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全面开启“党建+单元+警务”社会治理模式

今天(4月10日),义乌全市“党建+单元+警务”工作现场会召开,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要求,以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义乌”为目标,全面部署推进“党建+单元+警务”工作,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义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小忠,义乌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江栋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党建+单元+警务”治理模式源于抗疫单元“巷战”体系,深度融入“网格+警务”元素,是确保实现“两手硬、两战赢”,全年平安的关键性、基础性工作,是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型工作。要提高认识,更高层面、更深层次理解,狠抓工作机制落实,着力发挥党员干部“五(吾)带头”和“一村一辅警”作用,做实风险隐患排查、基层基础管控、治安综合治理,发动更多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全面“降警情、控发案”,提升老百姓安全感、满意度。

会议强调,要提升能级,扩展“党建+单元+警务”外延和内涵,将其作为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深化群防群治工作、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义乌版的重要抓手、重要平台、重要载体,着眼长远、深入谋划,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要抓进度、抓重点、抓创新,常态开展“最强作战单元”和“助警标兵”评选,不断激活社会治理最小“细胞”,依托“科技+人力”,把工作细化到每个单元,打通群众工作“最后一纳米”,为平安创建打造新的增长极。

“党建+单元+警务”社会治理模式由三级作战单元组成,由各镇街派出所具体负责,各级单元按照职责划分,通过微信塔群开展案件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流口信息采集等警务工作。在体系建构上,配备三级治理小组、警务指导员,细化党员、社区民警、辅警岗位职责;在警力配备上,公安全体党员民警、辅警全部沉入所在社区,加入党群突击队;在机制建设上,压实轮值轮班、警情推送、排查化解、督办交办、工作奖励、单元评比等长效机制,确保落地见效。

“党建+单元+警务”工作开展以来,流口、境外人员信息登记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降警情、控发案”融入其中,为疫情防控提供“更多底气”,助力全市复工复产复市。目前,全市已组建一级单元152个、二级单元3467个、三级单元33455个,30多万人加入作战微信塔群。市公安局班子成员已全部加入社区二级作战单元,105名民警、403名辅警已参与其中,主动融入作战体系,发挥警务引领作用,下发了“一村一辅警”工作方案,充实警务配置。

与会人员先后前往苏溪镇六都新村、稠城街道银苑社区、北苑街道建设社区现场观摩,听取相关镇街和辖区派出所负责人关于“党建+单元+警务”工作情况介绍。苏溪镇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一二三四五,警务进农户”,全方位发动,全域全员作战。其中,建立党员、乡贤和群团三只队伍,构建了一张治理网、一个执勤岗、一块工作牌、一个联系号的“四项标准”,推进破小案、办小事、化小怨、解小难、惠小利的“五小工程”。稠城街道银苑社区“爱心超市”、上溪镇实施的积分制管理,充分调动单元长积极性,一系列“微创新”“微奖励”为机制常态运行提供持续动能。北苑街道开发的“党建+单元”掌上作战平台系统,打通信息壁垒,形成了发现-交办-办理-反馈工作闭环,及时解决群众反映诉求。

市委组织部、政法委、信访局、司法局、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各镇街党(工)委副书记,公安局班子成员、各警种、派出所负责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