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12000词的高考,有颜见江东父老

最近网上有一篇名为“上海高考春考结束,教师圈已爆: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文章广为流传,直接摘录上海2019年春季自主招生英语高考的部分考题,宣称词汇量直逼15000,且大量原文摘录自英美报刊和美剧,甚至有退休老外语老师直言“学生如能轻松作答,何必高考,直接可以从事翻译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家长和学生们一片恐慌。我长期从事高考与等级考试相关工作,对此略有了解,在认真研究了这篇文章与此次考试相关的信息后,在此特撰一文,尽量客观地予以分析。

看起来卷子确实有难度,但并没有文中宣称的那么离谱。而且考试的难度取决于文章和考题,一般来说难的文章会靠相对简单的考题来平衡。而这篇文章只是摘录了部分文章,而且很多地方貌似有错,所以不足为信。单词量尽管确实大一些,但考试本来就允许一定的“超纲量”,考察的是学生的猜词能力。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份考卷反映的是一个大趋势。据我观察,全国范围的高考也早已出现这种趋势,但步子较小,进度缓慢,考察基本功的考题仍然占80%以上。但无论如何,这代表着高考从应试到应用的确定走向,早在听力甚至是听说占分比例日前提升就开始了。日前中国的等级考试已经与雅思接轨,题型、难度与分数都已与雅思直接对接。这是市场人才需求的必然结果,因此是不可逆的,而且力度只会越来越大,直到和雅思托福“异曲同工”。

实际上这份考卷不论是分值题型还是题材分布,都与托福极其神似,只是没有口语。从长远来讲,这种变化趋势是好事,和语文考试倡导的“大语文”一样,考察的是生活与学习需要的客观能力,而不是备考刷题的能力。不论考试指挥棒变不变,英语学习的战略原则与方向都应该是“应用淹没应试”,基本功是硬实力,备考刷题只是临门一脚。

实际上,这对于我们所有的考生和家庭都是一个福音。起码意味着高考指挥棒的方向越来越正确,越来越与现代化国际化人才的标准接轨。在这样的战略方向指引下,我们的孩子在校学习的英语都会是真正有用的积累,不论是否出国,都是英语的有生命活力的庞大根系,在漫长的求学和工作生涯中,慢慢成长壮大。而不会是传统英语教学体制下的为考而学,考完就扔,造成对学生生命甚至整个国力的极大浪费与消耗。

这对于先知先觉先行动的一小部分考生和家长来说,更是公平。因为在高考指挥棒下,始终只有极小一部分人会超越眼前的分数,就是为 “基本功”和“应用”的长远目标进行长线布局,以应用淹没所有的应试。传统的刷题就能得高分的考试因其不客观不科学,严重落后于全球信息化时代的需求,因此对这部分家长和学生是不公平的。

在当前全球一体化、英语代表的文化艺术政治垄断地位不可动摇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的英语教学体制和考试体系,从小升初到中考和高考,必须顺应全球化的人才需求,向国际化人才的标准靠拢,这是大势所趋,不变也得变,不主动求变就要被动挨打。

科学的考试,比如SSAT、SAT、小托福、托福、雅思,针对的全是听说读写基本功,因此刷题备考的过程要么快速有效(基本功扎实),要么就完全无效(基本功薄弱)。而且备考是水平提高最快的,13岁托福考出103分的康康就曾感叹地说“六个月考三次托福,两次SSAT,英语水平提升超过以前两年!”

现在我就结合上海春节高考的这份试卷以及多年来的各地高考试卷,客观地为未来的考生和考生家长分析一下高考考察的各项能力,以及培养这些能力的战略性方法。毕竟,语言学习都是一个长期布局与实施过程。要改革现有的英语教学体制、教材和大纲,提升中学英语老师的英语素质,更是任重而道远,“提升英语素质”的重任大部分还是要落在先知先觉的家长和孩子身上。

总体来说,不同题型分值大致如下:听(30分),读(90分),写作(30分)。各省分值分配有些微差别,但比例大致相当,出入不大。


一、听力(30分)

听力分数是“应试”转“应用”最重要的“组件“,考察的是基本功,本来就是最难通过刷题来提升的,而且刷题的效果越来越差,原因包括:

1、包括短对话与语篇理解,难度日趋提升,表现在故意设定的背景杂音或模糊录音甚至口音,语速加快,以模仿自然语境,增加听力难度;

2、短对话尽管只有几句话,文本本身难度不大,但包含越来越多的地道表达,情境分析,拐弯题,写在纸上看也不一定准确了解其中含义;

