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漢魏到明清大大小小有近3000餘本野史,唐至五代野史大都為唐人寫唐事,可信度較高。今天,強哥梳理了十五本較為知名的野史書目分享給大家。
1.《朝野僉(qiān)載》
《朝野僉(qiān)載》作者張鷟(zhuó),字文成,號浮休子。唐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北)人。曾任率更令、縣尉、鴻臚丞等職。
當時文名籍甚,員半千揄揚道:“張子之文如青錢,萬簡萬中,未聞退時。”人們因之稱他為“青錢學士”。新羅、日本也遠聞其名,來朝不惜重金購置其文。
《朝野僉載》記述唐代前期朝野遺事秩聞,尤以武后一朝事蹟為多。舉凡政治黑暗、吏治腐敗、酷吏橫暴、民生疾苦等均有反映,暴露了“賄貨縱橫,贓汙狼藉”的現實世相。另有治病醫例、星相占卜、神靈怪異、文壇掌故等資料及瑣聞碎語,皆有可觀。
以唐人記唐事,耳目所接,記錄較近事實,故其所錄亦為《資治通鑑》等史書所引用。
《朝野僉載》與《隋唐嘉話》
2.《隋唐嘉話》
《隋唐嘉話》三卷,唐劉餗(sù)撰。劉餗字鼎卿,彭城(今江蘇徐州)人。著名史家劉知幾(jǐ)之子。天寶初,官集賢殿學士,兼知史官,監修國史,終右補闕。劉氏父子更蒞史官數十年,精於修史,頗有章法。
《隋唐嘉話》開卷有序雲:“餘自髫(tiáo)丱(guàn)之年,便多聞往說,不足備之大典,故系之小說之末。”劉餗似有意以此為正史大典之補充。
書當作於唐玄宗天寶年間,除少數幾條南北朝及隋代逸聞外,主體是記本朝,尤詳於唐太宗一朝君臣時事。記載雖是片斷言行,而吉光片羽,也是熠熠閃爍。
《朝野僉載》與《隋唐嘉話》
3.《龍城錄》
《龍城錄》一卷,舊題唐柳宗元撰。
柳宗元,字子厚,唐河東解(今山西運城西)人。生於代宗大曆八年(773),卒於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元和十年(815)任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詩文皆工,與韓愈等同為唐宋八大家。有《柳河東集》傳世。
柳州舊稱龍城。因《龍城錄》舊本題唐柳宗元撰,宋葛嶠(jiǎo)將它編入柳集之中。《龍城錄》所敘,以趙師雄醉憩於梅花樹下,與花神相遇的故事最負盛名,雖短短一百餘字,卻寫得絲絲入扣,纏綿悱惻,為世人所重。
祝穆編《方輿勝覽》,在廣東惠州“名賢”欄首先記載的即趙師雄梅花夢故事,幾乎全文摘引《龍城錄》中此條。此外,還有涉及吳嶠(jiǎo)、魏徵、房玄齡、李白、韓愈等眾多人物的異聞逸事。其中如《趙昱(yù)斬蛟》,寫得有聲有色,頗具傳奇本色。
《龍城錄》
4.《唐國史補》
《唐國史補》三卷,唐李肇(zhào)撰。
李肇,生平未詳。僅知唐憲宗元和七年(812)前曾任華州參軍。元和十三年(818)自監察御史充翰林學士,歷右補闕、司勳員外郎。長慶元年(821)十二月自司勳員外郎貶為澧(lǐ)州刺史。大和初官中書舍人,卒於開成元年(836)之前。《唐國史補》作於長慶年間,署官名為尚書左司郎中。
《唐國史補》亦名《國史補》。劉諫所撰《隋唐嘉話》記南北朝至唐開元間事,此書仿效劉著而作,記開元至長慶一百多年中的軼事瑣聞,本著國史“或闕則補”的觀點,故名《國史補》。
自序謂“言報應,敘鬼神,徵夢卜,近帷箱,悉去之;紀事實,探物理,辨疑惑,示勸戒,採風俗,助談笑,則書之”,這種著書態度是相當純正的,故宋歐陽修的《歸田錄》,自稱仿此書而作。
此書涉及面甚廣,舉凡政治、經濟、軍事、宗教、社儀、文化,幾乎包羅萬象,有如開元、長慶間的讀史長卷。在所述的百數十人中,在朝在野,政壇文壇,尤多著名人物,作者的愛僧裹貶,表露無遺,給唐史和唐代文學研究者提供了可貴的資料。
《唐國史補》與《因話錄》
5.《大唐新語》
