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才是最美好的相处方法,这样离婚不存在

在夫妻关系中,人们误解了“相敬如宾”这个词的真正涵意。

普遍现象:人们发脾气,耍性子的对象通常都是,自己的好朋友、亲密的人。面对陌生人,人们却喜欢天天笑脸相迎,低头哈腰。

他们的解释就是,正因为你是我朋友,亲人,我才会指出你的不对,才会让你看到真实的我。而面对不亲密的人,我只要保持“相敬如宾”就好;你看“相敬如宾”这样用当然不是好词了。

所以,夫妻之间在提到“相敬如宾”这词之时,人们往往认为是一种对陌生人的客气与敷衍。

其实,我们这样理解是错误的,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不是让你把爱人当作外人一样去看待的。实际上,夫妻之间的相敬如宾,从来就不是不沟通、无话可说、十分疏远的状态;也不是在外人面前装出来的相敬如宾。而是指夫妻关系虽然十分亲密,却依然可以做到,以礼相待,相互尊敬、相互爱护、相互扶持。

什么样的夫妻才能做到相敬如宾吧?前提两个,其一是双方必须有足够尊重。其二,彼此都而够的素养。

不过,想要做到相敬如宾,光有爱是不行的,还要在双方十分亲密的基础上,能够足够的敬佩对方,足够的尊重对方,足够的爱慕对方。哪怕双方亲密如一体,但在具体相处的时候,却依然要把对方当做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尊重,去照顾对方的感受。

这样的夫妻,怎么可能会更容易离婚?

但是,话说回来,想真正做到相敬如宾,又真的是太难太难了……

人的一生最难做到的,不是让外人尊重你,而是让你身边最亲密的人始终足够的尊重你,而你也始终同样的尊重对方。不过,在人生慢长的相伴中,要做到这样始终如一的又有几对呢……这会不会又是一个离婚的原因呢……

这或许就是古人为什么看到一个农夫可以和妻子相敬如宾,便认为他有治国之才了的真正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