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R級片,怪不得只能硬盤見

說起西班牙的懸疑驚悚片,近年來可謂佳作頻出。

2016年的《看不見的客人》,就憑藉著燒腦的劇情和意外的反轉而刷爆社交媒體。

而今天表姐要推薦的這部《飢餓站臺》,也是一部剛剛在 Netflix 上線的懸疑電影。

影片的設定有些類似於《心慌方》+《雪國列車》,但主題又很像是《寄生蟲》

甚至有評論這部電影:


比《寄生蟲》討論的階級問題更赤裸裸!

《飢餓站臺》


分級:R18 +


01


故事背景設定在未來,一個時代不太遙遠的“反烏托邦社會

在這裡有一座神秘的監獄,其中關押著各種犯人,以及少數自願加入的普通人。

每個進入監獄的人可以允許攜帶一件物品,但沒有人知道監獄的內部情況是什麼樣。


這所監獄名叫:監獄坑

它最奇特的地方在於整個構造,是一座從地表垂直延伸到地下的地下樓層。

每一層的牢房的結構都一樣,中間都有一個供電梯通行的電梯井,並且深不見底。


每天都會有一桌食物經過牢房中間的坑洞,從最上層運往最底層。

每層有兩名犯人,而他們每天的食物就是在牢房內短暫停留的一桌食物。

食物最初準備時極為精美豐盛,還按照監獄的每個人的喜好,分別準備了相應的飯菜。


所以如果飯菜每到一層,每個人只吃屬於自己的那一份食物,那麼就人人能吃飽。

但這只是理想狀態,因為——

人性的貪婪,在慾望面前從來不會滿足。


身處上層的人會擁有更多的選擇權,他們可以隨意選擇最好的食物,而且多得吃不完。

而身處下層的人,則只能吃上層剩下的殘羹剩飯。


這還算好的。


更殘酷的是,如果上層的人多吃或者隨意糟蹋了食物


那就意味著,下層的人的食物將會不夠


隨著食物一層層的被吃掉,層數越低的人得到食物就越少,面臨的飢餓也就更嚴重。

當連最後的殘羹剩飯都沒的吃之後,飢餓的人們,甚至開始吃人。


而每隔一個月,監獄內的人都會被迷暈,然後重新分配層數。

原先擁有充足食物的上層,很可能在醒來後發現自己淪為什麼都不剩的下層;

相反,原先在下層還沒有餓死的,則有可能一覺醒來成為錦衣玉食的人上人。


02

與其說這是一座監獄,倒不如說是一座人性的試煉場

那麼,問題來了——

假如你身處深坑監獄,你會怎麼做?