3、文本题材大多限于生活类,灵活多变,绝大多数是基础2000最高频词,这部分词的词组功能最强,如set和go,每个都能组成上百个常用搭配。尤其是高频的不规则动词,其搭配层出不穷,不同变体发音迥异,同时动词的变化就是语法,而习惯于死学课本、考试刷题的传统学习方式的学生,缺少交流环境和原版听读,基础词汇与语法应用是最短缺的一环。

4、听力要求即时响应,不像阅读还能给人自己考虑的时间,所以这更加增加了听力的难度。听力刷题是听读写三项中效果最差的,仅把刷听力真题的3/4时间用来练基本功,也已经绰绰有余。

【解决方案】

原版小说听读。即使是只听读到章节小说的《神奇树屋》级别,加上在校的听力训练,高考听力也可以很轻松地得到95%以上的高分。除非孩子从小在英语环境中长大,口语流利,自然掌握了基础2000词的语法、常用动词的变体与搭配,否则听原版小说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唯一桥梁。听百科类材料无法代替听原版小说,因为百科基础高频词应用太少,语法点覆盖面不大,最常用的只有三四个时态。


二、读(90分)

这部分占据总分五分之三,可谓重中之重。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短文改错、单项选择等。

1、单项选择与短文改错

(1)单项选择:算是四种题型中难度最低的,考察的主要是基础语法点,但近年来题目的阅读难度却越来越高,虽然重点还是语法的扎实程度和阅读能力。

(2)短文改错:和单项选择考察的都是语法点,只是需要主动改错,而不是被动选择,所以难度略高于单项选择。

【解决方案】:

(1)输入性语法:小说和百科听读有一定基础后,进入输入性语法的学习,也就是学习语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听读难度;

(2)输出性语法:听读达到一定数量与高度后,在12岁左右开始精准输出语法的大量练习;

(3)练习也应分几步:

A. 广泛练习:打实基本功,涵盖整个语法体系,所有语法点;

B. 针对性练习:高考真题,精准备考,拔高学习。

这个环节我们通过以下教材与课程实现:

(1)输入性语法:从阅读准备(Muzzy和迪士尼)到《棚车少年》、《神奇树屋》的整体输入性语法,原版听读近500万字(最高是蓝思1000的《哈利波特》)的分析性输入语法;

(2)输入+输出语法:我们自主研发的新概念1-3语法精讲与针对性练习册(《康妈新语练》),结合新概念教材1-3册;

(3)《中学生百科英语》1-4+中考高考教材讲解+高考真题。

2、阅读理解、完形填空:

(1)难度与内容:难度逐年上升,包括文章的难度与出题的难度。发现篇章难度与出题难度之间在艰难的搞平衡,篇章难度提升较大,但出题难度提升缓慢谨慎,词汇题近三分之一,句群、段落与文章的综合阅读策略题比例约占三分之二。

百科占70%左右,故事占30%左右,这是和课文中的百科故事比例相符的,是符合高中生认知规律的。百科阅读涵盖面越来越广,如人文、地质、自然科学、文化、时事等,对学生的知识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词汇:以词汇论,真心感觉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英语高考都远远超过高考大纲的3500词,按词汇使用频率排序,至少应在7000-8000。尽管各类考试的词汇量原则上是可以超纲10%左右的,考察的是学生的猜词能力。但这个超纲趋势会越来越加速。不仅是此次上海试卷,近年来各省高考的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也出现了大量的英美报刊杂志文章,尽管做了一定的缩短与简化修改,但基本保持了原有的语法难度和行文表达。即使每个单词都似曾相识,但其搭配与词性活用程度也会让大部分考生不知所云。

(3)语法应用难度:与词汇难度同速提升,高考的3500个词,可以造出无限语法难度的文章。感觉高考引用的英美报刊杂志文章,语法难度几乎保持原样,是面对美国成人阅读者的水平,因此对中国考生的挑战巨大。一个长句可能包含几个非常难以识别的从句,非常难以分别。这是“语法应用能力”,必须靠大量高质阅读培养。

(4)篇章阅读策略:就是在考试的有限时间内精准理解、总结、归纳、提炼的能力。这对于连读懂文章都有难度的大部分中国学生,显然是最大的挑战。所以综合理解题最容易失分,也是“尖子生”得分的最佳时机。

