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理性逻辑也需要感性调味!

不经不觉《奇葩说》已经开播到第六期了,一般来说,一档节目开播越久观众对它的视觉上就会产生疲劳,追剧频率就会慢慢下滑,可《奇葩说》却恰恰相反!从第一期到第六期,《奇葩说》的呼声可谓一路高涨,先不说什么微博热搜、节目某位选手主持人评委大红,就单单从小编我自身的微信朋友圈来看,最初在朋友圈里面谈论《奇葩说》的人,一只手数都有剩,可最近我发现,朋友圈中出现《奇葩说》次数可是相当频繁,好友们好像中怪圈一样,个个扎堆去追上《奇葩说》。

《奇葩说》要说它有多奇葩?其实不外乎是它针对生活以及平日网络上现象进行的一个辩论,你要说它是个辩论也行,说它不是辩论也可以,因为在某种角度而言它好像在述说着情感。我一开始接触到《奇葩说》是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播放的,当时老师对《奇葩说》介绍就是“高手”“神仙打架”之类词语,不可否认,里面每个人的言语用词还有逻辑的确是谨慎仔细,一期期节目看下来确实会被他们的逻辑思维惊叹到,不得不为他们点赞。可有时看着《奇葩说》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觉得有点过于煽情了,仿佛在辩论过程中带动一些感情色彩,在真正意义的辩论上出现小小偏离轨道。

或许这才是观众愿意为之观看理由,在理性逻辑思维下,人们也需要感性情怀来调节。其实《奇葩说》很好反映社会缩影,每个人都得理性面对生活重重压力和困难,但也不要忘了,停一停,给生活加点感性的滋味。这样,“奇葩”才会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