《大唐新語》作者劉肅,《新唐書·藝文志》注作“元和中江都主簿”,身世無考。
本書仿劉義慶《世說新語》體例,記載唐代人物言行故事。
凡十三卷,分“匡贊”、“規諫”、“著述”、“諧謔(xuè)”等三十門,以類相從,取材於秩文舊事有裨(bì)勸戒教化者,已發現採自劉餗(sù)《隋唐嘉話》、張鷟(zhuó)《朝野僉(qiān)載》者多條。所記上起武德之初,下迄大曆之末,幾近二百載朝野要聞,蒐羅篩選而成。名章俊語迭出,治唐史者多所取資。陳寅恪先生以為,除《諧謔》一篇外,“大都出自國史”。
書前劉肅自序雲:“備書微婉,恐貽(yí)床屋之尤;全採風謠,懼招流俗之說。”酌《春秋》微婉與風謠直白之中,文風亦雅亦俗,承六朝餘風,近江左習尚,令人想見典午風流。
《大唐新語》
6.《酉陽雜俎(zǔ) 》
《酉陽雜俎》唐段成式撰。
段成式,字柯古,山東臨淄鄒平人,約生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803)或稍後,卒於懿(yí)宗鹹通四年(863)。父段文昌於中晚唐間官居顯要,元和十五年(820)穆宗即位曾出任宰相,工詩,有文名。段成式於文宗開成初以父蔭為秘書省校書郎,歷尚書郎,吉州、處州、江州三郡刺史,官至太常少卿。
段氏乃書香門第,家中藏書甚多,成式從小博聞強記,入仕後又得飽覽秘閣書籍,尤深通於佛典。
《酉陽雜俎》在唐人筆記中是一部別具特色的重要之作。
此書分門輯事,魯迅先生稱其“或錄秘書,或敘異事,仙佛人鬼,至以動植,彌不畢載,以類相聚,有如類書。雖源或出於張華《博物志》,而在唐時,則猶獨創之作”;“所涉既廣,遂多珍異,以世愛玩,與傳奇並驅爭先矣
《酉陽雜俎》
7.《劉賓客嘉話錄》
《劉賓客嘉話錄》,著者韋絢,字文明,唐京兆(今陝西西安市)人。
唐順宗時宰相韋執誼之子。大和五年(831)任劍南西川節度使李德裕幕府巡官,歷官校書郎、起居舍人、江陵少尹、義武軍節度使等。
據書前自序,在唐穆宗長慶元年作者二十一歲時往投夔(kuí)州刺史劉禹錫從學,閒中劉禹錫為述前代鐵事,退而默記,寫成此書。
書成於大中十年(856),記述唐代朝政掌故,兼及經傳詩文評價。
8.《因話錄》
《因話錄》六卷,唐趙璘撰。趙璘,字澤章。平原(今屬山東)人。約生於唐憲宗元和初,文宗大和八年(834)登進士第,開成三年(838)舉拔萃科,宣宗大中七年(853)為左補闕,曾為裴坦從事,後官漢州刺史、衡州刺史。
趙璘系唐德宗貞元時宰相趙宗儒的侄孫;其母柳氏為關中貴族,母之叔曾祖姑為玄宗柳婕妤(jié yú),生延王李玢,為唐肅宗弟兄。由於家世原因,書中所記,乃得之於家族和親故間的異聞鐵事,以及他本人的親歷往事或見聞。
《因話錄》一書按五音(宮商角微羽)分為五部分:卷一宮部,為君,記帝王;卷二卷三商部,為臣,記王公貴族和百官;卷四角部,為人,記不仕者,附諧戲;卷五微部,為事,記典故等;卷六羽部,為物,記見聞、雜物,凡無處歸屬者入此部。
所錄資料頗為珍貴,可與史傳相參證。本書另一特點是每條資料文字較為簡潔,卻往往成為後世文藝創作的素材。如郭子儀之子郭曖(aì)尚昇(shēng)平公主,夫妻琴瑟不和,郭曖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激怒公主而向唐代宗告狀,急得郭子儀拘子向皇帝請罪。書中記述了君臣共同教育子女的經過。此事為後代戲曲《打金枝》所用,影響深遠。
《因話錄》
9.《明皇雜錄》
《明皇雜錄》,唐朝鄭處誨撰。處海字延美(一作廷美),滎(xíng)陽人。大和八年(834)舉進士,釋褐秘府,轉監察、拾遺、尚書郎、給事中。累遷工部、刑部侍郎,出為越州刺史、浙東觀察使、檢校刑部尚書、汴州刺史、宣武軍節度使。新舊《唐書》有傳。
鄭處誨方雅好古,勤於著述,《明皇雜錄》為其官校書郎時所撰。此書記玄宗一代雜事,偶亦兼及肅宗、代宗兩朝史實,頗有史料價值然時見乖錯,《四庫全書總目》嘆為“小說記事,苟非耳目親接安可輕言”。
