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制造“念书,学习”的机会,你试过吗?

学校老师们会很努力地想尽办法在课堂上,使日常生活与学习相结合。例如,有一位小学老师带学生参观工厂,并让学生自由发问,结果,在参见工厂作业流程途中,学生问卫个诸如“如要想上洗手间怎么”这类,令人出乎意料的问题。这位老师非常重视这个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为了不忽视这个问题的答案,于是让全班同学将相关的大小问题写在信上,寄到那家汽车制造商。虽然不知道他们得到什么样的答案,但据说那家汽车制造商也很认真,用心地回答了孩子们的问题。

有一位老师在教授有关车站职员的工作内容时,亲自向车站借了各种工具作为示范。当车站在教室中呈现时,这位老师以站长的打扮进到教室。孩子们看了相当高兴,之后便自己到车站做各种调查,访问,而经常见到的车站及车站的工作人员,若也以学习的观点来对待,一定也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上述各项可以说是将学习和日常生活结合的最佳范例。在一般家庭里大概无法联想到 么浩大的事吧。然而较简单容易的,仍能将学习溶入日常生活中,借着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地给予学习的机会,哪怕真是讨厌学习,也一定会渐渐地变得喜欢学习,念书。

1.让他计划全家旅行,可使他喜欢地理。

让孩子订出暑假的全家旅行计划,由于很容易,所以孩子很快就会答应,可让他制作一份目的地介绍。他一定会打开地图,查阅地理课本,不知不觉地就念了地理,也许会因此喜欢地理也说不定。而且,请他订计划,一定也会产生领导才的感觉,而更加积极,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2.带孩子前往博物馆这类的场所时,大人也要享受其中。

为了孩子的教育着想,有许多父母带孩子去博物馆之类的场所。但是,有些家长把“教育目的”摆得太明显,认为自己只是义务性,而对参观内容不感兴趣,看了这种情形,很容易便能理解小孩子为何说“不”了。相反的,倘若爸爸说:“快看快看,好棒。”如此兴致勃勃地全家人一起共乐,孩子也会热心地参与。

3.订出全家人一起念书的时间,哪怕一天只有10分钟也好。

当孩子一个人在家面对桌上书本时,他的心里会想:为何只有我一个人非念不可?小孩子的这种心理,也许会助长他不爱念书的想法。

利用这种心理,也可治疗孩子厌学症。例如,可订出全家人一起念书的时间,哪怕一天只有10分钟也好。这不仅只是全家人一起念书,也可消除孩子“为何只有我一个”的不满。全家人一起做同样的一件事所带来的意识,也能让孩子觉得快乐。

4.亲子散步时不妨到书店,试着察看各个书架。

亲子一同散步时,经常带孩子上书店,并试着问他:“要不要进去看看呢?”开始时可由漫画的部分着手,然后再分别带他到摆放各种不同书籍的架子前,并拿出其中的一本书来看。也许刚开始时,孩子会为了打发时间而打开书本看,但他一定会意外地感受到有趣的知识世界。