(5)知识面:知识面广的孩子会占很大的便宜。比如康康13岁考托福,很多阅读和听力题,大概扫一眼就知道讲的是什么,如考古、火箭、旅游等。凭借广博的知识面,一看就知道套路,即使有几个生词或难句绊住,也不妨碍答出难度很高的综合题。而且节省了大量的阅读时间,用于专心研究重点题目。

【解决方案】

(1)知识面:用汉语积累知识面最划算,英语只需备考;很多考生和康康类似,平时汉语阅读面广,备考前几个月再有意识地用英语积累考试针对性更强的知识面,比如《中学生英语百科》与其延伸阅读共8本书,知识面很广,且非常现代化,完全能满足高考的需求。

(2)单词:单词不能光靠背,超纲的词汇是背不完的,要靠扎实的构词法基本功。基础4000以上的单词,尤其是百科词汇,60-80%都相当于汉字的“形声字”,是词根词缀组成的,而且词义相当单一,非常好理解,比如international,就是inter、nation、al三个常见词根词缀组成的,掌握了这几个基本词根词缀,想理解错都不可能。我们体系的《康妈新语练》2-3、《中学生百科英语》1-4及自主研发教材,构词法始终是重中之重,由易至难,有讲有练,涵盖了几百个常用词根词缀,且多有复现,务必保证学生熟练到本能的应用。这样几百个常用词根词缀,保守估计也能让现在的单词量翻3-5倍。

(3)语法:语法靠刷题,质与量都远远不足。扎实的语法基本功,最重要的是在小说和百科海量听读中训练,我们用《新概念》1-3打语法与构词法的基本功,《中学生百科英语》1-4应用构词法积累百科词汇,完成知识面积累与阅读策略的训练,也就是读得快而准;

(4)阅读策略:《新概念》3与《中学生百科英语》1-4,阅读策略是练习题的重点,目标就是不论什么文体的文章,不论多长的文章,都能读得又快又准,迅速提出重点,理解核心,准确做答。考题做不完,一定也做不好。这是考试必考的能力,将来也是终生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

(5)捷径:如果考生备考时间紧,愿意舍弃听力高分,只拿“读”的分数,可以不听读原版小说,只听读百科。


三、写作:30分

考察的是输出能力,实际上要求真的不高,只有200字左右。如果“听”与“读”都能拿到90%左右的分数,写作只需备考时研究套路,多练习,就非常容易得高分。如果“听”与“读”都不及格,作文再练都难拿高分。

(1)语法与单词拼写:一篇200字的作文,如果有3处以上的低级语法错误或拼写错误,即使行文再好,分数也要大打折扣。如果有上六七处这样的错误,基本上就扣掉一半了。

绝大多数考生都是这第一关基本功都没有过,就盲目追求背范文,模仿写作。我在北京翻译界与外语出版业工作近二十年,面试名校外语系毕业生无数,汉译英能过这一关的都寥寥无几,更不用说独立写作了。这说明了传统英语教学对基本功的忽视已经到了惊人的地步。

(2)篇章组织:只要有母语作文的底子,操作这么短的英语作文,篇章组织实在是太容易不过,非常容易通过学习范文攻克。

【解决方案】

一靠语法;二靠阅读;三靠针对性练习。读得多了自然就有感觉,再加上刻意针对性练习,才会形成自然。这个已经完全嵌入在整个体系之中。

比如当初康康考托福,模考发现口语与写作中语法错误特别多,不到两个月的备考时间,我安排他抽出一个礼拜的时间,飞速地做完了几本新概念1-3的练习册,基础题拔高题一道不落。在对语法应用达到本能的熟练度后,口语与写作中的语法错误几乎立刻消失不见,然后熟悉题材,篇章组织,模仿范文,作文迅速达到27分,口语达到23分(发音无法短期纠正)。这就是第三步“针对性练习”环节,因为康康当时已经高质量地完成了前两个步骤(语法和阅读),只靠临门一脚,所以才能速成。

所以我们在研发《康妈新语练》时,不搞大而全,而是专注于先懂原则、再识别句子中的原则应用、再精准输出。认真地学完这一本,其他的练习册或卷子全部搞定。而把针对性练习和高难度练习留给中学长达6年的试卷刷题备考。《新概念》1-3所有的课文不做延伸讲解,专注于词汇与语法,并用来让学生做语法练习,比如标时态语态、找主动词助动词、标从句/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等。这样扎实的功底,保证学生在经过短暂的针对性输出练习后,就能够达到语法的本能精准输出,绝对不会出现基本的语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