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新冠病毒“同居”的日子

【搜索下载华舆APP,浏览世界各个国家媒体的新闻资讯,且无需翻译】

华舆讯 据北美新花园报道,Max和Jenny夫妇有二个孩子,一儿一女,在小镇上的同一个日托班。

我在这里工作已经5年多了,每周日傍晚从法拉盛家里开车过来,直到周五离开这里。主要是照顾二个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根据时间,接送他们去日托班,也陪他们一起玩,有时还要教他们讲中文。Max在纽约上班,是个标准的通勤族。Jenny在新泽西只要公司上班,有时候还可以争取到“居家工作”。夫妇二人的双亲偶尔会来这里小住,一家子人其乐融融。

孩子们都叫我Angel阿姨,和我非常亲热,尤其是弟弟,会经常搂着、抱着粘在身上。我自己当妈妈的时候工作忙,没有自己带儿子长大,对孩子可以绕膝玩耍很是感觉甜蜜。

2020年2月新冠肺炎开始在中国爆发的时候,一直提心吊胆的想着在中国的家人是否平安,因为家人都在上海,防疫工作也做得相当好,并没有感觉新冠病毒有多么可怕。

今年的冬天走得悄无声息,3月初的新泽西已经可见春天的点点滴滴。而“新冠病毒”随着铺天盖地的新闻轰炸炮灰,飘到了我的身边。

3月17日 Max病了

Max 当地时间3月17日下午开始发烧,感觉全身乏力,就联系了自己的家庭医生。在此之前,夫妇二个已经收到孩子们幼儿园发来的邮件,邮件中通知,学校有老师新冠病毒检测阳性,而幼儿园已经在3月13日新州颁布学校关闭令以后停课了。通过家庭医生,Max很快联系到了新冠病毒检测的预约,并在3月18日去检测中心接受了新冠病毒的检测,当时得到的信息是6天左右会收到检测结果会通知。

Max成为“可疑阳性”老老实实的关在自己的房间里,所有人都开始取笑他,美国的老外从小空气太好了,都没有免疫力了。Jenny和她姐姐,还有我,都在中国成长,属于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免疫力很强的,“我们都不感染,他先感染,是太干净啦”,大家在一起,还是蛮轻松的,有说有笑的玩了一整天。3月18日,Max去做新冠病毒检测,回来以后的个人状况也不错,但基本还是呆在自己的房间里。

大家开始用各种消毒喷雾、消毒纸巾,把家里的各个角落擦了一遍。当时看来像笑话一样逗趣。

3月19日 Jenny开始发烧

3月19日,Jenny的发烧和咳嗽的报告,让全家人目瞪口呆,大家突然意识到这个“笑话”的严重性。Jenny的姐姐带着孩子原计划和妹妹全家一起“熬过”这一段时间“停学禁闭”的日子,不得不匆匆收拾行李,打道回府。

Jenny也预计到自己属于“亲密接触者”的最高感染风险中,突然也有了和Max几乎相同的症状,估计应该是都感染了。夫妇二个开始和我及孩子相对隔离起来,而对他们夫妇来说,最紧张的是我的身体情况,时不时的通过手机短信来问我身体状况,因为二个活蹦乱跳的娃也只有指望我啦。

3月22日 胆颤心惊的期待

尽管我是学医出身,在各种各样的让人“微微信”的信息里,在每天的疫情报告的短信叮咚声音的刺激下,我也开始毛骨悚然。Max的检测结果是什么?Jenny为什么也开始发烧了?他们在这样的时候发烧、咳嗽,所有的症状都是新冠肺炎,但检测结果为什么一直没有出来?二个孩子或许是最早知道的那个新冠阳性的老师的接触者,他们又整天和我在一起,我是不是也已经感染了?

在几天的等待时间了,Max和Jenny分别隔离在不同的房间里,一日三餐,都是拿到门口,就像住酒店,在自己的房间里等待送餐,吃完以后又放会门口,全家都在等待的煎熬中。我之前没有准备口罩,幸好在中国超市买菜的时候,买到了一包最普通的口罩,聊胜于无吧,至少有了一点点心里安慰。

我们几个人都开始在网络上检索各种和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相关的信息,每天跟踪新泽西的疫情报告,小镇的感染人数。每天直线上升的数据和死亡人数,不断的牵扯着我的神经,我到底有没有感染上?以前根本不会在意的一点点头痛、一点点咳嗽,现在都立刻紧张起来,马上量一下体温。

幸好,一直没有出现病态的咳嗽和发烧。

在一天天的煎熬中,我带着二个孩子,把前亭后院玩了个遍,小河边的木栏成了孩子们的平衡木,院子里挂着的气球成了孩子们的拳击沙袋,一部动画片能够让他们安静几个小时。姐弟二个手拉手的在没有人的丛林小道上散步聊天,并肩趴在芦苇从后,看着湖里的鹅爸爸鹅妈妈带着小鹅游泳。除了没有学校可以上课, 爸爸妈妈躲在房间里“上班”不可以打扰,日子看上去非常的安静,孩子们也没有感觉到我有任何特别的变化。

