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花似故人来

诗人说,胭脂用尽了,桃花便开了,好有生活气,也好有情调。像是灰暗枯寂的冬日里,独自守着窗帷的人儿,一日一日地等待着,看着盒中的胭脂渐渐尽了,而窗外的枝桠渐次繁盛起来,轰然之间便开得满城桃色,就知冬尽春来了。

春日里的桃花,

一树一树,一丛一丛,

开得蓬蓬勃勃,却又朴实之极。

好似是旧日故人来相见,

隔着数旬光景,将满身尘土抖落,

却只是淡淡说一句:

“又见到了,真好”。

桃花,异常盛大的寂寥欢喜

桃花,是这春日盛大欣喜中最平实的一抹。

它是最寻常不过的花,

山野河谷,平原溪畔,

处处可见桃林,处处有十里桃花,

移步便可见大片漫漫春光。

但今年的桃花,我想可能是最寂寞的了,

尽肆开放,却少有人来赏,

惟有落下满山满谷粉色的惆怅。

想起席慕容的那首诗来,一棵开花的树。

阳光下的花儿,朵朵都是前世的期盼,

是在佛前苦苦求了五百年而得来的缘,

而今却也只能在无人处静默地喧嚣着。

四月初,道旁的桃花还在夭夭灼灼地热烈着,

像一场盛大又无声的惊喜,

给这清贫的人世以胭脂丽色妆面点唇,

让人难免不心生欢喜。

桃花,无关风月桃花债

一直觉得桃花身上负了许多光阴的债。

尚不知双飞而去的燕子几时回来,

夹岸桃花便已兀自蘸水开放,

开成一幅绚烂的春日织锦,

等人细细瞧去,

满身都已染上这桃色与香气。

三四月的人世,

便是这桃花盛大的节日,

亦是千万人的桃花劫。

恋慕春日的人,都在劫难逃。

桃花开时如雪,

纷纷扬扬,天地俱是粉色。

桃花自带绮丽,

却又因光阴流转,

新添了些许清丽模样。

念及桃花,总不免会想到千年前的崔护,

和他那个既动人又可惜的桃花故事。

在桃花盛放的时节,游历城南,

在滟滟桃树下遇见一位可爱少女,

一见倾心,却因他事匆匆作别,

待次年桃花再盛时来寻,

少女却已香消玉殒,成死生之隔,

徒留那树桃花,依然夭夭如初。

桃花犹在,佳人却再无踪迹,空余慨叹,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一期有一会,

而那与桃花映面的佳人却已不在,

那浅浅羞涩的动人光阴也一去不返。

人世之间,最堪惆怅了。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光阴本就易逝,然而深知身在情长在,

桃花年年有,它带着旧日美好记忆而来,

亦如故人相知,或许也是另一种美好。

桃花,春来遍是桃花水

春日里的漫漫桃花,

也总难免会让人生出许多绮丽遐想来。

东晋陶渊明笔下的捕鱼人,

机缘之下得见桃花源,

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梦幻之极。

可谁也未曾想到,这寻之不得的桃源,

竟成了日后千百年来中国人一个美好的梦境。

又想起李白在求道途中,

山间偶见桃花的清透模样,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入得那深山的桃花,

似乎也习得了隐士的萧索,

在杳无人烟的山林之间,肆意逍遥,

颜是桃色绯红,却沁着风露清愁,好似谪仙。

桃花,花似故人来

桃花如故人,总能在不经意间见到,

是乍见之欢,却久处不腻,也如生活本身。

西塞山边白鹭翻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美,

是渔樵之人张志和所见的桃花。

他远离庙堂,悠然做一垂钓人,

闲看桃花随流水,烹鱼享味。

远处炊烟袅袅,近处溪水潺潺,

原做寻常一渔夫,亦是洒脱。

若有友人携酒前来,

那便在这桃花树下,

温一壶酒,醉看山水,酣畅淋漓;

或高歌一曲,看花逐流水。

桃李春风一杯酒,亦是世间妙趣,

足以慰风尘。

待桃花开好了,春天也将要过尽了。

那些从生命里消去身影的人事时光,

相信一定会在新的春天里相见的,

一如这循着时节而来的纷纷扬扬的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