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县域经济100强研究成果发布

2018年中国县域经济100强研究成果发布

总体发展水平较高,百强县的人均GDP为10.6万元,超过广东、山东等发达省份平均水平;实体经济是县域发展的主要动力,百强县第二产业增加值4.9万亿元,占比53.8%;消费需求旺盛,百强县其中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4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6万元)30.8%……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近日发布2018年中国县域经济100强研究成果,县域经济表现抢眼,引人关注。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础在县域,难点在县域,活力也在县域。赛迪顾问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会峰表示,2018年中国县域经济100强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新发展理念,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发展四个方面对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评价。

从评价结果来看,百强县呈现如下特点:一是百强县东多西少、强省强县,平衡、充分是未来中国县域发展的主旋律。区域不均,东部占优。百强县东部地区占74席,中部地区占16席、西部地区占8席,东北地区有2席。与2017年相比,东部地区席位减少2位,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各增1席。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振兴发展初现成效。

二是百强县总体实力突出,第二产业是发展主要动力。百强县总体实力突出。2017年,百强县的土地总面积、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0.5万平方公里、9105万人、8.2万亿元,以占全国约2%的土地面积,不到7%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1%的GDP。第二产业是百强县发展的主要动力。百强县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6∶53.8∶43.6。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4.9万亿元,占比53.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3.3个百分点,也远高于广东、江苏、山东等发达省份。

三是总体处在工业化后期,科技创新成为县域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支撑。百强县的人均GDP为10.6万元,超过广东、山东等发达省份平均水平,按照钱纳里工业化进程阶段划分,处于工业化后期。从产业结构水平看,百强县的三次产业结构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小于10%,且第二产业比重大于第三产业比重,也处于工业化后期。

“如何引导中国县域从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进而到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是处在工业化后期的中国县域,在新形势下应当积极把握的机遇。”孙会峰表示。

四是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投资驱动,内生需求增长动力不足。2017年,百强县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7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6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5%),但高于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省份。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依然是以投资作为主要内生动力,但在经济新形势下,积极刺激域内消费才是百强县实现长足发展的基础。

此外,经济开放度较低,需着力促进经济增长向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转变;资本吸附能力弱,需盘活金融渠道,推动资本与实体经济联动发展;消费需求旺盛,生活性服务业亟待转型升级等都是目前县域经济发主的显著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