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业化!“海曙制造”如虎添翼

从智能化改造提升,到如今的以信息化承载企业集成产品开发业务的全面落地,“单项冠军”帅特龙的一系列“智慧蝶变”折射近年来海曙探索推进制造业“两化融合”的生动实践。近日,市经信局发布《2019年宁波市数字经济发展通报》,2019年,我区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88.34分,处于全省一类地区;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增速7.54,位列全市第一。

奋起直追: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区划调整后,大量民营企业归属海曙版图,传统制造业企业数量更是肉眼可见地大量增加,在带来队伍壮大之喜的同时,亦含转型升级之忧。相较于其他区县(市),向来以现代商贸业和服务业见长的海曙遇到发展新挑战。

近年来,制造业企业逐渐从传统工业化向现代产业化转型,“两化融合”成为核心关键词,也为向来善于紧抓发展机遇的海曙提供了解题新思路。“两化融合既是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线,也是当前业界智能制造的主攻方向。”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曙紧抓新一轮科技革新发展机遇,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重点在产业融合、企业上云、5G赋能等领域加强产业联动,稳扎稳打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融合,海曙力引高端产业技术平台助力。作为区域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技术研究院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18年以来,海曙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积极引进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两院一园”、上海交大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系列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尖端产业平台。去年年底,在海曙举办的首场“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成果对接会”上,杉杉股份旗下上海展枭新能源宁波工程中心负责人欣喜地找到了契合当下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项目“超级电容智能管理系统”。

近年来,“企业上云”正悄然改变企业的生产方式。“我们支持企业‘上云’,同时也做好相应的对接服务工作,助力企业进一步成长。”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雅戈尔、太平鸟、广博集团、东海集团等一批企业成长为区内上云标杆企业。去年我区新增上云企业3247家,累计上云标杆企业8家。

5G助推“两化融合”,海曙先行布局。去年,海曙先后与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中国电信宁波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启动建设全市首个5G移动网络,率先打造全省首个5G综合应用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开通5G基站265个,为下步“5G+”持续赋能打下坚实基础。

加码发力: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基础底子打牢,方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引得进高端产业技术研究院,更要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后一公里”,方能真正实现产业融合。就在几天前,一门窗生产企业正与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进行初步作对接,该院的最新研究技术“静脉识别技术”令这一传统制造企业嗅到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截至目前,我们已帮助100多家省内外企业通过‘智云端’顺利实现企业上云。”宁波市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着眼中小企业发展中“信息孤岛”等“掣肘”问题,智研院打造了以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为核心支撑、“成本低、易上手、见效快”的智云端工业设备与生产管理上云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本提质。

“5G+”先行之下,“两化融合”更有优势。去年5月,由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与中兴通讯、浙江电信、浙江大学控制学院共同研制的5G远程驾驶技术亮相海曙,“5G+工业互联网”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同年7月,雅戈尔集团与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携手打造宁波首个“5G+”智慧门店,尝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服装产业的深度融合。

扶持龙头企业,打造“两化融合”的海曙示范样本。在雅戈尔集团数字化车间,全球首条西服制作全吊挂生产流水线实现了柔性化定制和全程可追溯,通过智能改造,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约25%,批量订单生产周期从原来的45天缩短至32天。而在位于望春工业园区的宁波杉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投入约1.6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材料智能工厂”亦将凭借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赢得产业发展先机。去年年底,两家企业双双上榜浙江省首批数字化车间。

除此之外,帅特龙还将把“溯源码”信息延伸至企业各办事处、三方仓库等,实现产品全程溯源;而广博集团的“自动化立体仓储”建设工程刚结顶,预计于10月完工,之后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减少差错率并优化生产流程。

此外,去年,海曙共确定全区两化融合项目计划15个,促成工业企业的MES、PLM、SCM等普及率快速提升,工业设备联网率由上年18%提升至57%。“根据计划,我们将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及时总结推广经验成果,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业’步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方面的带动作用,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切实提升企业互联网化水平。”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布局未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记者从区经信局了解到,下步,我区将依托数字经济重大项目和数字经济重要平台,以高端软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产业为目标,加快数字经济重点园区建设;大力推进5G+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教育、智慧安防等领域的实景应用,推动“5G+工业互联网”在制造业企业的试点示范。

话音刚落,行动立起。春暖花开之时,海曙借力“5G+”跑出了“两化融合”新速度。就在上月,“中国联通与雅戈尔5G制衣智能制造示范平台项目”启动仪式举行,双方将基于“5G+工业互联网”携手共同打造宁波市第一家5G智能制衣工厂。这将助力海曙加速“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攫取发展先机。

如今,海曙的“5G+”速度仍在持续加码。“目前我们正就加快推进海曙区5G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进行发文的最后流程,力争在今年年底前实现中心城区和和重点乡镇核心区5G信号全覆盖。”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据悉,该实施意见将于近期正式出台,为海曙逐步建成全域覆盖、全市领先的5G高品质体验区和先行区,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5G产业生态体系、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前阵子,位于高桥数字经济重点园区的寰采星科技(宁波)有限公司顺利复工。该企业是中国大陆第一家FMM整体方案供应企业,致力于精细金属掩模版(FMM)的研发生产,而这正是当前国内外不少产业相关企业所面临的一道“卡脖子”技术难题。

春暖花开之时,早已播撒下的“发展种子”也开始在数字经济重点园区里萌芽生长。“建设数字化产业园,有助于增强园区企业的整体数字化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聚,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年底,高桥数字经济产业园、众创空间、宁工知识产业园和临空数创园入选首批海曙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培育名单。

其中,喊出了“打造3平方公里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口号的高桥数字经济产业园颇引人注意。据介绍,高桥镇将以高桥镇商会大厦为中心,按照政府主导、企业或专业机构开发、市场化运营管理的模式,一期重点通过改造旧厂房,淘汰落后产能,引入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全力打造以数字经济特别是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等能填补国内空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与“246”产业集群相关高科技企业,争抢高端创新项目“大蛋糕”,搭上数字经济快车道。

“虹吸”效果显著,未来更有信心。2018年以来,威斯巴特科技、芯辉科技、迈芯电子科技、寰采星科技等17个国家级、省级“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专家领衔的高科技项目纷纷落户此处,将着力构建以芯片产业等为基础的“高芯”产业园。而在此其中,更有不少专攻“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项目,将在未来为国内外产业发展添加源源不断的海曙“芯”动力。

记者:崔宁 通讯员:陈超杰

更多关注

●关于无症状感染者,国务院发布重要通知

●开学在即,宁波疾控专家提出复学防控建议

●这大米好吃又好卖!海曙帮扶贵州贞丰种植宁波水稻助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