3月24日 迟迟不来的报道

3月24日,应该是检测报告出来的日子,我也看到网上有各种各样的文章说,有几分钟就可以检测的试剂出来,但Max一直没有收到检测报告。我一直担心,为什么检测报告一直没有处来?难道是Max不想让那个我知道,怕吓跑我吗?之前在微信上听说,如果检测阳性,医院的医生会立即上报到地区的防疫部门,然后小镇的防疫部门会有上门来,指导防疫和控制传染,但至今也没有人来过。我还特别问了一下Max,他也不知道,州里的防疫中心或者小镇的健康中心,会通过什么途径来。想来,如果是阳性,谁也不敢来了吧。

说实话,我害怕报告是阳性,但即使阳性,我也早就已经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那么久。要是感染了,躲也来不及了。我特别问了Max,假如检测阳性,会怎样通知,小镇的健康部门会有什么行动?而Max也说不知道,只有等待检测报告出来以后看进展吧。而事实上,得到阳性报告以后,没有人来过。

我现在不相信美国每天公布的检测数据,我们家里二个症状几乎一样,只测了一个,第二个被拒绝啊。像我们这种密切接触者,按理来说都应该检测一下吧。但到现在也没人来查,Jenny去预约过,医院问了一下症状,不让查啊。

我现在也不知道,自己现在是在潜伏期,还是属于“无症状”感染者,还是属于已经感染痊愈了,现在微信上说的“最幸福的人”。我也不知道,相信也没有人可以告诉我结果吧。

Holy Name医院门口搭起为急诊预检的大帐篷。(图片由友军提供)

3月30日 报告“阳性”

直到3月30日上午,Max收到医院的检测报告“阳性”,而我们所有人已经胆颤心惊的等待了13天,而同时医生还告诉Max,4月1日以后就可以“解禁”。看到这样的状况,Max的状况恢复得很快,2天后几乎完全没有症状了,而Jenny的症状几乎持续了一周,咳嗽、发烧、呕吐和腹泻,似乎也没有发展到呼吸道,但是Jenny的检测申请被拒绝了。Max后来回忆起发烧之前,味觉的改变比较明显。他平时每天都要喝咖啡,而那时觉得咖啡的味道不对了,还特别留意的去看过,家里的咖啡是不是换了品牌。

我开始理解,为什么纽约的疫情会这样严重,新泽西的检测数据为什么会那么高。如果不是全美到处都在下“禁令”,Max发烧咳嗽二天后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也就照样去做火车、照样去上班,照样不会戴口罩,正常的“游走”在社区里。谁也不知道,自己身边是一个新冠病毒阳性的隐形“传染源”。

3月31日 “传染源”无处不在

回头追溯到Max出现咳嗽之前,3月13日,小男孩有一点发烧和咳嗽,但很快就回复了。3月14日,家长收到学校的邮件说是有老师新冠病毒检测阳性。那到底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途径感染了新冠病毒?传染源又是哪里?学校里是不是还有其他家庭被感染?太多的未知和“隐私权”,追究感染源头就成了“无头案”。

从Max发烧到现在,大家都知道要隔离了,要保持社交距离了,但是口罩还是无法接受。即使是知道检测阳性,家里也还是没有人戴口罩。美国孩子从小到大,没有见过正常人戴口罩的,我也只是在出门买东西的时候戴一下口罩。而洗手的习惯,则是大人孩子都时刻不会忘记的。

4月1日 解禁了

我这许多年来,一直在吃各种不同的保健品,一般能够提高免疫力的产品也都尝试过,还有提高肺功能的、提高体能的维生素之类,相信这些补品,多多少少的给我一些抵抗病毒的能力吧。根据现在网上的各种信息,我给自己设定了最常的“禁闭”时间,4月9日,是我给自己设定的强制隔离时间,希望到那时,我没有任何不舒服,21天的隔离期,希望给我在纽约的家人一个安全又安心的环境吧。

现在想来,自从知道Max成为可疑新冠病毒感染者,到Jenny的同样症状出现,我几乎没有太多的纠结过。反正要是碰到了,躲也来不及了,纠结啊、焦虑呀,都解决不了问题,保持好自己的心情,给自己一个最好的体制,心情愉快是很重要的!

哥们儿,多来嘛,就既然已经发生了一个,哎呀,大家都这样了,就这样吧。就是一男的,比那个想法就是。这是陈老美的想法,就是觉得。反正大家都感染了阿这种。要怎么样隔离就是说也不用做的那么。就是就是,只能盖一就干过啦。那么他说小,就是他们坚信就是不是那个。网上的信息就一在美国的信息,再告诉就是孩子没事的吗?那他们就觉得孩子肯定没事。说不定他们的孩子都已经感染过了,现在已经痊愈了,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总体来说,大家在一起心情都是蛮轻松的,除了吃饭上有了相对的隔离,其他生活没有太大的改变。我在这个“阳性”的屋檐下,看到年轻人,尤其是身体素质好的,就像一个稍微重一点的感冒,2~3天,多喝水、休息一下,不用吃退烧药,也就可以恢复了。小孩子活泼好动,基本上没事。而那些年里大的,有基础疾病的,就要注意危险性了。美国现在对疫情的分析和措施,符合了大部分美国文化中成长的人群,我也可以接受,大家都抱着认真而又轻松的态度来面对,知道“新冠病毒”的空气传染性,保持社交距离,别再想干嘛就干嘛,为周围其他人考虑考虑,呆在家里吧。(原标题:和新冠病毒“同居”的日子)

安卓用户,可在各应用商店搜索下载“华舆”APP,浏览世界各个国家媒体的新闻资讯,且无需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