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浪地球》看未来中国科幻电影前景如何?

大家好,这里是寰宇中外,带您了解不一样的世界!

今年的春节档可谓是众星璀璨,无论是《飞驰人生》,又或者是《疯狂的外星人》再到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部《流浪地球》,无不是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而在网民的评价中《流浪地球》的口碑也是越来越好,渐渐已经成为了大街小巷人人想看的贺岁档电影。

作为资深的科幻电影爱好者来说,大年初一晚上小编就熬夜去观影了(说好的不熬夜?)

《流浪地球》作为我国的首部科幻系列电影,其意义非凡。说内心话,这部电影是小编极力推荐大家去看的,就如小编我这样的资深科幻爱好者,这么多年的科幻电影看过来了,一般的科幻已经无法满足小编的胃口了,正如一位常年品尝美食的老食客,口味已经变得刁钻,能使他满意的食物必定是一道美食。

《流浪地球》正是这样的一道美食。

可能没看过的读者要问了,中国的科幻片真有如此好看吗?

其实不能怪大家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在这之前,有许多导演都会去拍这种类型的电影,但拍出来的效果都不尽如人意。说的真实一点,在小编没看《流浪地球》之前一度认为这部片子绝对排不好。当然了,现在小编要在这里澄清,这部电影觉得当得起中国第一部自己的科幻片这样的称号。

那么这部片子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以至于年初二就成为票房黑马的呢?让小编一一道来。

震撼的特效,大胆的编剧,一点不逊色与国外科幻

《流浪地球》的背景是在未来,太阳即将膨胀为红巨星会毁灭太阳系内所有行星,人类启动“流浪地球计划”,在地表建起无数台行星发动机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人类进入漫长而黑暗的集体大逃亡的故事。

导演郭帆对其进行了改编。加入了一对父子携手化解地球危机、解开多年心结的故事。同时呈现了大量视觉奇观,包括末日冰封的上海和空间站救援。(看到东方明珠塔有没有很亲切呢?)

要知道,国内科幻曾经饱为观众诟病的就是其尿点的编剧以及“5毛钱的特效”。而这次,《流浪地球》完全没有毛病,科幻特效的75%是由自己的团队做出来的,这非常了不起,相信以后我们的科幻片会越来越高质量

将复杂化为简单,恰到好处,使得受众范围提升至全年龄段

这部影片的感情是非常多的,正如贯穿全片的刘培强与其儿子刘启的父子情,父子之间没有办法团聚,能做的就是互相通了几次话,但最后刘启终于是原谅了刘培强,其实这也很好得反映出了当代父子之间的感情——即使互不说话,互不见面,但仍然是世界上最亲的人。

还有更多的爷孙情,兄妹之情以及兄弟战友之间的情谊,大家还记得那位俄罗斯人马卡洛夫吗?当时小编看到这里鸡皮疙瘩已经起了一地了,我还记得刘培强的那句话

“我们说好了,要带着孩子一起去贝加尔湖钓鲑鱼。”

“等到贝加尔湖解冻,至少也要2500年后了。”

“没关系,我们的孩子也会有孩子,孩子的孩子还有孩子。”

“冰,总有一天会化为水的。”

真的感人啊有木有,然而随后马卡洛夫就死了,并且是从飞船上掉了下去,身后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令人泪目。

最后马卡洛夫给的酒也成了拯救地球的关键小编就不剧透啦。

随处可见的中国特色主义文化,亲切感十足

影片的背景时代是是过年的时候,片中也是加入许多的中国年元素

令我映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句话: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片中还出现了上海杭州济宁等等,这些中国的文化元素也融入了电影中,倘若没有这些,那就不能叫中国的科幻电影,中国的文化赋予了他中华的灵魂。

今年是中国的科幻元年,《流浪地球》适合一家人去电影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