《明皇雜錄》
10.《尚書故實》
《尚書故實》著者李綽,字肩孟,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廣明中曾避亂於鄭州中牟縣。龍紀元年官太常博士,約於乾寧初任膳部郎中,四年為禮部郎中。唐亡不仕,避亂南方。著有《秦中歲時記》一卷,已秩,《尚書故實》一卷,今存。
據《尚書故實》書前自序,雲“綽避難圃田,寓居佛廟”,蒙“賓護尚書河東張公”接待,“每容侍話”,所言都是異常之事。
於是李綽纂集其中“尤異者,兼雜以詼諧十數節,作《尚書故實》”。所云“河東張公”為誰?《新唐書·藝文志》注:“尚書即張延賞。”全書多記藝林掌故,頗具史料價值,為後人所重。文筆簡練,輕快靈動,誠足解頤。
《尚書故實》
11.《唐闕史》
《唐闕史》,或稱《闕史》,唐朝高彥休著。高彥休,號參寥子。乾符元年舉進士,中和年間曾以朝議郎守咸陽郡尉,後攝淮南節度使高駢幕府之鹽鐵巡官。
《唐闕史》成於中和四年,其自序雲:“大中、鹹通而下,或有可以為誇尚者、資談笑者、垂訓誡者,惜乎不書於方冊,輥從而記之;其雅登於太史氏者,不復載錄。”所記內容較為可信。
《唐闕史》
12.《杜陽雜編》
《杜陽雜編》著者蘇鸚,字德祥,京兆武功(今屬陝西)人。
自唐懿宗鹹通間舉進士,十上不第,至信宗光啟二年(886),始得折桂。其餘事蹟不詳。此書成於信宗乾符三年(876)。蘇別家居武功杜陽川,故取以為書名。
《杜陽雜編》記唐代宗廣德元年(763)至唐懿宗鹹通十四年(873)十朝故事,宮廷鐵事、海外異聞,均有所記載,內容十分廣泛,有一定的資料價值。
《杜陽雜編》
13、《北里志》
《北里志》一卷,唐代孫棨(qǐ)撰。
孫棨,字文威,自號無為子。歷官侍御史、中書舍人。此書成於唐僖宗中和四年(884),為唐王朝經亂離之後作者追憶舊遊而作。唐自宣宗以來,貴族子弟、新進舉子,盛行押遊之風。時妓女聚居之地為平康里,位於長安北門內,通稱北里,故書名為《北里志》。
此書雖短短十數則,然生動地記述了唐時長安文士和一些歌女的生活情狀:《海論三曲中事》為總敘;《天水仙哥》以下,逐一描述了諸妓與各文士間詩酒往還的種種佳話,諸如“席糾”、“酒糾”之趣聞,以及“曲中常價,一席四環,見燭即倍”等細節的記載,為唐代文史研究者提供了可貴的資料。是為後世《青樓集》、《板橋雜記》一類作品之開端。
《北里志》
14.《唐摭(zhí)言》
《唐摭言》,著者王定保(,洪州南昌(今屬江西)人。唐昭宗光化三年(900)進士。任容管節度巡官。唐末世亂,奔亡湖南、廣州,入清海節度使劉隱幕,繼為劉隱之子南漢主劉龑(yǎn)寧遠軍節度使,官終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全書十五卷,詳細記載唐代科舉制度及與此相關的遺聞瑣事、文士風習,並保存了許多詩人別集中失載的斷章零句,是後人研究唐代科舉與文學的重要參考書,極有資料價值。書中有一部分故事被後世演為小說戲曲,如裴度還帶、王勃滕王閣作賦、王播孤貧中舉、孟浩然終身不遇、李白寫《清平調》等。
《唐摭言》
15.《開元天寶遺事》
《開元天寶遺事》五代王仁裕撰。王仁裕字德攀,天水人。少不知書,以狗馬彈射為樂,年二十五始就學,以文辭知名秦隴間。
後隨唐廢帝于軍中,凡傳諭檄文、書函、詔令,多出其手。與和凝等以文章知名於五代。工詩文,通曉音律,嘗集其平生所作詩萬餘首為百卷,號《西江集》,今秩。新舊《五代史》有傳。
是書共一百五十九條,記宮中瑣聞雜事,尤留意宮內外風俗習尚。如七月七日乞巧、紅絲結褵(lí)、金錢卜、鬥花、鞦韆、靈鵲報喜等,均有記載;唐明皇、楊貴妃、其他王公貴族淫靡之風,亦多涉略。、
《開元天寶遺事》
以上是偷聽制筆強哥選錄的部分唐五代野史,供大家換一個角度瞭解唐五代時期古人的生活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