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祭掃寄哀思 網上緬懷繼傳承

滎陽市:“雲上”祭掃成新風 別樣清明一樣情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 通訊員 孫國強 王春亮

“生逢亂世歷風霜,鐵馬冰河為救亡。玉手纖纖槍桿握,丹心爍爍我旗揚……”4月3日上午,在滎陽市京城路街道騰飛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一場別開生面的文明祭祀活動“我們的節日•清明”——詩朗誦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展開。

在清明節來臨之際,滎陽市組織各鄉鎮、街道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網上祭英烈 ,文明過清明”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倡導廣大黨員幹部群眾通過朗誦清明詩文、家庭追思、網絡祭掃、書寫寄語、製作思念卡片、植樹綠化等形式表達慎終追遠的情感,以新的方式緬懷先輩,弘揚傳統,共同倡樹文明祭掃、安全祭掃、綠色祭掃新風。

輕點鼠標,獻上鮮花,寄託哀思。 4月3日下午,在豫龍鎮寧山社區,居民王強正在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的指導下,登錄““中國清明網”,在平臺上為先人建墓,向他們獻花,抒寫感言寄語,“雲上”寄託哀思。劉河鎮從3月15日到4月15日,組織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志願者通過登錄“中國文明網”“中華英烈網”等網站,重溫黨史,向英烈鞠躬、敬獻“鮮花”,緬懷英烈的豐功偉績。

為切實做好清明期間疫情防控、森林防火和文明祭掃工作,保護生態環境資源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滎陽市通過張貼祭掃公告、懸掛宣傳橫幅,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的作用,進小區、入村戶,發放《文明祭祀倡議書》《森林防火手冊》20多萬份,廣泛宣傳文明祭掃新風,提倡群眾用新型祭掃方式懷念逝者、寄託哀思,引導群眾安全、環保、文明過清明。市民劉大爺表示,一定要以實際行動支持文明祭掃,他說:“焚香燒紙不但汙染環境,而且還存在著安全隱患,容易引發火災,我會按照要求文明祭掃,為環境保護作出自己的一點小貢獻。”

除了倡行“雲上”祭掃,各鄉鎮、街道還成立了由護林員、志願者組成的巡邏隊,實施點位值守,不間斷巡邏,重點做好宣傳、疏導、防疫和防火工作。昨天上午,環翠峪志願者孫凌歌一邊向過往行人發放倡議書,一邊向記者介紹:“遇到上山祭掃的群眾,我們都會進行勸阻告誡要文明祭掃,做到不焚燒紙錢、不燒香點燭,以減少環境汙染和安全隱患。”

漯河: 抖音講述紅色

故事 網上緬懷英雄先烈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郭海方 通訊員 於素凱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穿過歷史的塵煙,讓我帶您走近‘戰鬥英雄’李海欣……”連日來,漯河市郾城小學的抖音號上該校黨支部副書記陶光華講述漯河本土“戰鬥英雄”李海欣故事的視頻,經過全校師生和家長們的擴散轉發,獲得點贊無數。這是漯河市教育系統開展的“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系列主題活動的內容之一。

緬懷先烈、祭掃英烈,是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方式。基於今年防控疫情的特殊形勢,在清明節來臨之際,郾城小學除了組織教師用網絡直播“雲課堂”的形式向學生講述紅色故事外,青年教師們還專題開展了用抖音講述紅色故事活動。該校黨支部組織委員劉娜分享了兒童團員王二小的故事,陳美老師講述了特級英雄黃繼光的故事,孟舒老師分享了駐村第一書記黃文秀的故事,吳珂老師講述了當地抗日英雄趙伊坪的故事,王勤老師講述了抗日小英雄李愛民的故事,趙明老師講述了抗日英雄董存瑞的故事……一段段難以忘卻的歷史,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讓抖音終端的孩子們深受觸動。

今年犧牲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也是漯河市眾多師生緬懷和致敬的對象。“他們穿著厚重的衣服,臉上因為佩戴護目鏡和口罩而被勒出了凹痕。他們一路披荊斬棘,是當之無愧的英雄……”在臨潁縣黃龍學校的家校群裡,連日來也不時傳出歌頌抗疫英雄的聲音。

清明節前夕,黃龍學校開展了專題頌揚抗疫英雄的線上演講活動。各班班主任在班級微信群發送通知,學生們在家長的幫助下紛紛錄製朗誦視頻,發到班級群進行傳播。其中,三年級學生史佳玄朗誦的歌頌在抗疫一線犧牲的醫務工作人員的《抗疫英雄,最美那道光》,讓很多師生家長淚目。

“疫情發生以來,我在新聞裡看到犧牲在一線的醫務工作人員的事蹟後非常感動,就把這些事蹟通過這次演講表達出來,向英雄致敬。”史佳玄同學說,英雄們的事蹟將激勵她更加發奮學習,報效祖國。

“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歌唱祖國、禮讚英雄是時代的永恆主題。”漯河市教育局副局長孫洪義說,在清明節這個悼念逝者、緬懷先人的傳統節日到來之際開展線上演講、雲上祭奠等致敬活動,引導孩子們回溯歷史、回望英烈事蹟,有助於激發孩子們對英雄英烈的崇敬之情和感恩之心,引導孩子們更好地弘揚愛國情,樹立報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