辆M551“谢里登”。尽管这款“大号喷子”战功卓著,但依然存在众多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到了1978年,除了美国第82空降师少量装备之外,美军各兵种纷纷停止列装。此后,这款坦克主要被用于训练模拟车和武器平台试验车,一直延续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