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沂激活民营经济发展“绩优股”

本报讯(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赵娣)3月18日,江苏省新沂市召开民营经济发展暨深化营商环境建设大会,表彰了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这是新春第一个全市性大会,也是率先在全省召开的民营经济和营商环境方面的大会,目的就是要有效提振民营企业的信心底气。

这种信心底气,来自于政企的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回望改革开放40年来走过的历程,新沂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到现在,民营经济创造了全市近7成的GDP,近9成的税收,近7成的全社会投资,已经成为新沂县域经济的主体、实体经济的底盘。

进入3月以来,随着天气变暖,新沂民营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暖气侯”。

作为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企业,为了实现新型防水保温材料研发生产与设计施工服务深度融合,企业根据工程特点和客户需求,忙着定制个性化产品配方设计和工程设计方案。

而距离卧牛山公司不远,江苏新河农用化工有限公司正忙着实施技改提升转型出关,该公司生产的百菌清产品因六氯苯含量低,与其他产品复配性好,深受国外客户的欢迎,已先后与美国的先正达,日本的SDS签订了5-10年的长期战略协议,产品更是热销30多个国家,占领了全球市场份额的58%。

作为新沂市重大项目的江苏华美特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则一直执着于科技创新,其研发的阳极氧化技术,一举填补国内空白,大量用于手机家电外壳,室内外装饰装修。同时引领并起草了《建筑用阳极氧化板国家标准》,成为行业的开创者和领头羊。创新所带来的最直接收益便是销售业绩逐年增长率超过30%,预计2020年销售突破四个亿。

当前,民营企业正努力逆风硬核生长,从小到大,从独木到成林,除了修炼内功,也离不开新沂市的沃土栽培和气候营造。

多年来,新沂市严格落实国家、省、徐州出台的各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向上级争取到资金扶持近4亿元、兑现本级民营经济发展奖励近2.5亿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近10亿元。

2018年,新沂市出台了《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改革的若干政策》,在企业增强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品牌建设、推行绿色循环发展等方面制定了奖励办法,促进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去年,新沂市对达到标准的企业兑现奖金1000多万元;今年,再次对达标企业发放奖金600多万元。

“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加快推出实施更多‘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的政策举措,力挺民营企业破难题、渡难关。”新沂市委书记高山说。

为此,新沂市把今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深化年”,各部门纷纷针对各个企业的“痛点”,开出不同“药方”,做到“一企一策”,在用地、融资、人才等方面,想方设法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近日,占地50亩原新沂德吴塑料造粒有限公司,因经营管理不善多年停产闲置,经处置交付新项目使用。苏州双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此地块,拟投资1亿元,建设拥有20台专业金属打印设备及配套设备的3D打印中心,生产骨科医疗器械、航空航天叶片以及各种模具的打印和加工。

新沂充分运用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对“低产田”和“高产田”,实现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自2018年以来,完成57家“僵尸企业及半拉子工程”的处置工作,释放了闲置土地4805亩,为出口加工区标房等发展平台的建设腾出了空间,也为北京宝典、美华包装等项目招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企业来讲,时间就是效率,新沂就是要让“优质高效”成为标配。

落户在新沂高新区非晶产业园的天津三环奥纳项目,从企业第一次来新沂考察到项目落地只用了短短一个半月,服务专员为其代办了各样手续,把企业的要求及时传递给施工方,帮助联系设计院修改图纸等等,使得在短短的一个月内,1号厂房即开工建设,部分设备进场。三环奥纳有感于高新区高效的服务效率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主动联系,把其下游企业天津奥纳富霖引入非晶产业园。

不仅是项目专员制,新沂经发局实施全程服务的“项目驿站”;新沂市行政审批局打造“一站式”集成服务新模式;新沂经开区推行“管家式”现场服务;新安街道的“帮办代办”,一系列的服务品牌正成为新沂发展的金字招牌。

除此之外,新沂逐步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先后建设了保税物流中心(B型)对外贸易加工产业园、国家级通用机场、新沂港物流园等一大批优质平台,产业集聚能力、承载能力和配套能力均走在了苏北县域前列。这也为新沂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重要支撑。目前,新沂市共有规上企业240多家,涉及新材料、冶金装备、绿色化工、医药健康、纺织服装等11大类。截至3月底,全市共签约项目28个,协议投资额175.7亿元,计划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