男主角格倫此時正面臨這樣的問題,他最初被監禁在48層,已經算是監獄的上層階級。

他是因為想要戒菸而自願報名來到這座監獄,只要堅持過六個月,就能獲得一本證書。

於是,他帶著一本《堂吉訶德》的書進入監獄,並在昏迷之後被關進第48層。


格倫的室友是一位名叫崔瑪格斯的老人,他已經在監獄中關押了有一段日子,從他口中,格倫得知了這座監獄特殊的管理機制。

初來乍到的格倫對於上層下來的剩飯剩菜難以接受,但獄友崔瑪格斯卻吃得很香。


格倫本打算私藏一個蘋果在身邊留著吃,但沒想到牢房迅速升溫。

原來,在牢房裡的人不可以私藏任何事物,否則就會被熱死或者凍死。

在被關押了一段日子之後,飢餓格倫開始適應這種吃剩飯的生活,也逐漸見識到了監獄內生存的殘酷之處。


比如,格倫的獄友崔瑪格斯,就是一個被監獄體系同化的人。

當他在高層時,吃飽喝足之後,會衝著下層的飯菜撒尿。



因為他知道,不管怎麼樣,他們一定都會吃掉這些食物的。

當他淪落到下層時,在沒有食物的絕境中,他就屠殺並吃掉了自己的獄友。

這這樣的後果就是直接導致——


當身處上層有食物的情況下,兩人至少還能各自相安無事。

可假如重新分配到底層之後,尤其是在沒有食物的情況下,人吃人的情況就很難避免。


而恰恰就在第二個月,格倫被分配到了沒有食物的171層。

當他再次從昏迷中醒來的時候,發覺自己被綁在床上,而身邊站著的正是磨刀霍霍的獄友崔瑪格斯。


老頭正打算宰了格倫當飯吃的時候,男主角卻被一個從高層做著餐車下來的神秘女人救了。


女人一直在監獄內尋找自己的孩子,每天都會乘著餐車下到底層,因而也經歷了各種底層的殺戮。


而男主角格倫在上層的時候,是為數不多對她抱有善意的人,於是得到了女人的幫助。


得救的格倫憤怒下揮刀殺死了崔瑪格斯,而女人則教會了他吃人肉。

因為在這座監獄中,只有學會吃人才能活下去。


03


就這樣,靠著吃老頭的肉,格倫又撐過了一個月。

熬到第三個月,格倫來到了第33層,這一次他的獄友是曾經面試自己來監獄的女人伊莫古裡。


她是因為身患癌症晚期,因而想在生命最後的日子得到救贖,於是自願來到監獄。

起初,她和格倫一樣,是一名理想主義者。

在她看來,只要大家都各自吃自己的那一份,那麼所有人都能活下來。

於是,她不停地通過牢房中央的坑道向上下喊話,希望能夠實現人均分配,藉此打破監獄內人吃人的困境。


但她的努力註定不會成功,因為——

她高估了人與人之間的「自發性團結」。

她剛進監獄的時候,帶的是自己養的一隻小狗,可進去底層的一個夜裡,狗就被吃掉了。

當再一次被分配到底層的時候,絕望的她直接選擇了自殺。


來到第四個月,格倫這一次的獄友是一名信奉基督教的黑人巴拉哈特。

這一次他被分配到第6層,這已經屬於監獄內部真正的上流階層。


黑人試圖打破監獄內的規則,他最初的辦法是利用上層的幫助,然後用繩子爬到上層。

可就在他即將爬到上一層的時候,換來的卻是高層人排洩物打擊,差點讓他摔死。


經過這次慘痛教訓之後,黑人和格倫意識到——

要想打破監獄的規則,自己首先要成為制定規則的人。

於是,他們利用上層的地位,跟隨餐車去往下層,並對每一層進行限量供應食物。


服從指揮的可以分配食物,遇到不服管教的,就用暴力制服對方。

就這樣,他們在渾身傷痕累累的情況下,終於將食物分配到了200層。


按照之前獄友伊莫古裡的說法:監獄總共200層。

如果他們讓所有人都活下來,那麼監獄的規則就被打破,就有可能逃出監獄。


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

餐桌到了200層卻沒有停下來,仍在繼續下降。

這意味著——


監獄更下層的人,從來沒有得到過食物。


他們面臨的從來只有無止境的飢餓和殺戮。


絕望中的兩人乘著餐車一路下降,也見到了越來越多恐怖至極的吃人景象。

電梯越降越深,人性的地獄也越來越近……


04


這部《飢餓站臺》是一部充滿哲學思辨的科幻驚悚片

整部影片的劇本和情節都依託於監獄人性實驗的這個概念而生,並圍繞這個主題講述了一個黑暗殘忍的末日寓言故事。


影片中的那座監獄無疑是社會階層權力體系的隱喻。

上層的居民才有權利制定規則,享用著著最好的資源條件,同時對下層進行著各種剝削壓迫。

下層的人要想改變命運,要麼藉助於上層的幫助,要麼就必須採用打破規則的極端方法。


而監獄內每天上演的廝殺內鬥,則是人吃人社會的殘酷寫照。


從這個意義上——


影片和奉俊昊導演的《雪國列車》和《寄生蟲》一樣,都是在諷刺階級差距


此外,影片雖然乍看之下更接近於驚悚B級片的風格,其中更不乏暴力血腥的重口情節。

但不難看出,影片是想要呈現一種人在極端環境下,面對生存時的人性拷問。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表姐總會聯想到博弈論中的囚徒困境的實驗。

所謂囚徒困境,指的是兩個被捕的囚徒之間的一種特殊博弈,用來解釋為什麼在合作對雙方都有利時,往往保持合作也是困難的。

這是因為人性的自私,往往都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一面,反而導致兩敗俱傷。


而深坑監獄的囚犯們面臨的問題其實就是一個多重囚徒困境,甚至是更加複雜的困境。

在影片中,無論是身患癌症的伊莫古裡,還是黑人教徒巴拉哈特,他們一開始都試圖通過理性的方法以尋求合作的方法,來解決監獄內的飢餓困境。


可問題在於——


個體的善良在群體的瘋狂面前,是顯得如此脆弱不堪。

最終,男主角被迫選擇了用暴力這樣極端的方法來破局,可以說充滿著諷刺意味。


這個世界永遠是有多少陽光,就有多少黑暗。

所以——


永遠不要高估人性的善,永遠不要低估人性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